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政坛即将迎来新一轮洗牌。6月3日,韩国将提前举行第21届总统选举。原定于2027年的大选因前总统尹锡悦在去年12月初发动戒严并于今年4月4日被弹劾而提前两年多举行。根据韩国宪法规定,总统被罢免后必须在6个月内举行总统选举。
此次大选吸引了朝野两党的多位候选人参与,最终有5名候选人参加角逐。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李在明、执政党国民力量党总统候选人金文洙以及同属保守阵营的改革新党候选人李俊锡形成了“三足鼎立”的竞选格局。
民调机构Realmeter5月2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李在明以49.2%的支持率领跑,金文洙为36.8%,李俊锡为10.3%。由于从5月28日起至大选投票日(6月3日)晚8时禁止公布相关政党和总统候选人的民调结果,此次调查是竞选期间的最后一次民调。
此次大选全国共设有14295个投票站,选民人数约4439万。投票站开放时间为当地时间早6时至晚8时,投票结束后将立即开始计票。对于许多韩国选民来说,此次大选是对被罢免的前总统尹锡悦的一次“审判选举”。预计本届总统选举初步结果或将于3日午夜前后公布。
经历弹劾风波后,韩国社会急需这场选举来解决当下政局的混乱、弥合社会的撕裂。6月2日,各路候选人正抓紧最后机会冲刺3日的投票。李在明计划从首尔江北区启程,并先后在城南市等地实地拉票。城南市被视为李在明的“政治故乡”,他将在此地举行记者会,最后一场拉票活动将在首尔的汝矣岛展开。金文洙当天计划从济州岛启程,在釜山市、东大邱站、大田站开展拉票活动,并于下午6时在首尔广场进行最后一场游说。李俊锡则把最后时刻的拉票聚焦在大学年轻群体,与学生共进午餐并在庆尚北道庆山市岭南大学等地拉票。
韩国前总统们也纷纷穿梭在各地“路演”,为各自支持的候选人站台。已被弹劾且深陷多项官司的尹锡悦公开表态支持金文洙,呼吁支持者投票给金文洙。已完成“事前投票”的前总统文在寅提醒民众记住提前举行总统选举的原因,并强调这是一场对尹锡悦政府整体失败和内乱进行评判的选举。他还与李在明会面并共进午餐。朴槿惠与李明博也在最后时刻为金文洙打气,盛赞后者比任何人都了解韩国当前面临的经济挑战。李明博建议金文洙一旦胜选尽快与美国总统特朗普见面。
在正式投票前的5月29日至30日,本届大选已完成“事前投票”,该票数将计入选举最终投票结果。“事前投票”允许可能因故缺席投票的选民提前投票,旨在提高选民投票积极性。此次已有1542.36万人参与为期两天的“事前投票”,最终投票率为34.74%,仅次于2022年的36.93%。
选民的热情主要源于尹锡悦此前发动戒严引发内乱给韩国社会带来的巨大冲击,人们希望通过行使自己的权利结束“内乱”。詹德斌认为,“事前投票”的热情肯定会延续至6月3日的最终投票日,届时本届选举的最终投票率应该会比较高,不排除打破历届大选纪录(超过80%)的可能。
此前,海外的韩国公民已于5月20日至25日完成投票,投票率高达79.5%。韩国中央选举管理委员会5月28日发布的投票意向民调结果显示,86.8%的选民表示一定会参与6月3日总统选举投票,与上届总统选举调查结果基本持平。
自5月10日正式宣布参选以来,李在明一直在各项民调中领先。李在明民调支持率持续领先说明在保守派前总统尹锡悦遭弹劾后,当前韩国普通民众推动执政党更迭的意愿较为强烈。金文洙在最后时刻的民调不断赶超,甚至超过30%,缩小了与李在明的差距。尽管此前有些人对金文洙不满,但到了最后时候,保守派开始集结,因此金文洙支持率上升与此密切相关。
至于此前民调中还有约30%一直不愿表态的中间选民,这一群体尽管会成为李在明或者金文洙阵营争取的对象,但不会左右此次大选。一些中间选民即便最后时刻不会投李在明的票,也不会投给极右翼的金文洙。
此次大选前还依据外交、经济、民生等议题进行了4场电视辩论。相较于此前大选往往给候选人留有几个月的筹备时间,此次各候选人的参选比较仓促,因此一些具体的政策并不成熟,辩论变成人身攻击,成为各方拉票的手段,观感大不如前。
无论哪一阵营的候选人最终获胜,对于韩国今后的政策,尤其在外交领域如何平衡中美之间的关系都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