投票已结束,金文洙迎来强劲帮手,两位前总统为其助力。李在明是否会重复上次大选的结局呢?
根据官方数据,截至5月30日,韩国总统选举的提前投票已结束,投票率高达34.74%,共有1542万人参与。
距离韩国选举历史最高投票率仅差2.19个百分点,这表明韩国民众对本次大选的关注和参与热情空前高涨。提前投票作为总统选举的“前哨战”,其结果将被计入最终的大选结果,而正式投票将于6月3日全面展开。
本次选举共有七位候选人参与角逐,其中最具竞争力的三人是:共同民主党的李在明、国民力量党的金文洙,以及改革新党的李俊锡。然而,李俊锡虽然受到年轻选民的青睐,支持率仅为10%左右,难以与李在明和金文洙抗衡。因此,真正的较量仍然集中在李在明与金文洙之间。
作为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的候选人,李在明一直在民调中占据领先地位。一度,他的支持率超过50%,与金文洙拉开了几十个百分点的差距。
然而,随着选举日的临近,这一差距正在迅速缩小。最新民调显示,李在明的支持率已降至45%,而金文洙的支持率则飙升至36%。两人之间的差距已缩小至个位数,仅为9个百分点。
金文洙支持率的上升,得益于保守派阵营的团结与韧性。尽管尹锡悦政府的戒严事件对保守派造成了很大打击,但这一阵营并未瓦解,反而在金文洙的带领下展现出了强大的凝聚力。这种团结让金文洙看到了翻盘的希望,同时也让本次选举的结果充满了更多不确定性。
在选战的冲刺阶段,两位韩国前总统的出山无疑为这场选举增添了戏剧性。朴槿惠和李明博分别于5月24日和27日公开会见金文洙,表达了对这位保守派候选人的支持。
84岁的李明博更是在见面时给予金文洙一个大大的拥抱,并盛赞他为“廉洁且具有行政经验的优秀候选人”,相信他能够赢得选民的认可。
尽管朴槿惠和李明博早已退出韩国政坛,但作为前总统,他们的发声仍具有一定的号召力。两人的支持,不仅为金文洙注入了信心,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保守派选民的投票倾向。然而,这种支持是否足以帮助金文洙弥补与李在明之间的差距,仍有待观察。
面对金文洙支持率的攀升,李在明阵营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举措以巩固自己的优势。其一,共同民主党成功团结了在野党内的改革派势力,避免了内部的分裂。
这种团结让李在明能够全力以赴,集中精力应对金文洙的挑战。其二,李在明团队的竞选策略可谓精准而犀利。他们将今年的选举定位为“对抗尹锡悦内乱势力”,将金文洙与尹锡悦捆绑在一起,利用民众对尹锡悦的不满情绪,为李在明争取了更多的支持。
李在明还通过向已故前总统卢武铉致敬,以及与前总统文在寅的互动,进一步巩固了自己在进步派阵营中的地位。这些举措无疑增强了李在明的影响力,也让金文洙在争取中间选民时面临更大的挑战。
尽管支持率有所上升,金文洙仍面临巨大的压力。在这场选举中,他的支持率始终落后于李在明,翻盘的希望并不乐观。
为扭转局势,金文洙阵营曾试图与改革新党的李俊锡进行联合。然而,李俊锡对此表示反对,认为即便联合也未必能够战胜李在明。金文洙的联合计划最终未能实现,他只能继续依靠保守派阵营的力量孤军奋战。
与此同时,美国在大选中的“隐形干预”也对金文洙的选情产生了微妙的影响。在选举的关键时刻,美国突然传出将从韩国撤军数千人的消息。
这一举动对那些长期依赖美国军事保护的韩国选民造成了心理冲击,可能会促使部分中间选民转向支持亲美立场的金文洙。然而,这种外部因素的影响是否足以改变选举的结果,仍是一个未知数。
无论最终谁赢得这场选举,韩国政坛的未来都注定充满变数。尹锡悦政府的倒台虽然结束了他的政治生涯,但他留下的政治遗产却成为韩国朝野斗争的导火索。无论是李在明还是金文洙,当选后都将面临内部斗争与外部压力的双重挑战。
对于韩国民众而言,他们期待一个能够带来稳定与希望的新政府。然而,韩国政坛的动荡与分裂,可能让这一愿望难以实现。选举的结束,或许只是新一轮政治博弈的开始。
韩国大选的激烈程度,反映了这个国家政治生态的复杂与敏感。从李在明与金文洙的激烈竞争,到两位前总统的出山,再到美国因素的介入,这场选举充满了戏剧性与悬念。无论最终结果如何,这场大选都将对韩国的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
对于中国而言,韩国政坛的变化需要保持高度关注。在国际格局日益复杂化的今天,中国应继续秉持和平与合作的原则,与韩国保持良好的互动与交流,为地区的稳定与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资料;
投票率34.74% 韩国总统大选提前投票结束 《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