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
新增491例确诊病例
目前河北暂未出现确诊病例
但已形成合围之势
宣化居民民注意防范!
01
7月暴增4倍,确诊491例!
HOUDOU
据中国疾控官网消息,2023年7月1日至31日,中国内地(不含港澳台)23省(区、市)新增报告491例猴痘确诊病例,其中广东报告115例、北京报告81例、四川报告49例、浙江报告40例、湖南报告33例、江苏报告31例、上海报告25例、安徽报告19例、天津报告17例、湖北报告17例、河南报告14例、辽宁报告12例、山东报告12例、吉林报告9例、云南报告4例、陕西报告4例、福建报告2例、重庆报告2例、山西、内蒙古、广西、贵州、青海各1例,无重症、死亡病例。
02
呈现特点
HOUDOU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疫情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病例均为男性,96.3%病例明确为男男性行为人群。
二是其他接触方式传播风险低。除同性性接触以外的密切接触者均未发生感染。
三是89.2%病例为主动就诊发现,6.5%为密切接触者追踪筛查发现,其他为主动报告和主动筛查等发现。
四是绝大多数病例临床表现典型,主要为发热、疱疹、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无重症、死亡病例。
据病例分析可见,目前不必过度紧张,注意日常生活卫生即可。
03
7月全国新冠病毒感染疫情情况
HOUDOU
8月3日,中疾控公布
7月全国新冠病毒感染疫情情况
与之前6月报告比较
7月新冠监测报告要点如下
1.整体疫情形势研判:多途径监测数据显示,7月份新冠病毒感染疫情整体继续呈现低水平流行态势。
2.重症死亡情况:7月份新增重症病例455例、死亡病例65例,与6月相比均明显下降,重症病例减少1513例,下降76.88%,死亡病例减少174例,下降72.80%。
3.发热门诊就诊量:全国从5月下旬开始持续呈现波动下降,从5月中旬36万左右下降至5月31日29.4万,6月份持续下降至6月30日的16.4万,7月份继续下降至12.4万。
4.流感样病例占比(ILI%):6月持续下降回落,第21周(5月22-28日)为5.8%,第26周(6月26日-7月2日)降至4.4%,7月份继续下降,第30周(7月24日-7月30日)为3.6%。
5.流感样病例新冠检测阳性率:7月份有所上升,流感样病例新冠病毒阳性率从第21周(5月22日-5月28日)的42.5%持续下降,第28周(7月10日-7月16日)下降至12.0%后开始略有上升,第30周(7月24日-7月30日)上升至13.4%。
6.变异株监测情况:XBB及其亚分支的占比继续增加,从2023年第22周(5月29日-6月4日)的94.7%,增长到第26周(6月26日-7月2日)的96.2%,然后继续从2023年第27周(7月3日-7月9日)的96.3%,增长到第30周(7月24日-7月30日)的99.1%。
专家介绍
7月我国报告491例猴痘确诊病例
比6月份106例明显增多
主要原因有:
一是猴痘疫情在男男性行为人群中隐匿性传播,80%病例为单个病例,感染来源不清,防控难度大;
二是随着宣传教育,重点人群主动就诊病例增多,除了密接筛查发现外,通过重点人群主动报告、重点人群筛查等也增加了病例发现;
三是境外疫情不断输入境内,输入风险仍持续存在。
据悉,猴痘病毒属于DNA病毒,基因序列相对稳定。我国已开展病毒变异监测工作。在本土疫情中的首发或早期确诊病例、与早期病例有流行病学关联的关键确诊病例、感染来源不明的本土确诊病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中,对核酸检测Ct值≤32的样本进行病毒基因测序。
监测数据显示,我国检出的猴痘病毒基因分型均属于IIb分支(西非分支),该分支主要在欧洲、北美和亚洲的部分国家流行。
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
(2023年7月)
一、全国新冠病毒感染重症和死亡病例报告情况
2023年7月1日-7月31日,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重症病例455例、死亡病例65例(其中新冠病毒感染导致呼吸功能衰竭死亡病例0例、基础疾病合并新冠病毒感染死亡病例65例)。见图1。
图1 全国新冠病毒感染新增重症和死亡病例报告情况
二、全国发热门诊(诊室)诊疗情况
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热门诊(诊室)诊疗量从2023年7月1日的16.2万波动下降至7月31日的12.4万。见图2。
图2 全国发热门诊(诊室)诊疗人数变化趋势
三、哨点医院监测情况
全国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占门(急)诊就诊人数比例从2023年第27周(7月3日-7月9日)的4.1%持续下降至第30周(7月24日-7月30日)的3.6%。见图3-1。
图3-1 全国哨点医院报告的流感样病例占比变化趋势
流感样病例新冠病毒阳性率从第21周(5月22日-5月28日)的42.5%持续下降,第28周(7月10日-7月16日)下降至12.0%后开始略有上升,第30周(7月24日-7月30日)上升至13.4%。见图3-2。
图3-2 全国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新冠和流感病毒阳性率变化趋势
四、本土病例病毒变异监测情况
2023年7月1日-7月31日,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报送9591例本土病例新冠病毒基因组有效序列,均为奥密克戎变异株,涵盖116个进化分支,主要流行株为XBB系列变异株,占比前三位的分别为XBB.1.9及其亚分支、XBB.1.16及其亚分支、XBB.1.22及其亚分支。
根据采样日期,XBB及其亚分支的占比逐渐增加,从2023年第27周(7月3日-7月9日)的96.3%,增长到第30周(7月24日-7月30日)的99.1%。见图4。
图4 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本土病例变异株变化趋势
更多新闻
专家:猴痘重症率低 多数可痊愈
有公众担心猴痘感染后出现的疱疹是否会留下永久疤痕,国家疾控局邀请的专家表示,目前从全球来看,总体上重症率低,如果没有继发细菌感染,疱疹多数可以痊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 李侗曾:猴痘是由猴痘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是一种传染病,它的病毒叫猴痘病毒,属于正痘病毒,和以前的天花病毒、牛痘病毒、制作天花疫苗的痘苗病毒都是同一个属,它引起的症状主要是发热、皮疹、疱疹、淋巴结肿大,这些皮疹疱疹有可能会痒痛。如果我们出现了不明原因的发热疱疹、淋巴结肿大,尤其是和曾经有类似症状的人密切接触以后,出现这些症状,应该及时就医。
专家表示,目前国外已有猴痘疫苗上市使用,国内猴痘疫苗正在研发中,目前尚无可用于预防猴痘的疫苗,在治疗上主要是采取对症治疗,防治继发感染。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 李侗曾:从2022年5月份开始以来的全球的猴痘病例,发现他的重症率死亡率还是非常低的,目前来看需要住院的比例大概在6%左右,需要进入重症监护室的大概在1‰左右。猴痘病例绝大多数是可以痊愈的,但是如果他的疱疹比较深,比较大,治疗又不及时,有可能会留下瘢痕,或者在一定时间内会有色素沉着。对于绝大多数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在(猴痘)一阳之后他会获得一个持久的免疫力,通常是不会发生二次感染的。
如何预防猴痘感染?
如何预防猴痘感染?戴口罩有用吗?专家对公众做出提示。
中国疾控中心卫生应急中心副主任 施国庆:猴痘的预防措施主要是避免直接接触感染者皮肤或者黏膜以及病例的污染物,猴痘的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外出时需要戴口罩,其他人群无需戴口罩,不要与猴痘样症状患者密切接触,特别是性接触,避免与啮齿类动物和灵长类动物直接接触,要加强个人的手卫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 李侗曾:首先是尽量避免和有皮疹、疱疹症状的人发生密切的皮肤接触。另外我们如果是说像医护人员和确诊病例、疑似病例进行接触,尤其是采集标本的时候,还是要戴上口罩。
对密接者实施21天自我健康监测
国家疾控局、国家卫健委近日联合发布《猴痘防控方案》,要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开展猴痘样症状监测,对猴痘密切接触者实施21天自我健康监测。
关于猴痘病毒
这些你了解吗?
一起来看
↓↓↓
转发提醒更多人!
文章来源 | 中疾控官网、北京日报
@人民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