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是24节气的第一个节气,寓意着春季的开始。
春季是一年的第一个季节,所以立春也象征着新一年的开始。
所以在古代,立春节气很重要,也曾被古人作为新年的第一天。
因为农历历法推算的问题,有时一年中出现2个立春,或者全年无春的情况。
2023年的立春有两个,而且是“晚立春、闭眼春,双春打五九尾”,这是什么意思呢?又有哪些预兆呢?下面,我们就来好好说一说!
1. 2023年有几个立春日
2023年有两个立春,在2023年2月4日,农历二〇二三年正月十四;2024年02月04日,农历二〇二三年腊月廿五。
有时一年中会出现2个立春,有时一年里没有立春,前者叫做双春年,后者叫做无春年、寡妇年。这种情况其实和农历历法有关系。
农历一年和阳历一年的时间会相差10~11天,而为了能让农历节气和季节对应上,就出现了闰月。
每19年会有7个闰月,所以每19年里会有7个无春年、7个双春年,以及5个单立春。当一年中有闰月的话,就会出现双春年。
2. 2023年立春是农历哪一天
2023年立春是在农历正月十四,公历2月4日,星期六;具体进入立春的时间是10:42:21。“立”是开始的意思,所以立春表示春季的开始。
不过这时气温还是偏低的,在气象学上还没有达到入春的标准,而且这个时候还要小心倒春寒。
立春节气有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
3. 立春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立春和立夏、立秋、立冬都表示一年四季的更替,“立”有“开始”的意思,立春寓意春天的开始,同时也是一年中万物轮回的开始。
“一年之计在于春”,立春一到,白昼变长,天气开始回暖,农民要开始计划全年农业生产安排了。
4. 晚立春、早立春
老话说:“立春要早,立秋应晚”,立春的早晚关系着人们进行农耕生产的早晚。对于早立春,还是晚立春,在民间有两种区分方法:
1)以交节的时间来区分
中午12点以前交节为早立春,中午12点以后则为晚立春。
2)以农历时间早晚来区分
立春节气出现在上半月为早立春,出现在下半月则为晚立春。
5. 睁眼春、闭眼春
0点~中午12点内交节,则为睁眼春;中午12点~24点交节,则为闭眼春。
注意,睁眼春和闭眼春的区分,并不是以白天或黑夜来确定,而是古人按照阴阳学说来确定的。
2023年是农历的癸卯年,因为闰月的关系,该年共有两个立春节气。
综上,按照前面的所说的判断方法来看,2023年的两个立春节气都是“晚立春、闭眼春”。(注:2023年的正月是小月,故正月十四属于下半月。)
6. 双春打五九尾
旧时,每逢“立春”这天,人们会举行“打春”仪式,用“杀威棒”或用鞭子鞭挞用泥土或稻草、竹篾扎制成的耕牛,意喻鞭策老牛早点下田,暗含“催耕”之意,所以,立春又被称为“打春”。
俗话说:“春打五九尾,春打六九头”。从冬至开始,每九天为一九,冬至到立春之间有3个节气,每个节气约为15天,总共有45天或46天。
所以每年的农历立春日期虽然有所不同,但不是打在五九尾上,就是打在六九头上。
2023年的冬至节气恰好在12月22日,依次类推,第二个立春节气刚好打在五九尾上,所以,2023年就是“双春打五九尾”,寓意吉祥如意!
最后,我们推荐一些跟“节气”相关的图书,可以让孩子从小了解这些自然的密码。
01
《宋英杰叔叔讲节气》全4册
孩子们应该知道的节气知识,都在这套书里。
《宋英杰叔叔讲节气》(全4册)
出版品牌:耕雲文化
出版社:广东海燕电子音像出版社
装帧:裸脊平装
这套书是宋老师特意为8岁+孩子写下的节气书,带领孩子穿越时间和空间,让孩子从二十四节气认识世界、亲近世界,了解世界的内在规律。
《宋英杰叔叔讲节气》内外封
提到惊蛰,人们自然会想到谚语“春雷惊百虫“,但它是在说隆隆的雷声惊醒了蛰伏冬眠的小动物吗?
《宋英杰叔叔讲节气》内文插图动画
实际上,惊蛰的本意和雷并没有关系。一年的初雷通常会在清明才会出现,而且冬眠的动物是听不到雷声的,更不要说被雷声吵醒。这是一个根深蒂固的文化误解。
唤醒蛰伏动物的是渐暖的温度,是普照大地的阳光,“阳气初惊蛰,韶光大地周。”
《宋英杰叔叔讲节气》内文插图
小朋友们在阅读中既了解到节气的现象,更能了解现象背后的科学,在不知不觉中构建起自己的知识体系。
除了过硬的科学素养,宋老师对诗词文化、传统美学等也都有深入研究,用诗词描述节气,用节气解读诗词。
例如在描述节气“雨水”的三候,引用了诗句:“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让孩子知道春天要看近处的细节,春,或许是草之新绿,或许是自家门口的枝头。
二十四节气的习俗是古人丰富有趣的日常,用鲜活、直观甚至可以品尝的方式告诉大家时节,传递着中国人以节气为时序的生活。
书里描述的立春习俗“鞭春牛”,其目的是催促和提醒大家备耕。在农耕社会,人们以天为食,天时对一年的收成太重要了。
因此,人们通过盛大的仪式祝祷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宋英杰叔叔讲节气》内文插图·2022年春牛春神图
在鞭春牛仪式上,通常由一位官员装扮成春神句芒的形象,用彩杖或鞭子击打土牛,围观百姓则用五谷抛打。
土牛被打碎后,大家一拥而上争抢它的碎片,哪怕是抢回家一块土疙瘩也好,据说抢到的人可以沾上好运气。
这套书为每个节气都量身定制了“节气观察笔记“,24篇节气观察笔记,72个互动,将节气知识与自然观察、生活体验紧密结合。
《宋英杰叔叔讲节气》节气观察笔记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完成这个笔记,尝试在大自然中发现规律,找到共性、提炼情景、提供旁证。
这套书里还有200余幅精美的手绘彩图,由新锐大奖插画师精心绘制,画面在科学、准确的基础上,给孩子以高标准的审美启蒙。
《宋英
杰叔叔
讲节气》内页插图
《宋英杰叔叔讲节气》(全4册)
02
《崔玉涛:藏在24节气里的96个健康细节》
养育这件事也与24节气密不可分。自然界的变化不可避免地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影响。
不同季节,我们会遇到不同的健康问题,即使同样的问题,在不同的季节出现,也会有不同的应对方法。
所以,我们要顺应自然规律,将医学科学、营养心理、运动保健融为一体才能保持健康、防控疾病。
这本书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医学完美结合,崔玉涛大夫还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出家长最应该记住的96个知识点,每个季节关注孩子最常出现的4个问题,言简意赅的传达关键知识点!
半图小开本,是宝爸宝妈、爷爷奶奶的轻松阅读佳品!
本书以中华传统的24节气为时间轴,结合当前家庭养育状况、儿童发育特性,从疾病防控、营养保障、运动保健、心理引导四大方面给广大家长和儿童相关工作者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指导。
不仅促进儿童健康,也能减少养育焦虑,更能在尽可能减少用药的情况下促进儿童身心健康。
(点击图片可查看大图)
崔玉涛医生说:
“其实,按医学逻辑写对我来说更简单,但并不适用于家长。
就像我给孩子看病时,和家长交流,用的也是他们能听得懂的非专业术语,这就是家长需要的。
用他们听得懂的语言,教给他们容易实施的方法,真正帮他们减轻养育焦虑,让养育生活变得轻松。”
有的家长说,孩子健康的书我有不少,但孩子身体出现问题时,自己没有专业能力快速找到并把其中的要点梳理清楚。
《崔玉涛:藏在24节气里的96个健康细节》收录的96个知识点,是崔医生在多年的临床行医和与家长的反复沟通中,总结出来的与养育生活密切相关的、家长最应该记住的知识点,也是反复出现、问得比较多的问题,希望给更多家长提示。
(部分目录,点击可放大看)
《崔玉涛:藏在24节气里的96个健康细节》把这些要点给家长们摘出来,一个节气几个知识点,家长们先记住这些知识点,然后有时间再去了解更深的内容,养育就能变得更轻松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