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政治家卢拉
作者:陈家瑛(华语智库高级研究员、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
来源:华语智库公众号
他出身工人,没有文凭,但经过不屈不挠的4次竞选、十几年锲而不舍的奋斗,终于当上南美大国巴西的总统,而且成功连任两届并被民众誉为史上最好总统;
他因贪腐罪被判监禁12年,但经过长达6年的司法斗争,在有关判决被取消后,绝处逢生得以恢复政治权利;
“复活”之后,他又披挂上阵竞选总统,在他所经历的“最艰难选举中”打败“最难对付的政敌”,77岁时第三次当选;
他遭受过癌症的打击和磨难,但最终迎来战胜病魔的喜悦;
他忍受过两次失去爱妻的悲伤,但晚年也收获了夕阳恋的幸福;
他,就是传奇政治家卢拉。
起起落落从政路
2021年4月,经过长达6年的司法斗争,卢拉终于等到这一天:联邦最高法院撤销了对他的判决,他得以恢复政治权利。他说:“我非常开心,我将此比作复活。我要重返政治博弈,我想赢,因为我有把握能改善巴西人民的生活。”
卢拉政治生涯曾多次几乎面临“死亡”。1982年他初出茅庐就尝败绩,竞选圣保罗州长得票仅居第四。他想退出政治,很多同事朋友挽留,他都无动于衷。据新近出版的《卢拉传记》一书披露,后来只是在古巴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的亲自劝说下他才罢念,选择继续。
1998年,在接连三次竞选总统失败后,他离群索居,连续数周将自己关在一个朋友的乡间住所闭门不出。他已厌倦政治争斗,当时得到妻子玛丽萨的支持,要脱离政治。后来当劳工党领导层明白卢拉的话当真后,很多人开始轮流劝说他改变主意。卢拉终于被感动,答应再次出山。
重新振作起来的卢拉在4年后第4次竞选总统以历史最高票风光当选,这位从穷乡僻壤走出来的工人运动领袖终于圆梦,佩戴上总统绶带。第一个任期结束后又于2016年成功竞选连任。2011年初以超过80%的民意支持率风光卸任。
彼时,卢拉的政治生涯达到巅峰。
2018年卢拉打算第5次竞选总统。4月,正当其在总统竞选民意调查中风头正劲之时,因被二审法院判决在巴西石油公司腐败案中犯有贪腐和洗钱罪被捕入狱,被剥夺了竞选的权利。他的政治生命似乎到此终结。
此时,卢拉的政治人生跌入低估。
然而,在他服刑580天后,由于联邦最高法院裁定二审被判有罪后即入狱不符合宪法,卢拉2019年11月出狱。在他重获自由之后,当时熟悉他的人几乎没有疑问:他会重返政坛。
2021年4月最高法院裁定撤销对卢拉的判决,卢拉因此得以恢复政治权利。他走向重生之路。当时,尽管他尚未宣布参选,但几乎所有民意调查都表明,他始终领跑总统竞选投票意向调查,一直到10月30日以打破其自己所创造的历史最高票记录第三次当选总统。
卢拉的起落与劳工党的兴衰大致吻合。根据著名民意机构Datafolha的调查,劳工党自1999年起就是巴西人所偏爱的政党。喜欢劳工党的巴西人2012年曾经达到31%。自那以后,便开始走下坡路。2015年仅有9%的巴西人对劳工党有好感。而到了2021年底,这个比例就回升至28%,达到2013年以来最高比例。排在第二位的是社民党和巴西民主运动,各自所占比例仅为2%。
与此同时,自2013年起,劳工党政治厄运接踵而至。巴油腐败案的调查和大规模反政府抗议的蔓延以及罗塞夫总统被弹劾使其连遭重创。2016年市政选举中,劳工党当选市长数量骤减60%。2018年,劳工党因卢拉被捕而陷入最糟糕处境。代替卢拉竞选的阿达败给极右翼候选人博索纳罗,巴西政治右转,劳工党跌入低谷,直到2021年迎来转折。
卢拉在一次谈话中说:“如果我接受一些朋友的建议在被捕之前流亡海外的话,那么,无论是我的政治生涯还是劳工党的事业都将告终”。这话不仅道明当时他坚决否认贪腐之后还是选择向警方自首的缘由,而且表明卢拉与劳工党已经形成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
劳工党执政期间发生两大腐败丑闻,先是以按月提供贿金方式换取盟党议员支持劳工党2006年竞选的“月费案”,二是利用外包工程收受贿赂并将贿款作为政治献金输送执政党的巴油腐败案。后者直接导致卢拉被捕。尽管对卢拉的判决最终撤销,但这些腐败丑闻至今仍成为一部分选民反对卢拉和劳工党的理由。
通权达变知进退
今年5月,卢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当然不会搞在时空中静止的政治。我所从事的政治同我所经历的阶段与时俱进。现在,我正在同参与了弹劾罗塞夫的人进行商谈,因为,如果我不与他们谈,就不是搞政治,与议会、与政党的关系就不可能取得进展。”
劳工党温和化在卢拉2002年竞选时就表现得很突出。卢拉针对选民求变但怕乱的心理,提出“和平与爱心”的竞选口号重塑形象,同时主动调整主张和政策,不再坚持延期偿债、反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诉求,从激进左派变成既求变又求稳的务实左派。当选后,卢拉与右翼政党结盟,并承诺实施负责任的经济政策。随后,劳工党依靠广泛的执政联盟,包括得到称为中间党派阵营的右翼政党支持,得以执政长达13年多。
研究劳工党的学者认为,这种温和化在劳工党历史上曾经历过比人们想象更多的反复。劳工党下野和卢拉被捕后,劳工党在恶劣的环境下变得更加激进。2018年大选中处境孤立,竞选活动也显得势单力薄。
而在2021年卢拉决定再次参加总统竞选后,他深知他将迎战一个难以对付的敌手,与博索纳罗的对决将是他经历过的最艰难的竞选。审时度势的卢拉开始再次变得温和化,提出建立反对博索纳罗连任的统一阵线。选择阿尔克明为副总统候选人表明劳工党新的转折,从2018年面向左派基础的比较孤单的竞选到今年与保守阵营,包括在2016年曾经支持弹劾罗塞夫的势力在内的广泛联盟。此举反映了卢拉吸引保守派阶层和经济精英支持的决心,也表明他已经在思考当选后建立必要的执政联盟。南里奥格朗德联邦大学教授、政治学家恩里克·卡斯特罗说,卢拉选择阿尔克明的最大利益是降低保守阶层对其竞选总统的排斥率。
卢拉与经济精英的接近一开始在后台进行,他同企业家和金融市场的代表举行了一系列会晤。而在公开场合,卢拉依然保持对精英和银行家的批评。分析家认为,这种策略旨在与保守阶层结盟的同时依然维持更激进党员的斗志。尽管卢拉在劳工党内拥有“通神般”的影响力,但其接近保守派和经济精英的举动还是引起党内一些激进势力的失望。
美国历史学家约翰·D·佛伦奇在其撰写的卢拉传记中阐释为何工会经历成为卢拉风格的支柱。他的观点是,卢拉作为在军政府高压下成长起来的工会领袖,他是在必须向敌手打开对话之门的紧张环境下锻造出来的。专栏作家巴罗斯说,“同右翼将军们谈判过罢工的卢拉把阿尔克明当作伙伴那就再简单不过了”。
在竞选中就有学者评论说,如果博索纳罗败选并离开总统府,那么善于通权达变的劳工党将是唯一有条件领导一个新的执政联盟并重整巴西的大党。
圆通练达结人缘
2016年,一位在巴西利亚政治圈游走自如的参议员提到卢拉时这样说:卢拉甚至可能不喜欢你,但你与他会晤后一定会觉得他是你的好朋友,“卢拉的魅力正在于此”。对于此,有人说卢拉处事待人灵活老练,也有人说他搞“狡黠”政治。
自脱颖而出为工人领袖起,卢拉的沟通能力、演说风格和谈判精神就被公认为是巴西政界翘楚。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的谈话艺术源自家庭。他母亲性格中最受他崇拜的正是这种善解人意、善于沟通的特点,从邻里孩童游戏到工人运动生涯直至政治战场博弈,卢拉从来都是一个出色的调停者。
70年代末卢拉领导了圣保罗工人在1964年军人政变后的第一次大罢工。有一天,他了解到圣保罗工业联合会的领导人到陆军司令那里去告汽车工人工会的状,他当即给这位将军挂电话约见,经过三个小时的谈话,终于让军方充分了解了工人的立场。
卢拉1980年创建了劳工党。随着该党的壮大,利益和诉求盘根错节,党内派别林立、主张各异,对形势的判断常有争执,党的决议、决定都须经反复沟通、协调、谈判而成。卢拉在党内享有崇高威望,但有时为争取全党统一意志,也需要作出妥协。劳工党之所以能以组织健全纪律严明著称,卢拉功不可没。
在决定再次竞选总统之后,2021年12月初卢拉首次亮相由右派一直霸屏的社交视频网站,在Podpah平台的一次访谈节目引起巨大反响,在一天之内的提及量多达31万次。有专家评论说,卢拉“表现很轻松,语言诙谐易懂,同时能触动巴西人感受很深的话题”,善于运用与遭受经济危机痛苦的阶层沟通情感的话语,在弱势群体中引起共鸣。
卢拉曾自诩,他将作为最善沟通、最能对话的总统载入巴西历史。很多政界人士包括政敌都承认此话不虚。他战胜严重挑战、克服执政障碍的最大法宝之一正是这种对话、协调、谈判能力。
正因此,在患喉癌后治疗期间,他曾说:“我担心自己不能再开口说话甚于担心死亡。对我来说,失去声音就意味着死亡。”不过,卢拉也坦承,他仍然感到恐惧和胆怯,希望能够活下去。
2019年11月8日傍晚,在他走出关押他的监狱与狱警告别时说道:“我从这里出去没有带着仇恨。”后来,在被问及如何看待580天被监禁的生活时,卢拉曾表示,“如果你在内心深处感到仇恨,如果你想要的只是报复,就不可能成为一名好总统”。
2022年5月31日,一家出版社发行一本题为《亲爱的卢拉》的书信集,该书收入卢拉在其580天牢狱羁押期间所收到的46封来信。此书由历史学家莫德·施里奥从支持者寄给卢拉的来信中辑选而成。据卢拉说,监押期间他与支持者的通信共有近600封。也就是说,差不多平均每天他就收到或发出一封信。
在卢拉出狱和宣布竞选总统之后,巴西出版界以卢拉和劳工党为主题扎堆出书。《卢拉传(第一卷)》于2021年11月面世,作者为传记作家费尔南多·莫拉伊斯。该书一经发行便成为畅销书。该书叙述了卢拉的经历,剖析了劳工党之所以能在不长的时间内就变成拉美和世界主要左派政党之一的原因,阐释卢拉和劳工党在拉美左派现代史上的影响。
著名专栏作家塞尔索·罗莎·巴罗斯所著新书《劳工党,一部历史》于10月发行。该书分析了卢拉及劳工党对巴西政治史的影响。为写此书,作者采访了60多人,收入了该党除卢拉之外的其他重要领导人以及劳工党在左派和右派中的对手的访谈,其中包括前总统费尔南多·卡多佐。
身陷囹圄夕阳恋
在出狱前几个月,卢拉首次向前来探访的故友透露他正在热恋,当时两人在网上交流中已难掩相互爱慕之意。后来在接受采访时说,他正在像20岁的年轻人一样堕入爱河,“她简直就是我的初恋情人”。
她名为罗桑婕拉·席尔瓦,但人们更多以昵称冉娅称呼她。8月27日过了生日,今年满56岁,比10月满77岁的卢拉年轻21岁。她先后就读于帕拉纳联邦大学社会学本科和历史学研究生课程,同时还是社会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工商管理硕士。专业领域是企业社会责任,一直在能源部门工作。后期在伊泰普水电站供职,曾任伊泰普可持续发展项目协调人。在那儿工作16年后退休。
冉娅是劳工党的老党员,1983年17岁时加入。她习惯自称是“持证劳工党党员”。她与卢拉相识于20多年前,但接触不多。两人的交往始于2017年12月,那年年初卢拉的二婚妻子玛丽莎因病去世。冉娅退休后居住在库里蒂巴。
卢拉被捕后关押在库里蒂巴联邦警察局监狱。2018年6月巴西情人节那天,冉娅第一次探望卢拉,两人一起度过难忘时刻。卢拉后来说,她几乎天天都去监狱,“每天晚上都给我送饭,还把我换下的衣服拿回家去洗”。
卢拉被释放那天,她来接他出狱。卢拉在向支持者发表演说时,正式介绍了这位女朋友。顿时,冉娅为世人所知。2022年5月18日两人举行了婚礼。当时卢拉说,“我决定再婚,因为我相信巴西有希望。”
卢拉第一个妻子玛丽娅是一名普通纺织女工,1971年第一次怀孕临盆时因乡间医院的医生误诊,母子不幸双亡。
4年后卢拉与同是工人出身的劳工党老党员玛丽萨·莱蒂西娅一见钟情并喜结连理。玛丽莎既是贤妻良母,又是卢拉志同道合的战友。婚后几十年,她成为卢拉“心理和情感的依托”,丈夫政治生涯中每次经历坎坷都得到她的鼓励和支持。2016年卢拉夫妇遭到多项贪腐指控,两人坚称无罪。次年2月,玛丽莎因患脑出血在圣保罗一家医院去世,享年66岁。
冉娅的性格和与玛丽莎不同。玛丽莎为人谨慎,与卢拉结婚后始终在丈夫背后给他最大的支持和帮助,扮演第一夫人角色也很低调。而冉娅很有个性,很早就是劳工党活跃党员,也是女权主义者。她积极参加卢拉的竞选活动,出席竞选团队的战略会议,还坚持与卢拉一起参加在所有城市的竞选集会。曾组织卢拉与文艺明星和网红聚会,召集著名艺术家参演为卢拉助选的音乐视频专辑。一次在一个视频节目中,卢拉说,冉娅有一个很好使的政治头脑。
冉娅对卢拉的影响已经显现。在卢拉选择保守派阿尔克明做副总统候选人这一重大事件中,冉娅一直密切跟进。在两人长达数月的会谈期间,劳工党内对此有抵制,作为熟知党内政情的老党员,冉娅提醒卢拉应以安抚激进派别的言论来予以平衡。卢拉言听计从,于是升高抨击博索纳罗的调门,并提出修订新劳工法的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