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在江苏连云港灌云县发生了一起刑事案件,林女士遭受家暴带孩子躲回娘家,女婿上门带人将岳父殴打致死。
事件起因
在8月6日林女士遭受老公家暴,结婚才不到半年时间,女子因无法忍受便带着孩子躲回了娘家。
8月11日,丈夫上门要人,妻子拒绝回家并提出离婚。随后女子的丈夫和婆婆带上亲友共5人,上门闯入院子并要抢走孩子。
通过现场监控视频显示,女子的父亲手持锤子并大喊“出去”,但未能阻止的了对方,因此发生了肢体冲突。女方爸爸被对方两人控制在墙角,他便将手中的锤子向其中一人丢去,之后锤子被对方一人捡起,双方陷入了扭打中,而女方父亲两次倒地,第二次再也没有站起来。
随后送去医院,诊断报告显示,女方父亲的头部遭受重创,导致蛛网膜下出血不幸身亡。
整个案件从原本的家暴事件,因婆婆带着儿子和亲戚上门施暴变成了严重的暴力刑事案件,目前案件还在处理中。尽管家庭纠纷多么恶劣,暴力方式解决问题都是最错误的事件处理方式。
根据全国妇联统计,2.7亿个家庭中30%的已婚妇女曾遭受家暴,中国平均每7.4秒就有一位妻子被丈夫殴打,而这组数据仅限于上报的,而没有上报的家暴受害者不计其数。
据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家暴受害者造成7次暴力后,才会产生离婚的想法;但是在中国,受害人平均遭受35次家暴后才会选择离婚。而这些受害者选择隐忍的原因大多都是因为孩子。
家暴是无法按受教育程度、身份地位来划分,往往越是高层次的家暴者,他们更擅长在前期隐藏自己的暴力本质。家暴行为从本质上来看是心理上的变态扭曲。
在婚姻中,丈夫往往是女人最大的依靠,但如果在婚姻婚姻中遭受到了最亲密爱人的家暴伤害,已经对女性造成了严重的打击。而长期的家暴更是一场漫长的噩梦。
01夫妻间,何种程度才算家暴?
依据《反家庭暴力法》第二条的规定,本法所称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司法实践中,认定一个行为是否属于家庭暴力,要看该行为是否呈现出周期性,暴力的不对等性,使受害人身体或心理受到严重伤害,因恐惧而屈从于加害方。一般夫妻家庭纠纷中的轻微暴力,或者因失手造成对方较为严重的身体伤害,不会被认定为家庭暴力。
依据《民法典》第1079条规定,家庭暴力属于认定夫妻感情破裂,可以准予离婚的情形之一。《民法典》第1091条规定,因家庭暴力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02被家暴了应如何正确处理?
1、被家暴了首先要及时报警,保留好家暴的证据,再去医疗机构进行伤情鉴定。
2、如果是轻微伤的程度,则由公安机关对家暴者处治安拘留,被家暴达到轻伤或轻伤以上程度的,不仅依法追究家暴者的刑事责任,或者向法院提出离婚,要求其支付离婚损害赔偿。
3、及时向居委会、村委会、妇联组织、工作单位,寻求帮助或者调解,或者在被家暴时,直接向公安机关报警。
03家暴的惩罚包括哪些?
1、承担民事责任。如果一方存在家庭暴力,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2、承担行政法律责任:根据治安管理法,实施家暴者尚未构成犯罪的,会被处以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的罚款或者警告。
3、承担刑事责任:实施家暴者,情节严重的,可能构成犯罪,涉及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虐待罪。
4、法律依据:《反家庭暴力法》第33条 加害人实施家庭暴力,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三十四条规定,被申请人违反人身安全保护令,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人民法院应当给予训诫,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十五日以下拘留。
家暴只有零次和无数次。正在遭受家庭暴力的朋友们,不要害怕,家庭暴力不是家务事,而是违法行为。要学会合理的运用法律武器,保障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