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
清华大学官方发布消息
该校校友朱令去世
朱令在1995年
被确诊为剧毒物“铊中毒”
随后警方曾立案调查
但至今无果
“铊”究竟是什么?
为什么中毒后
我们会难以察觉?
01
铊是什么?
铊[ tā ],是地壳中自然产生的一种元素,主要以单价元素的形式存在。在海水、局部强氧化的淡水和土壤中,主要以三价氧化物存在。
铊一般存在于土壤中,酸性条件下易溶于水,在溶解状态下一价铊较稳定,而三价铊可以氧化物或氢氧化物的形式沉淀从水中析出。
通过熔炼金属矿石、采矿、水泥生产和以煤炭为主的矿物燃烧,铊可被释放到生活环境中。
铊常和某些金属共生,高温熔炼时,铊的蒸汽有引起中毒的可能。
02
我们生活中能接触到吗?
铊属于被国家严格管制的化学物质,人们在生活中一般接触不到,化学商店中也买不到。不过,铊中毒的事件并不少见。2022年2月有媒体报道,福建福州1岁女童不明原因“铊中毒”。
铊能形成很多化合物,如碳酸铊、硫酸铊、硝酸铊、碘化铊等,前三种盐类的水溶性很好,无异味、无色、剧毒,曾用来当作杀鼠药及脱毛剂,许多国家现在已限制或禁止使用,但一些发展中国家仍在使用。这种用途的铊可直接污染环境,人体也可能因接触铊而受到伤害;后一种化合物在工业上有一些特殊光学特性,也存在有接触和使用的机会。
湖南常德发现与雄黄共生的斜硫砷汞铊矿
图源:mindat.org
北京协和医学院比较医学中心副研究员杨师2022年在科普中国刊文介绍,在我国铊中毒的途径已有如下四类:
一是因采集和加工含有铊的矿(汞矿),在含铊的矿渣上面覆土造地种菜。遇干旱年景,地下水透过矿渣层被卷心菜类根系较长的蔬菜大量吸收,人们吃了大量含铊的蔬菜引起铊中毒而造成局限性地方病(此前贵州有类似案例)。
二是在高温加工铊盐的生产环境中,在毫无防护设备的条件下徒手作业,大量吸入含铊蒸汽(此前湖南株洲、北京有类似案例)。
《株冶科技》曾报道,湖南株洲冶炼厂于1978年9月,一位铊生产车间工人因焊接铊萃取液搅拌叶轮时未戴口罩,造成了急性吸入性铊中毒。自感咽部烧灼,胸痛、胸闷、口渴、恶心、时而呕吐,而后又出现畏寒,全身肌肉痛等。
三是将铊盐当作食盐误服(此前江西有类似案例)。
四是作为可能谋害他人的手段。
03
如何判断是铊中毒了?
铊中毒者,通常病史隐匿,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病情变化迅速。
铊中毒的临床表现主要是胃肠道症状、周围神经症状、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精神症状、运动无力及心脏、肝脏、肾脏损伤等,均为非特异性表现,中毒症状并不典型,常被误诊为常见病、多发病。
临床表现与中毒剂量、年龄、基础疾病、进入体内的方式、免疫功能等有关。
胃肠道症状、周围神经病及脱发是公认的急性铊中毒的典型三联征。其中,特征性脱发是诊断铊中毒的重要线索,神经系统损伤是最主要的临床症状。
血、尿中铊含量明显增高是诊断急性铊中毒的“金指标”。人体内铊主要通过粪便和尿液排泄,由于尿液取样更为便利、有效,尿铊一定程度上可反映体内铊负荷,且尿铊较血铊持续时间更长。
如有可疑铊接触史,存在胃肠道症状、周围神经病及脱发三联征,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类似疾病可初步诊断,结合血、尿铊增高可明确诊断。
铊中毒的作用机制复杂,有多种学说,科学共同体未达到共识,至今尚未阐明。
04
生活中如何预防铊中毒?
1
避免接触铊
普通人群生活中接触铊的机会比较少,但在一些生产一线的工人,在接触铊时,需要戴好口罩、手套等防护工具。
2
避免铊污染
在一些矿区种植食用蔬菜注意有害物质的富集。
3
避免误食铊
生活中误把铊盐当做食盐误服的案例也有,因此如果生活工作中有接触铊盐,不要乱放、混放,更不要食用非国家专卖的食盐。
4
提高警惕心
提高警惕,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以上内容繁多
大家可能记不住
没关系
这里有总结好的重点
快来查收↓↓
虽然我们在日常生活中
非常少机会接触到铊
但你不知道
它会以什么样的形式
什么时候出现在我们身边
所以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
一定要多注意
转载自|广东科普
奉贤科技
更多精彩内容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