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
河北省儿童医院发布消息
近日接诊一位8岁女孩
确诊为肺炎支原体肺炎
▼
8月22日,河北省儿童医院公布了一个案例。8岁女孩小雨(化名)7天前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9.2℃,伴有干咳,当地诊所给予“阿莫西林、痰热清”等药物输液治疗,但效果不好,遂就诊于河北省儿童医院。
经检查,胸片显示右上肺炎。入院后诊断为肺炎支原体肺炎,经阿奇霉素抗感染及支气管镜治疗后,病情好转,现已出院。
往年高发于秋冬季的
肺炎支原体感染今年提前来袭
近两个月来
国内多家医院感染支原体肺炎的
患儿数量明显增加
↓
浙江:有医院上月接诊超500例
浙江宁波慈溪市人民医院,7月,单月儿科门急诊内支原体感染患儿就超过了500人次,有65例确诊支原体肺炎患儿住院,占当月住院总人数的33%左右,平均住院天数为7-10天。可以说,这两个月来,儿科病区满负荷运转,病床天天爆满。
3天前,9岁的小明开始出现干咳的症状,并伴有高烧,热度最高时超过了39℃。起初,也吃了一些退烧药、止咳药,但热度总是反反复复,一直压不下去。
肺部CT检查结果显示,小明右肺出现大片实变,血常规白细胞没有明显升高,CRP也基本正常,尽管支原体抗体及DNA结果未报告,但有着多年经验的吴栩主任判断,小明的情况是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重症肺炎可能,需要立即住院治疗。
经过一周左右的治疗,小明的情况一天比一天好转,咳嗽、发烧等症状已经消失。
常州:二院上月出院达250人
乐乐今年6岁,前段时间乐乐姐姐突然开始咳嗽发烧,并且一直不见好转,姐姐被确诊支原体肺炎住院后没多久,乐乐也开始出现相同的症状。
姐姐在家里挂了一个礼拜盐水不见好,就是一直发热,吃了美林也不见好,姐姐是星期六出院,乐乐是星期天住院。
最近,像乐乐这样的患儿不在少数。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主任万瑜介绍:门诊和收治入院的大部分呼吸道病人都是支原体肺炎,阳湖院区本身平时出院大概一百六七十个病人,上个月出院已经达到250个。
万瑜主任介绍,除了药物治疗外,还会根据胸部的影像检查,做气管镜检查和灌洗……医生提醒:在小范围内它会有一定的传染性,比如说像家庭成员、幼托机构、学校。
有不少家长表示
自己的娃也中招了
↓
唐山家长警惕!
开学在即,近期很多小朋友感染
一定要应注意预防
▼
什么是肺炎支原体?
肺炎支原体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一种致病生物。它通过黏附呼吸道上皮引起宿主细胞肿胀、坏死等,引起间质性肺炎,又称为支原体肺炎。
肺炎支原体感染者和病原携带者是传染源,肺炎支原体传染性强,潜伏期较长(1~3周),潜伏期内至症状缓解数周均有传染性。
支原体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好发于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儿童。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北方秋冬高发,南方夏秋高发。
肺炎支原体感染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较为剧烈的刺激性干咳,白天晚上都咳;发烧以低烧居多,少部分患儿高烧,持续高烧常预示病情重;可伴有头痛、流涕、咽痛、耳痛等。如果患儿持续高热、剧烈咳嗽、呼吸困难、精神差、进食困难甚至脱水,需尽快就医。
严重者还可能出现肺炎、肝炎、肾炎、心肌炎、脑膜炎等严重后果,治疗不及时可能致命。
医生提醒 :这件事千万不要做
支原体既不是细菌也不是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壁、高度多形性、大小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一种非典型微生物。
医生提醒:头孢、青霉素类抗炎药物对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效果不佳,儿童支原体肺炎治疗以大环内酯类药物为主,如阿奇霉素,总疗程在10到14天左右。
别将支原体肺炎当成普通的感冒或流感来治疗,孩子一旦确诊为肺炎支原体感染,千万不要擅自购买抗菌药,否则只会耽误病情。
另外,在呼吸道疾病高发期,除了要预防肺炎支原体外,也要特别留意合胞病毒、新冠病毒,早预防早介入。
为此,儿童医院呼吸科医生告诉大家这样分辨:
▶如果孩子惊咳得很厉害,同时他是学龄期和学龄前期儿童,患支原体可能性相对大。
▶合胞病毒也是很常见的病毒,小年龄多,两岁之内的多,如果孩子咳嗽伴随喘息,喘得厉害,患合胞病毒的几率较大。
▶儿童患新冠相对支原体和合胞病毒,症状相对较轻,大部分能自限。
如何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
肺炎支原体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染,现在还没有支原体肺炎疫苗,为此,预防感染要从增强体质、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起:
遵守呼吸道礼仪:日常咳嗽或打喷嚏时,应该用纸巾掩住口鼻,然后把用过的纸巾丢弃在带盖的垃圾桶里;如果没有纸巾,可用上袖或肘部遮挡后再咳嗽或打喷嚏,而不是用手遮挡。
做好手卫生:严格洗手,保持手卫生,经常用肥皂(洗手液)流水洗手。如果没有肥皂(洗手液)和水,可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擦拭双手。
保持空气流通:居家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开学过后
九、十月份是传染病感染高峰期
家长记得提醒孩子:
规律作息、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有症状及时到医院就诊
来源:河北省儿童医院、人民网科普、广州疾控i健康、中吴网、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钱江晚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