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在明似乎深谙“斩草要除根”的道理。随着韩国总统大选进入倒计时,局势逐渐明朗。已有两名候选人宣布退出,目前形成五名候选人竞争的局面。其中,李在明、金文洙和李俊锡三人成为主要竞争者。
民主党候选人李在明在接受采访时明确表示,如果当选总统,他将彻查尹锡悦,并确保其因涉嫌内乱罪被终身监禁。这不是李在明第一次提出追责尹锡悦,但这次他的态度更加坚决。他认为这是国家正常化的开始,也是防止未来总统滥权的必要步骤。
尹锡悦自2022年当选总统以来一直备受争议。去年因滥用职权、妨碍司法和侵犯媒体自由等问题被国会弹劾并罢免。尽管已经卸任,但他仍在接受司法程序审查。针对他的内乱罪调查也在进行中。据韩国检察机关披露,尹锡悦在任期间多次越权干预检察人事安排,强制推动对反对派人士的调查,并涉嫌利用国家情报院干预媒体报道。他还下令国家安保室介入国会讨论的对朝事务议案,阻止某些议员发表反对意见。这些行为被认为超出了宪政框架,有操纵国家治理结构的嫌疑。
支持李在明的人认为,追责尹锡悦是维护司法独立和宪政秩序的必要之举。然而,保守派则强烈反对,认为这只是新一轮的政治清算。李在明强调,这是国家正义的恢复,不是个人恩怨。他承诺不会干预司法,但不会允许滥权者逍遥法外。
在这场激烈的选举过程中,几位前总统的集体回归使得选战格外复杂。前总统文在寅公开支持李在明,称此次大选是对尹锡悦路线的终结。他指出,尹锡悦政府严重破坏民主制度,不加追责就无法修复宪政秩序。与之对应的是保守阵营的集结,前总统李明博和朴槿惠分别为保守派候选人金文洙背书。李明博建议金文洙若当选应第一时间修复与美国的同盟关系,而朴槿惠则强调团结是胜选的关键。
这种政治老将的再度发声,使这次大选不再是单纯的候选人之争,而是一次深层的路线对抗。普通民众的情绪也变得复杂起来。提前投票数据显示,已有超过1500万韩国选民完成投票,占总选民人数的34.74%,创历史新高。这反映出公众对当前韩国政局的焦虑。一方面,许多人担忧若尹锡悦一派卷土重来,将再次出现对司法与媒体的不当干预;另一方面,也有人对李在明的激烈姿态感到担忧,担心新政府上台后会掀起政治报复,影响社会稳定。
李在明不仅针对尹锡悦,在其他政策领域也有布局。他提出限制总统权力,引入由国会推荐总理制度,以此防止总统一人独大。此外,他还计划改革国家通讯委员会、情报系统等关键机构的任命程序,增加透明度和制衡机制。在外交方面,李在明主张“平衡外交”,希望缓和与中、日、朝的紧张关系,减少对美国的过度依赖。金文洙则继续强调经济优先,提出通过减税、扩大对中小企业支持和强化制造业竞争力来应对通胀和就业压力。他也表达了对扩大韩美军备合作的支持,尤其在面对朝鲜军事威胁时持强硬立场。
李在明的竞选策略很明确:不回避争议,正面出击,把尹锡悦定为“政治警钟”的典型,借此争取改革派、中间派甚至年轻选民的支持。明天就要正式投票了,到时李在明是否真有实力,自然会见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