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援引伊朗“Khabar”在线新闻网的报道,伊朗法尔斯通讯社引述一位消息人士的话称,安全机构现已确定前总统易卜拉欣·莱希直升机坠毁的原因,其中包括恶劣的天气条件和飞机超载等因素。今年5月,63岁的莱希、伊朗外长以及其他多名高级官员和机组人员在这起直升机坠毁事故中不幸身亡,遗体最终在伊朗东阿塞拜疆省一处弥漫大雾的山区中被发现。伊朗军方随后指示成立一个委员会,对坠机原因进行调查。
自从三个月前伊朗总统莱希不幸遇难以来,伊朗国内围绕这一事件的各种猜测和传言不断。近日,一位伊朗安全部门的官员在接受官方媒体采访时对事件的经过进行了详细解释,初步缓解了外界的诸多猜疑,并指出这次事件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导致的意外,包括自然灾害和人为因素。
首先,从地理位置来看,事件发生在伊朗东北部,靠近阿塞拜疆边境的山区。考虑到伊朗与以色列在中东地区长期存在的对抗关系,这一地理位置自然容易引发人们对以色列可能卷入其中的联想。此外,莱希作为改革派的核心人物,他的去世对国内保守派的影响也非常显著。
根据伊朗权威媒体法尔斯通讯社的报道,安全部门相关人士指出,恶劣天气和超载是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事发前一天,气象部门已发布了恶劣天气预警,并建议直升机队在下午一点之前完成飞行任务。然而,由于行程安排的过于紧凑,莱希所乘专机直到下午才起飞,进入了浓雾弥漫的天空。可以想象,在这样低能见度的云层中,直升机艰难飞行,而机舱内则超出了安全规定的乘客人数,危险情势如同一颗随时可能引爆的定时炸弹。
调查显示,直升机的乘载人数已超出安全规定。超载不仅加重了飞行器的负担,还削弱了其在恶劣天气条件下的操控能力。这一人为因素与恶劣天气的结合,最终导致了这场事故。然而,调查组的工作并未因此停滞。为排除其他可能性,他们对事故直升机进行了全面的检查。结果显示,该直升机未配备 GPS 系统,其操作系统仍为传统的机械式。这一发现有效排除了外界关于黑客入侵或电子干扰的猜测。
航空安全专家哈桑・莫赫塔里在接受《德黑兰时报》采访时指出:“超载会显著影响直升机的性能,特别是在恶劣天气条件下。它会降低直升机的爬升能力,使飞行员更难以应对突发情况。”由于超载,直升机无法达到足够的高度。在能见度极低的情况下,飞行员失去了方向感,最终导致直升机撞山。
莱希总统的座机,一架贝尔-212直升机,理论上应是一种安全可靠的空中交通工具。然而,这架直升机的背后,是伊朗在长期制裁背景下的复杂历史。尽管贝尔-212在美国广受欢迎,但在伊朗却面临严峻挑战。美国的长期制裁使得伊朗无法从国际市场获取所需的零部件和技术支持,进而导致这架直升机在维护和技术更新方面遭遇了诸多困难。为应对这一局面,伊朗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不得不发挥自身的智慧与努力,对这些陈旧的设备进行改造和升级。
法尔斯社的报道指出,该直升机并未配备GPS,且其操作系统为机械式,因此不存在黑客入侵和电子干扰的风险。此外,机上未检测到任何化学毒剂,关于有人下毒的猜测也被排除。在事故发生后,调查人员排查了3万名相关人员,但未发现任何可疑人员。由此,电子干扰、下毒和人为因素均被排除。此前有传言称以色列可能是幕后黑手,但法尔斯社援引一位安全部门人士的话澄清,“完全可以确定这是一场意外”,从而排除了以色列的嫌疑。
尽管初步线索显示这起事故可能是天意人祸的结果,但鉴于案情的严重性和牵涉高层,伊朗各方仍需深入调查各种潜在因素,以期达成一个令公众信服的结论。我们必须保持审慎态度,对任何说法都不轻信,同时也不随意揣测,唯有事实方能确证。总之,此案件仍有许多待解疑点,需进一步研究。希望各方能对此事件进行更深入、公正的讨论,并保持警惕,关注最新进展,以求揭示事件真相。
总体而言,这起事故再次强调了在军事领域内,安全始终应被视为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事故调查的结果无疑将对全球军事航空安全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不仅为相关国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也为国际社会在军事装备管理和安全文化建设方面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我们期待各国军方能够从这一事件中汲取教训,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并在推动军事现代化进程中,不断完善安全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