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18日,某公益热线官微发消息——【过节不值得买阿胶】阿胶在保健品中的段位一直很高,有种种功效的光环加持:补血、止血、养颜、安胎、抗疲劳、抗癌……不过,请透过现象看本质,阿胶只是“水煮驴皮”。驴皮的主要成分是胶原蛋白,这种蛋白缺乏人体必需的色氨酸,并不是一种好的蛋白质来源。
这消息一石激起千层浪。虽然官微很快就删除了此微博,但已被多个微博转发,并刷爆朋友圈。作为一名中药师,笔者与大家探讨一下“水煮驴皮”的真相!
01
“ 水煮驴皮”的真相
01
中药的来源非常广泛,主要有自然界的植物、动物和矿物及其加工品。但并不是自然界的植物、动物和矿物及其加工品都是中药,那什么才是中药?中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和使用的药物。
第一,没错,阿胶是驴皮的加工品,2015版《中国药典》记载:阿胶为马科动物驴Equus asinus L.的干燥皮或鲜皮经煎煮、浓缩制成的固体胶。
其实阿胶所用的原材料经历了多个历史时期:在唐代之前,有记载是用牛皮制作阿胶的;唐、宋时期,驴皮与牛皮二皮通用,且认为驴皮胶药用好于牛皮胶;在明代,则以驴皮为主;而清以后,则普遍认为以驴皮胶为正品;现代则分而述之,驴皮胶称为“阿胶”,牛皮胶称为“黄明胶”。
第二,“驴皮”要想成为“阿胶”,要经历复杂的制作过程,简单地讲,“将驴皮浸泡去毛,切块洗净,分次水煎,滤过,合并滤液,浓缩(可分别加入适量的黄酒、冰糖及豆油)至稠膏状,冷凝,切块,晾干,即得。”
但实际的制作过程远比文字描述复杂得多,至于有些人想在厨房像做“水煮鱼”一样,来个所谓的“水煮驴皮”,就试图弄出合格的阿胶,那是不科学的。
合格的阿胶是什么样子的呢?合格的阿胶“呈长方形块、方形块或丁状。棕色至黑褐色,有光泽。质硬而脆,断面光亮,碎片对光照视呈棕色半透明状。气微,味微甘。”
此外,阿胶是动物的加工品,制作过程比较复杂,而多数中药取材都相对简单,而且很多都是生活中常见的。但并不是说触手可及的,就不应该具有药用价值,中药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取材方便。如桑叶,是桑科植物桑的干燥叶,在初霜后采收,除去杂质,晒干即可,桑叶虽然简单、常见,但具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功效。在中药里,这种例子比比皆是。因此,笔者反问一下:阿胶来源于驴皮,有问题吗?
第三,“请透过现象看本质,阿胶只是‘水煮驴皮’”——这种什么都不过如此的论调,非常幼稚可笑!按此种论调,“请透过现象看本质,钻石只是碳原子”,“请透过现象看本质,氯化钠注射液只是淡盐水”……笔者认为,此微博措词非常不专业。
第四,“水煮”不仅仅是制作中药的方法,更是炮制和使用中药一大特色!
(1)炮制中药用“水煮”的方法,其目的是消除或降低中药的毒副作用、改变药性、增强疗效以及清洁药物,如制川乌、制草乌都要经过“水煮”环节
(2)再介绍一下大家不常见的“燀”法,就是将药物置于沸水中浸煮短暂时间,取出并分离种皮的方法,目的是在保存有效成分的前提下,除去非药用部分、分离不同药用部位,甚至还可以达到减毒增效的作用,如燀杏仁
(3)而中医使用中药用“水煮”的方法,最直接的就是汤剂了,汤剂是中医使用中药的主要方式,此就不举例赘述了
因此,请不要轻视“驴皮”!请不要轻视“水煮”!
2
阿胶的功效与应用
02
药典是国家药品的法典,是国家药品标准的组成部分,是国家药品标准体系的核心。《中国药典》记载:阿胶“补血滋阴,润燥,止血。”
当然,这些功效都需要在中医师的辨证下使用。
此微博认为“驴皮的主要成分是胶原蛋白,这种蛋白缺乏人体必需的色氨酸,并不是一种好的蛋白质来源”,大家都知道,蛋白质是以氨基酸为基本单位构成的生物大分子,但阿胶仅仅是补充人体必需氨基酸,进而补充蛋白质那么简单吗?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以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的药品就可以完全替代阿胶了吧!?事实并非如此!阿胶在中医临床中应用广泛,常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肌痿无力,心烦不眠,虚风内动,肺燥咳嗽,劳嗽咯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妊娠胎漏等。因此,药师认为,阿胶的功用经得起临床的检验。
此外,此微博对中药的功效与应用概念不清而混为一谈,还将现代药理的一些成果也混入中药功效里,贻笑大方了。
至此,大家该明白“水煮驴皮”的是咋回事,中药阿胶药用价值并不是本文开头某公益热线官微发消息——【过节不值得买阿胶】阿胶只是“水煮驴皮”。
知识延伸:
- “中药滋补三宝”之一阿胶 ,养血补血药膳大揭秘!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S]一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189.
2.张廷模,彭成主编.中华临床中药学[M](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1204-1209.
3.龚千锋,袁小平,钟凌云主编.中药材炮制加工方法图解[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20-127.
作者:广东药学会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华成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