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两个人有机会成为演员,加入“赵家班”,你会怎么想?
十个里有九个告诉你。 我觉得我在做梦。
正是这样两位演员渴望的地方,孙小宝三次拒绝了邀请。 他到底是多少牛?
三次拒绝赵本山的个人邀请,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登上春晚;
北京的富商为了他两个人转了三天,主张带他回北京演出。
就是这样的“神人”,为什么后来就没有信息了呢?
从春晚爆红,到把网红当成干爹,他到底经历了什么?
成也颜、败也颜孙小宝出生于1977年。 他家在吉林省德惠市,家境只能温饱。
真名是孙传宝,父母希望他能给家里带来好运,出人头地。
他是家里唯一的孩子,父母把所有的宠爱都赐给了他,让他想起童年也快乐幸福。
7岁时,喜欢两个人绕圈的父母带着积蓄,买了一台录音机,和孙小宝一起接触了两个人绕圈的新世界。
父母看到没有人告诉我,只要跟着录音机就能唱歌的傻儿子,就认定他在这方面有才能。
每当家人亲戚聚在一起,孙小宝一定要被父亲拉到人前表演。 亲戚的喝彩让孙子父亲感到自豪,孙小宝对两人的爱也越来越深。
可爱是一种爱好,是一辈子在田里工作的父母,还是想让儿子能走读书的路,在他们的认知中,读书的人是最受尊敬的。
想法很好,但孙小宝在学习方面不是它的料子。
刚上初中,他跟不上老师的课,成绩一团糟,重读也不会改变什么。
好不容易初中毕业后,父母也改变了主意,让孙小宝走他喜欢的路。
那一年,他16岁,正好当地电影院在招收新学生,父亲马上帮儿子报名。
当天把儿子打扮好,送到了考试地点。
我们本来以为演员大多会因为装丑而赢得掌声,但评价剧场时脸没合上,就拒绝了孙小宝。
坦率地说,我讨厌他丑陋。
孙小宝当时个子不高,眯着眼睛,整个人都胖了,嘴角下有一颗显眼的媒人痣。
在长相方面,确实有点差。
另一个原因是孙小宝当时16岁,超过了剧场招募的年龄。
看着儿子的才能被埋没了,不能看书了,不能进剧场了,只能和自己回家种田。
孙子的父亲对着招生老师说长道短,尽了好事,再三保证自己的儿子有这方面的才能。
招生老师最后同意孙小宝入学,但每月的学费比别人多50元。
五十元不是什么大数额。 孙子的父亲七嘴八舌地凑钱,让他带儿子去剧场接受专业训练。
孙小宝在电影院如鱼得水,老师教什么都学得很快,确实是一棵有才能的树苗。
但个人条件太差了。
和同学搭伙《猪八戒背媳妇》,他演猪八戒,个子真矮,背“媳妇”的时候,“媳妇”脚离不开地。
最后在舞台上当众摔了一大跤,所幸让观众哈哈大笑,遮遮掩掩,孙小宝不得不多次被同学戏弄。
孙小宝喜欢在剧院生活,但每月150元的学费如山,学习半年后,父亲接孙小宝回家,只是淡淡地说:“下地干活。”
本以为就这样面对黄土一生,结果周围的亲朋好友给他指路。 一位江湖艺人王志敏在招徒弟,不出钱就能学艺。
只要能学习就好。 孙先生很开心地收拾行李拜师了。
孙小宝在戏班打杂四个月,上台机会落后。
四个月后机会终于来了,他从后台看到观众,“我会再练习的。 下次再去。”我又紧张了。
就这样被拖在后面没有节目,孙小宝下不了决心。
最后师父王志敏在后面踢了他一脚,让他踢上了台。
到了台上,孙先生就像换了个人一样沉稳,化脸劣势为优势,扮成宝,逗得观众哈哈大笑,有时翻脸,看起来像人在不停地中毒。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孙小宝经过多年的锻炼,终于锻炼了一点脑子。 曾经受到批评的脸也成为了他在舞台上的特色。
孙小宝的名字也在东北逐渐传开,他成为成熟的艺人,自然渴望更大的舞台。
和平剧场是他想参加的下一个平台。
和平剧场也适时地抛出了橄榄枝。
三次拒绝赵本山,春晚一夜成名。 好运无法阻止。
孙小宝跳转到更大的平台,获得更好的资源,遇到了美好的感情。
21的孙小宝,在去哈尔滨的演出中,遇到了同样两个人一起转的女演员金玲。 对方是个美丽,笑起来很甜的人,很快就击中了孙小宝的心。
他托人到处打听女方的信息,最后得知人家女儿才15岁,只好作罢。
没想到,人缘很奇怪,两年后,十七岁的金玲想找一个合适的伴侣。
当时孙小宝工作稳定,但为了追求恋人,还是毅然辞职,决定和金玲选择伴侣。
两人在舞台上也是默契,孙小宝突然的重担也由金玲承担。
丑陋、美丽、极端的视觉体验让两个人的伴侣更具特色,让人一眼就能记住,成名。
只要演出,他们俩一定是压轴戏,不看完他们俩的演出,观众就不去。
孙小宝有一场绝活“吃西瓜”,前排观众当众买了一盘西瓜。 来到这个环节,争先恐后地把西瓜递给他,想让他表演。
2002年,伴侣二人携手步入婚姻殿堂。
一开始金玲确实看不到孙小宝,长得太难看了,金玲反正是个小美女。
但在两年的相处中,她也发现孙小宝真的对她很好。 而且,两个人的目标是一致的,所以想度过自己的小日子。 想成为大富翁,想成为名人之类的,那样很累。
就这样,两人成为了伙伴,成为了剧团中和睦的夫妇。
刚刚抱走美女的他,又迎来了伯乐的评价。
当时,有个从北京来的富商,想找两个真正的演员,和他一起去北京演出。
本来演员是固定的,但他也是无意中看到的孙小宝的公演。没想到这位富商直接推迟了后续行程,连看三天孙小宝的表演。
最后直接拍板,将演出演员改成孙小宝。
孙小宝原本是不想离家的,架不住对方的盛情邀请,还有丰厚的报酬。
而就是这场演出,成为了孙小宝人生又一次转折点。
在北京表演完成的孙小宝,受到极大的好评和追捧。
和平大剧院也顺势推出孙小宝金玲的作品集,借由光碟的传播,让全国各地的观众都能认识到他俩。
就连赵本山都听说了在东北有这样一个人物。
赵本山一直想将二人转发扬光大,为此收了不少的徒弟培养,现在他又看中了孙小宝。
他亲自找到孙小宝,邀请他加入“赵家班”,但他没想到的是,自己被孙小宝拒绝了,并且接连拒绝三次。
诸葛亮出山也是三顾茅庐,孙小宝也能得到赵本山三次邀请,对他的本事,大家心里也该有个底了。
孙小宝拒绝的理由也很简单,他知道赵本山想要开疆扩土,进军影视行业,想要将二人转推广到全国,孙小宝觉得自己没有那么多远大的目标,就想守好自己一亩三分地就行。
虽然孙小宝拒绝了赵本山,但还有一个大好的机遇在等着他。
2004年,负责语言类的导演来到东北,想要发掘一位二人转演员。
孙小宝就是他考虑的人选之一。
当时孙小宝正在松原拍摄电视剧《美丽的原野》,听到这个消息只觉得对方在跟他开玩笑。
没想到等他返回长春一看,这事是真的,除了他之外还有一个叫魏三的演员,也被选中了,俩人要一起搭档登台。
那一年,他和魏三协同主持人李咏,完成了小品《明日之星》。
从当初上不起学,到和平大剧院压轴,再到三拒赵本山,如今竟然还登上了春晚的舞台,孙小宝觉得这一生值了。
也明白了,更适合自己的,还是二人转的小舞台。
他已经体会过更大的舞台什么样了,也就不再挂念了。
不过春晚带给他的影响力是巨大的,有了登上春晚这层光环加持,找他演出的电视剧、商演都多了不少。
他还出演了吉林卫视的综艺节目《忽悠姐妹花》,他和刘刚反串一对姐妹,幽默风趣耍宝扮丑,节目收视率一路狂飙,成为了当时的人气节目。
可惜的是,随着电视台对于节目的限制越来越多,孙小宝觉得不利于一个完整作品的传递,观众也会视觉疲劳,最终这个节目收视率又落入了谷底。
做过主持人,做过电视剧,还登上过春晚,孙小宝更觉得二人转才是自己要坚守的小舞台。
当时的他已经有了一个儿子,每当提起儿子,他都会特别骄傲:“我儿子长得很可爱,还是我的疯狂粉丝,我所有的歌和戏他都会唱。”
家庭和二人转成了他最重要的存在。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清醒,只想守好自己一亩三分地的人,还是被迫接受了时代浪潮的洗礼。
事业一落千丈,直播间为钱认网红做干爹曾三拒赵本山,靠一己之力登上春晚的孙小宝,为什么现在听不到他的消息了?
随着短视频的兴起,我们用手机看到了形形色色的草根明星,看到了更精彩广阔的世界,但也让现实中一些依靠线下的人,少了存在感。
身边人都说孙小宝一家特别知足,不愿意落户更大的城市,就想在生养他的德惠居住,不在意名气,只想要产出好作品,有演出的时候就出门一趟,没有演出就在网上听听别人的作品,再钻研一下自己的。
可是这样的清醒独立,也有好有坏。
他不会运营,到头来还是那一亩三分地知道他的名气,可人也是会看厌的,也是需要点新鲜东西。
你如果不能引来源源不断的观众,你就要接受源源不断的观众被其他事物吸引走。
他曾拒绝的赵本山,收徒弟的脚步没停下,他让徒弟出去打江山,涉及到电影、电视剧、综艺等等各个圈子,他的徒弟出现在任何一个圈子里,都是给“赵家班”,给赵本山,乃至给二人转打广告。
这样才有源源不断的观众,通过各个渠道被引流到刘老根大舞台,让他们一直保持热度。
不得不说,孙小宝如今的事业比起从前,可以说是一落千丈。
在短视频的来势汹汹下,孙小宝也无奈做起了直播。
可惜他的名气更多的是在当地,如今的年轻人,已经很少记得他了,他也没有赵本山那样的地位,也没有更多精彩的作品产出。
即使是直播,他的人气还不如一个小网红。
他开始放下身段,和各类网红连线,给自己吸引点流量,甚至为了节目效果,还说要认比他年轻不少的网红利哥做干爹,只为给自己直播间引流点人。
虽然听起来是开玩笑,是在做节目效果,但也是让人难受,当初多风光的一个人,如今成了这样子。
听他在直播间的口述,他已经和金玲离婚了,他现在过得连取暖费都交不起,只能在前妻家呆着直播,金玲则带着孩子去三亚过冬了。
至于为什么会混成这样,除了新兴媒体将线下实体业的挤压,他不会营销造成的观众流失,还有就是他跨行的投资。
在不清楚其他行业的情况下,投了一大笔钱进去,最后血本无归,积蓄、车子房子都没了,还欠了一大笔钱。
为了孩子以后的生活,两口子也离婚了,好歹保下了前妻的一套房子,和她手里的一些积蓄,让孩子能够安稳上学。
看他还能住金玲的房子就知道,两口子没闹到不可开交的地步,只能说是生活让他们走的路不同了,追求也不同了。
如今的孙小宝,在直播间讲故事,卖惨,说自己曾积蓄多少亿,之后遭人陷害,还被人挑断手筋,在资源上打压他,所以才落得如此田地。
这些事咱们外人听听也就算了,毕竟他话说得太大,连金玲都忍不住出来“打假”:没有收入六十个亿,就几百万,别墅也是当初借钱买的,如今靠接商演每个月几万块钱过日子。
一番话,两种说法,信谁大家自己分辨吧。
其实孙小宝这一生也算是成功了,他上一辈只能温饱,到了他,好歹改善了一家的生活,至少他的儿子不用再愁上学交不起学费,学不了自己热爱的专业。
当机遇摆在孙小宝面前,他抓住了一部分,也甘愿流失了一部分,没人能说出来这是好是坏,可能我们为他惋惜,人家会觉得这样低调平淡的日子挺好。
虽然当初和他齐名的人,如今还活跃在电视机上,就连当初一起登上春晚的魏三,也成立了自己的“魏家班”,直播间有十万人次观看,对比起来好像有些凄惨,那也是孙小宝心甘情愿的选择。
只是遗憾,新媒体的兴起,确实让一部分不会营销,不懂网络的人,流失了观众,可能还有很多人,像孙小宝一样只能想别的法子,维持生计。
在这种时代的变更下,如何去让自己不脱离群众,让自己热爱的事业能够继续下去,这可能是许多人要思考的问题了。
孙小宝如今靠着讲故事,夸大事实来博取观众同情,给自己引流,是否又称得上是改变了初心,对现实的妥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