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螺旋公众号·陪伴你科研的第1913天
荟萃你想看的,和你不想看的。
//
国内首例5G乳腺手术成功,“5G奶奶”已出院
//
不久前,72岁的毛奶奶成功接受了国内首例5G + MR(混合现实)远程实时乳腺手术,患者于7月17日康复出院。这项手术的成功表明,因为距离问题而导致的医疗资源不均今后也有望得到改善。
本次手术一端是江苏省人民医院浦口分院手术间,另一端是江苏省人民医院本部会议室,两者相距20余公里。但随着医学混合现实和5G通信技术的成熟,其大带宽、低时延的特性,能显著降低远程手术操作的延迟,极大提升医生操作体验与手术质量,也将助力远程医疗技术的真正普及。
来源:澎湃新闻
//
教育部:推进中外学生趋同化管理
//
《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明确提出,要推进中外学生教学、管理和服务的趋同化,要求高校将来华留学生教育纳入全校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实现统一标准的教学管理与考试考核制度,提供平等一致的教学资源与管理服务,保障中外学生的文化交流与合法权益。
教育部将进一步推动来华留学生与中国学生的管理和服务趋同化,加大力度敦促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将政策落到实处。高校应当在入学和日常教育中,对来华留学生进行中国法律法规、校规校纪和安全教育,对违规违纪的留学生严肃处理,涉嫌违法犯罪的,配合有关部门依法依规处理,绝不纵容姑息。
但是,趋同化并不意味着等同化。既要对中外学生一视同仁,也要看到来华留学生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化存在差异,以合理、公平、审慎为原则,帮助来华留学生了解中国国情文化,尽快融入学校和社会。在教育教学方面,建立有效的教学辅导体系,向来华留学生提供学业帮扶;在管理服务方面,组织和引导来华留学生参加健康有益的课外教育活动,促进中外学生文化交流和互相理解。
来源:光明日报
//
著名华裔病毒学家被加拿大情报部门带离实验室
//
加拿大媒体当地时间14日报道,加情报部门本月5日将知名华裔病毒学家邱香果夫妇以及他们的学生带离加拿大国家微生物实验室,原因据称是“违反相关条款”(policy breach)。8日,情报部门向该实验室的人员宣布,邱香果夫妇将离开一段时间,她们的同事被警告不得与她们联系。
邱香果博士和她的丈夫,以及他们的一些学生都在这个实验室工作和学习。加拿大国际微生物实验室是北美地区屈指可数的4级实验室。这个级别的实验室保存有包括“埃博拉”病毒在内的最致命的人类和动物病毒,是级别最高的实验室。
邱香果博士是国际知名的病毒学家,她和她的同事盖瑞·库宾格(Gary Kobinger)因发明埃博拉病毒治疗药物ZMapp赢得国际声誉,并在2018年获得加拿大总督创新奖(GGIA)。
来源:央视新闻
//
韩春雨在BioRxiv上发表新的RNA成像工具
//
近日,韩春雨在预印本网站BioRxiv上发表了一篇关于基因编辑的新文章:Background free tracking of single RNA in living cells using catalytically inactive CasE。
文中给出了一种新的活细胞RNA追踪成像工具VN-dCasE-VC。1是一种特殊的荧光物和dCasE相融合而成的,只有监测到RNA存在时才发光。其实在此之前已经存在了两种追踪活体RNA的工具,但是韩春雨论文中指出,他的方法是明显优于之前的两种方法。
来源:BioRxiv
//
联合国:全球防治艾滋病资金缩水
//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今天发布的一份最新报告显示,减少艾滋病毒感染的进展正在放缓,部分国家的感染人数有所上升,全球用于应对艾滋病的资金“显著”缩水了近10亿美元。
艾滋病规划署表示,到2020年,全球艾滋病应对行动大约需要262亿美元,截至2018年底,还有72亿美元资金尚无着落。这也导致了与2010年相比,2018年与艾滋病相关的死亡人数在东欧和中亚地区上升了5%,在中东和北非地区上升了9%。
在全球范围内新增的感染者中,包括毒品使用者、男同性恋者、跨性别群体、性工作者以及监狱群体在内的“关键人群”占到半数以上,在东欧、中亚、中东和北非地区更是占到近95%,显示出这一群体在艾滋病应对工作中仍然遭到边缘化,存在“掉队”风险。
来源:联合国
//
Nature:我国科学家实验成功消灭最具侵略性的蚊子
//
顶尖学术期刊Nature近日上线的一篇论文,报告了一项在全世界备受关注的田间试验结果。科学家们在摘要中指出,结合两种改造蚊子的技术,在中国广州的试验现场,他们将世界上最具侵略性的一种蚊子的种群“几乎完全消灭”(near elimination)。传染病控制领域的这项成功得到了Nature的专题报道。
来源:N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