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打翻的画稿、被撞落的助听器、冷漠的旁观者....这是时代少年团一部名为《哭泣的游戏》歌曲MV,其以短剧的形式揭露了存在于校园中的欺凌事件。其他人在被欺凌时会犹豫着反抗,但宋亚轩饰演的听障美术生被欺凌时的第一反应不是保护自己,而是担心助听器的安危,那种惊慌与不安让人看着十分揪心与心酸。
听力损失的影响
听力损失虽有严重程度之分,但即使患有轻度听力损失,也听不到春日晨时露水落下的水滴声、听不到夏日窗外小鸟的叽喳声、听不到秋日树叶飘舞的沙沙声、听不到冬日邻座亲密之人的悄悄话...
根据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15-17岁青少年听力残疾比例为0.55%,据此推测总人数约为15.4万。经学者调查分析,全国青少年听力损失患病率高达19.23%。
对于正在成长阶段的青少年,尤其患有听力损失者,可能会因为听不见听不清产生自卑、焦虑、抑郁、患得患失等负面情绪,进而出现学习注意力不集中、上课听不清、同学间交流不畅等问题。但最怕的还是担心听力损失引起的安全隐患,例如听不见汽车鸣笛声、火灾报警声等。所以当发现有听力问题时应当及时就诊检查,尽早干预。
心态调整
一般情况下,医生会建议佩戴助听器或人工耳蜗,青少年们可能担心佩戴助听器影响美观或导致在同学间备受关注等问题而不配合佩戴,此时就需要家长们配合小编好好地劝导他们:
- 听力损失对社交、生活、学习影响颇深,而在成长阶段应将身心健康放在首位,佩戴助听设备能让他们更好地听声、尽快融入学校生活;
- 随着科技发展,如今的助听器有众多款式可选,隐蔽、小巧应有尽有,时尚风格更不在话下;
- 佩戴助听器和戴眼镜一样常见,很多明星也有听力损失,我们要学会克服自己心中的那道坎。
如果家长们实在担心孩子在校被排挤,那么可以从以下方面避免:
学校选择
听力障碍和言语交流都困难的孩子可以选择就读特殊教育学校,其他交流不是很困难的孩子可以选择融合教育的学校(融合教育指的是让大多数残障儿童进入普通班,且针对孩子不同特质设定不同学习方式的教育模式),并且在择校时带孩子提前参观下学校的环境、氛围等;
与老师密切沟通
提前和老师说明孩子的听力情况、助听设备使用情况等,在孩子适应学校时,可以向老师了解孩子在校情况,避免询问孩子却不敢说的情况;
教育孩子
让孩子养成检查设备电量、妥善保管设备、保养维护设备的习惯;时刻注意孩子的情绪,能够在孩子遇挫时及时疏导,不冷漠不溺爱,帮助孩子建立健康且正确的认知;告诉孩子与同学相处时大方告知自己的听力问题,不要感到自卑,如果沟通上有问题可以一起想办法解决,避免争执打闹。
遇到校园霸凌怎么办
问:什么是霸凌?
不仅是“打”这样的暴力行为,还包括被恶意取笑、谩骂、讥讽、被恶意损坏物品、被散播谣言、被恐吓、威胁、排挤等。
问:遇到校园霸凌该怎么办?
1.我们自己不能成为施暴者、附和者、冷眼旁观者,要保持良好心态,以正确的三观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同时家长们也要多注意孩子的情绪和行为、多关爱孩子的身心健康,及时引导孩子走向正确的道路;
2.第一次遇到霸凌时,我们应明确告诉对方停止该行为,并在保证自己人身安全下向学校、家长寻求帮助或报警;当第二次遇到霸凌时,就必须选择向公安部门求助,以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被欺不敢说、旁观不制止等软弱行为都会助长施暴者的恶劣行径。
如果是暴力事件,且与对方实力悬殊时需看准时机离开或拖延时间寻求帮助,尽量避免与对方起冲突,以生命安全为第一原则。
最后,还是希望有关部门对于欺凌事件加强监管和惩罚力度,同时家长一定要及时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一起为孩子营造健康美好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