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蚜虫的发生与防治
一、蚜虫的认识
属同翅目芽科。我国棉花上发现5种蚜虫,即棉蚜、棉长管蚜、苜蓿蚜、拐枣蚜、 和菜豆根蚜,以上四种蚜在新疆都有发生。
二、棉蚜——病症
棉蚜以刺吸口器在棉叶背面和嫩头部分吸食汁液,使棉叶畸形生长,向背面卷缩,植株的生理代谢受到破坏。
幼苗期危害的棉蚜称为苗蚜,严重为害时使棉苗不能继续发育甚至死亡,
一般为害推迟棉苗发育,使果枝和棉蕾形成较晚,造成晚熟减产。
三、棉蚜——发生规律
棉蚜的繁殖能力很强,每年约发生20代左右;时间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有翅蚜迁入棉田时,它的着落地点受风向和地形等影响,形成不均匀分布,因此,初期芽害呈点片发生。
苗蚜适宜繁殖温度16℃ -24℃ ,过高则抑制其繁殖。当平均温度达到27℃ 以上时,苗蚜种群显著减退。经过一定时间的较高温度,残存的零星棉蚜产出黄绿色和和红黑色、体形较小、在触角等形态上与苗蚜不完相同的后代,这就是伏蚜。它在偏高温度下可以正常发育繁殖。但是当温度升高到28℃ 以上,相对湿度大于75%时,伏蚜的繁殖受阻,数量下降。
四、蚜虫——防治方法
(一)生物防治
1、铲除杂草。4月间铲除田边地头杂草降低虫源基数;
(二)种子处理
选用70%高巧或快胜或10%吡丹等种子处理剂进行棉种包衣。
(三)药剂防治
可使用农丰宝+艾格、红旗王+艾格、安万达+艾格防治,尽量两种以上的药剂复配效果更好。
用药的原则:
1、消灭埂边及棉田内的杂草;
2、喷药时,连同杂草一同喷施;
3、点片防、点片治;
4、用不同有效成分的药剂混合使用。最好使用触杀性和内吸性的药剂,速效性和持效性的药剂混合使用;
5、同一种药剂最多使用2次避免产生抗性。啶虫眯防效较好,不易产生抗性;吡虫啉对棉蚜已有抗性;
6、保护天敌。用药时选用选择性药剂,一定要注意保护天敌,尤其注意在5月30日以后;
7、注意复配内吸药剂。对于后期的蚜虫,要注意选择具有内吸性的药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