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智说:
为人父母,请多多呵护孩子的好奇心,当孩子提问的时候,积极给予回应,为孩子种下一颗思辨的种子,给它浇灌,施肥,期待它长成参天大树。
文 | 静夜听风
01
农夫山泉有错误??
大家肯定都喝过农夫山泉,也都觉得瓶身上的图片很精美,却从没有人留心过图案其实有错误。
而现在,图案上的错误却被一个五年级的小学生柯子朔发现了,甚至被官方认可。
作为老母亲的我,没觉出有什么问题啊,这个鹰画得也惟妙惟肖,什么五根翼指,六根翼指, 我一个活了三十多年的人都不知道……不得不感叹,这个孩子可是太厉害,最厉害的就在于人家还写出了一篇文章,敢于向“权威”叫板。
农夫山泉商家瞬间被暴击,快速调查后发现小学生是对的,而且还给小学生所在的学校奖励了价值一万元的图书卡。
网友都忍不住纷纷竖起大拇指为小男孩点赞:孩子好样的!有着敏锐的观察力,能发现问题,还能及时求证,思辨能力太强了!这样的孩子,真可以说一句“未来可期”。
而老母亲再次感叹:果然优秀的孩子都是别人家的, 而且这样优秀的孩子还不止一个!
成都树德中学一位高三学生彭同学,学习成绩虽然优秀但并不拔尖,却被哈佛大学录取,背后的原因惊呆了所有的家长。
在学习过程中,他懂得举一反三,经常用发散型思维去思考分析问题,还用思维导图将章节之间的联系梳理清楚,对于计算机研究他总有自己独特的想法。
发现了吧?在这个越来越注重综合素质的时代,孩子具有思辨能力才是最硬核的能力。
02
“听话”,
是扼杀孩子思辨能力的元凶
在郑渊洁短篇故事《驯兔记》改编成的短片中, 只有完全服从于学校的学生才是好学生,不服从的就是怪物。
一只皮球掉进深坑,谁说标准答案是倒水让皮球浮起来?
“我的安全重要,还是球重要,直接让我爸再买一个不就得了。”
皮皮鲁的回答引起了全班哄笑,老师认为皮皮鲁故意捣乱。
人家小朋友这样说有什么错,可古板的老师不干了,愤怒地指责皮皮鲁竟然敢质疑她的权威答案。
听话的学生李小曼突然站起来说:“老师的知识那么丰富,不可能是错的,好孩子就得听老师的话,不能跟老师顶嘴。”
话刚说完,李小曼变成了兔子。
最后,皮皮鲁在老师,同学的洗脑下,戴上了兔子头套,假装变成了兔子。
郑渊洁笔下的这个故事虽然只是童话,但其背后的教育意义却值得我们反思。
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孩子当然不会变成兔子,但是在传统观念种,我们往往认为,只有服从、听话的孩子才是好孩子,而那些敢于挑战权威、不服从管教的孩子是坏孩子。
其实不然,听话只是传统教育观中“好孩子”的金科玉律。
父母要求孩子“听话”只会为孩子将来埋下隐患。
育儿专家王人平说:独立思考和理性思辨是一种意识、习惯和能力,如果在孩子小的时候我们不去激发和培养,而只是用“乖”、“听话”作为评判好孩子、好学生的标准,那么通常长大之后,也很难具备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的。
在孩子童年时,父母亲手剪断了他们的翅膀,却又怪他们成年后为什么不会飞翔?
听话的孩子,很容易养成“顺从病”,活成“小透明”,他们不懂得拒绝,依赖性较强,缺乏主见和想法,更不会去质疑。
听话的孩子往往扛不住事,就像温室里的花朵一样,经不起任何风吹雨打。
相反,“不听话”的孩子,爱折腾,他们的思辨能力更强,自我价值感很高,灵活创新。
即使前路荆棘丛生,他们也能跨越过去,更能成大事。
北师大心理学教授陈会昌的一项长达19年的追踪研究显示,如果父母强迫孩子听话服从,那么孩子未来的社会适应能力、创造力,都会受到负面影响;而在那些更为尊重孩子的家庭中,孩子的自控力和主动性会发展得更好。
另一项关于“学生缺乏创造力”的社会调查也证实,具有创造力的孩子在幼年时都比较淘气,但在一些家庭,小孩如果淘气就会被家长严厉呵斥,这导致他们只能乖乖听话,创造力就有所下降。
03
优秀的孩子背后,
站着“用心”的父母
相比之下,被农夫山泉官方夸赞的小学生柯子朔实在让人羡慕,谁都想把孩子培养的像他一样优秀。
纵观他的成长经历,我们发现,他的父母特别重视培养孩子的思辨能力。
在新闻中,柯爸爸的做法让人感动,儿子对农夫山泉图案有质疑后,他不仅耐心倾听孩子的想法,还鼓励孩子写出自己的想法。
而且,对于孩子的这件“小事”,柯爸爸也非常重视和较真。
即便有专家说, 可能农夫山泉在设计的时候注重艺术效果,所以图案不准确。本来这就足以应付孩子的质疑了。然而柯爸爸却认为,任何事情要严谨,不能误导孩子。
于是他专门从书上找到了一些技术化加兼容关键性辨识特征的好例子,证明“艺术效果和科学准确是不冲突的”。如此,孩子才能坚持住自己的判断和质疑。
所以说,孩子思辨能力的发展,和父母的重视和培养是分不开的。那么,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培养孩子的思辨能力呢?
让孩子爱上阅读
柯子朔能提出质疑,可见他是阅读了大量书籍,如果没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做支撑的话,他很难发现问题。
“神仙爸爸”的育儿经验是在孩子喜欢的时候,轻轻地推他一把。
优秀的孩子背后,一定有“用心”的父母。
哈佛才女詹青云在《奇葩说》中夺冠,严谨的逻辑,惊人的表达能力,让观众都折服。
詹青云从小就喜欢阅读,爸妈齐上阵给孩子又买书,又讲故事,有这样的爸妈孩子思辨能力不强才怪呢!
思辨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人的知识水平,阅读的过程就是提高孩子思辨能力的过程,通过了解别人的观点获得知识,启发思考。
让孩子爱上阅读并不难,多用一些“小伎俩”,可以带孩子挑选自己喜欢的图书,可以让孩子做简单的读书分享。
有了阅读的浸润,孩子的表达力自然会直线上升。
让孩子学会自我思考,懂得合理质疑
柯子朔发现问题后,带着疑惑告诉父母,父母并没有给他泼冷水,而是鼓励他去把问题搞明白。
孩子有质疑是好事,父母对孩子的引导非常重要,智慧型的父母都懂得鼓励孩子提出问题,对孩子的问题温和地回应。
无独有偶,此前也有一名小学生对语文课文提出了质疑。
就是《羿射九日》这篇课文了,老母亲十几年前就读过多遍,恕我眼拙,都没发现问题。
然而就是一名小学生火眼金睛的看出了破绽。前一段提到‘江河里的水被蒸干了’,下一段又说后羿‘蹚过九十九条大河’。”这是赤裸裸的互相矛盾呀!
同样,当孩子提出质疑时,妈妈没有忽悠过去,而是很认真地对待,不仅朋友圈咨询该如何回答孩子,还帮着多次打电话给人教社,希望有专家能解答孩子的疑问。
对此,人民教育出版社也进行了回应,表示下一个版本会修改。
当孩子有质疑精神的时候,父母应该给予鼓励和支持,帮助孩子去观察去证实,而不是敷衍了事。
带孩子多见见世面
柯子朔的父母在周末的时候,经常带他去观鸟,进行实地考察,不得不说这种方法太棒了!
父母注重用这种接地气的育儿方式引导孩子,让孩子亲近自然,在谈到与鸟类相关的知识的时候,孩子才能有自己的洞察。
美国生物学家马克·罗兹维格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把基因资质一致的老鼠分为3组,然后把他们放到不同的环境中,几个月后,发现环境越丰富,大脑的发育也好。
带孩子去见世面,不仅能给孩子深度陪伴,更能促进孩子的大脑发育。
有时间的话可以多带孩子去乡村,去户外,去博物馆,每一道风景都会拓宽孩子的眼界,孩子更容易形成自己的认知。
写在最后
在纪录片《他乡的童年》中,老师并没有给孩子标准答案,而是鼓励孩子去思考,让孩子随时提出疑问。
短片中的老师就像柯子朔的父母一样,鼓励孩子去质疑,这种教育多么难能可贵。
思辨能力强的孩子,会从多个维度去思考问题,他们不会盲从,这样的孩子有清晰的分析判断能力;
思辨能力强的孩子,更有主见,他们不会轻易动摇自己的想法,这样的孩子往往后劲十足;
思辨能力强的孩子,他们有明确的目标,知道完善自己的缺点,这样的孩子在未来更有竞争力。
为人父母,都希望孩子将来能够自信,能够保持个性,能拥有创新意识。
点个在看或转发朋友圈,希望为人父母多多呵护孩子的好奇心,当孩子提问的时候,积极给予回应,为孩子种下一颗思辨的种子,给它浇灌,施肥,期待它长成参天大树。
END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少年智力开发报“红领巾心向党”征文活动火热报名中!
“爸,别逼我了!”女孩跳河被救,亲生父亲暴打扇耳光,视频曝光后,背后真相戳痛千万人
预防近视的有效方法不是没有,只是大部分家长做不到
8岁男孩拿压岁钱给父母报“同款”辅导班,真相惊呆众人:这届家长也太难了吧!
追杀前妻,连撞8人,南京新街口惨案的这一幕我不敢看......
半数中国孩子没等到高考,就被淘汰!残酷分流“中考定终生”?全民恐慌背后,漏了这3点
你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