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微博热搜被一张聊天截图刷屏,一位大一干事@学生会主席被骂,明明只是一件小事,在一个叫袁显栋的部长眼里,似乎成为了天大的事(直接称呼主席为学长也变的大逆不道)
事实是这样吗?
截图反应的本质被人群无限放大,其实大家也就十八九岁的年纪,也都不失为有尊严的个体,却在一个同为学生的组织局限里,失去了不明世故的本心,不谙世事的性情。都忘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前提,不外乎彼此尊重而已。
记得豆瓣评论说:人生前二十多年吃亏就在于太过懂事,这亦是其做人最大的败笔。这个“懂事”,是懂别人的事,理解别人的苦处,容易被别人打动,甚至在自我和别人发生冲突时,顺从别人的意志,为别人牺牲自己。 然而,后知后觉才发现,跌撞了那么些年,竟不曾为自己做点什么,也不懂自己。
大概,现在的人灵魂的空虚都是来自这样吧。
因为灵魂的虚空,慢慢变得不再像自己,变得因世故而世故,渐渐迷失在欲望的角逐里,随欲而动,因欲而安。直到有一天被问及自己是个怎么样的人,这才恍然而悟,笨拙地解释,却不知从何说起。好似跟别人解释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真的很费力。
看了许多被条框局限的组织,许多要求过多的大学,在悟出许多道理的同时,心中也不禁涌上了不知名的情愫,我看向学校大门,心下一松。
很幸运,我在明德,很幸运,遇到了那些可爱的学长学姐。
记得初来明德,随处可见的小红帽为我们指引道路,帮我们提着行李满校园跑,帮我们办理每一个手续。烈日下的她们,却用最温暖的笑容带领着我们走进这个陌生的地方。
记得军训的时候,学长学姐们不畏惧酷暑,拿着摄影仪器陪我们军训,记录着我们的每一刻。甚至因为怕我们太热,不惜用航拍卷起风浪为我们带来短暂的阴凉。他们用辛勤的汗水,一步一个脚印陪我们走完13公里的拉练。没有抱怨,纵使汗水划过了双眼,也仅是一挥衣袖,展露笑颜。更是在一个个漫长而又枯燥的夜晚教我们练歌,陪我们每一刻。让我们在这陌生的城市得到些许的宽慰。
记得各个学生组织和社团纳新,学长学姐不辞疲倦的和我们每一个人耐心讲解。在我们颁发书籍的时候,帮我们将30多本书搬上七楼,那个纵使她们来学校这么久都未到过的七楼。这种不言而喻的温暖,缓慢而又炙热的流淌在我们心间。
记得去各个组织面试,他们从未因自己年长于我们而摆出架子,总是用温暖的笑容温暖的话语告诉我们,别紧张慢慢来。 甚至不惜半夜帮我们各处借衣服,指引我们做好每一件事。他们没有抱怨,而是用他们的笑容来迎接我们。
记得初来这里不习惯,特别的想家,学长学姐晚上的陪伴,教我们踉踉跄跄地成长,跌跌撞撞地坚强。
我们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陌生的校园慢慢成长,却是那么的幸运,遇到了你们。
那么多的感动,那么多的温暖,是无法用言语表达。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学长学姐谢谢你们。
遇见你们,真好。
在明德,真好。
✎
图文排版丨卿施佚
文字来源丨杨婉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