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红色文化,不仅仅是一段历史
更是一种精神传承
参与红色研学活动
就是一场心灵的洗礼
一次对历史的致敬
从今天开始,“欢乐芜湖”新媒体矩阵陆续推出“经典记忆·芜湖红色之旅”系列宣传,为游客群众尤其是学生朋友们推荐芜湖红色研学旅游线路指引。
路线1:灯火前行之旅
皖江中学堂暨省立五中旧址——刘希平先生墓——安徽文化名人藏馆
1.皖江中学堂暨省立五中旧址
皖江中学堂暨省立五中旧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安徽师范大学赭山校区内。该建筑为砖木结构,四合院式平房,占地面积约540平方米。皖江中学堂是芜湖最早的官办初等教育学校,也是安徽省最早的独立中学。前身是始建于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的“中江书院”。
1903年,学校迁至大赭山,更名为“皖江中学堂”。1914年改为“省立第五中学”。1949年9月,改为“芜湖市立学”。1952年9月,改为“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中学”。皖江中学堂暨省立五中旧址是芜湖近代教育的缩影,在中国革命史和教育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和文化价值。
皖江中学堂暨省立五中旧址
联系人:安徽师范大学
联系电话:0553-5910027
2.刘希平先生墓
刘希平(公元1873—1924),安徽近代著名教育家、革命活动家。1906年留学日本时加入同盟会。1911年回国创办安徽江淮大学,担任教育长兼教授。1916年应邀来芜湖省立五中教授国文课、修身课。五四运动爆发,与五中教师高语罕一起,组织成立了“芜湖学生联合会”“芜湖教职员联合会”,发动罢工罢课罢市,举行示威游行,通电全国各地,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行为。
1920年刘希平被省立五中师生推为校长,积极推动新文化运动。他主张办学社会化,与高语罕一起办商业学校、芜湖工读学校、商人夜校、工人夜校、农民夜校。在刘希平等的培养和影响下,省立五中涌现出一批具有先进思想的进步人物,如曹渊、祖晨、蒋光慈、吴葆萼、吴组湘、张怀璋等。1924年刘希平被直系军阀马联甲通缉,离芜赴宁创办新民中学,积劳成疾,1924年8月17日病逝于芜湖。2001年10月,芜湖市人民政府公布刘希平墓为第二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刘希平先生墓
联系人:芜湖市古建园林建设
联系电话:0553-2298978
3.安徽文化名人藏馆
安徽文化名人藏馆设立于1987年,位于风景秀丽的烟雨墩,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十佳阅读推广空间,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藏馆建筑面积946平方米,分设阿英藏书陈列室、王莹资料陈列室、洪镕藏书陈列室、临展厅。依托本馆收藏的实物、文献资料及大量历史图片,重点展示阿英、王莹、洪镕生平事迹,简要展示安徽文化名人基本情况。
藏馆坚持免费对社会公众开放,常年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运用安徽文化名人的爱国事迹,举办展览、讲座、主题教育等活动,努力打造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课堂。
安徽文化名人藏馆
联系人:芜湖市图书馆
联系电话:0553-3850737
路线2:星火燎原之旅
南芜边区农民武装暴动白沙圩旧址——南陵县革命历史陈列馆
1.南芜边区农民武装暴动白沙圩旧址
1928年1月,在时任中共芜湖特支书记俞昌准等人的领导下,南芜边区苏维埃政府和南芜边区农民暴动指挥部宣告成立。俞昌准任政府副主席。南芜边区是指南陵县的华林、马园、李村圩与湾沚区的白沙圩两县交界处,南陵县以李村圩的谢家坝为核心,湾沚区以白沙圩的马坝陈为核心。这是在大革命失败后,在严重的白色恐怖中,安徽诞生的第一个红色农民运动政权。南芜边区农民武装暴动,犹如一声春雷响彻南芜边区,极大地鼓舞了革命士气,有力地打击了地方反动势力的嚣张气焰,为安徽省农民革命运动树立了一面光辉的旗帜。
南芜边区农民武装暴动白沙圩旧址
联系人:汪晶晶
联系电话:17730132185
2.南陵县革命历史陈列馆
南陵县革命历史陈列馆展现南陵革命历史波澜壮阔的风雨历程,位于南陵县籍山镇十字街东北角,筑面积约560平方米,建筑为砖木结构,上下两层,墙体、房柱均用红砖垒砌,馆外还增设停车场、党建广场等配套设施。陈列内容由“薪火相传、风雷激荡”五四运动至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烽火连天 、抗日救亡”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浴火重生 、南陵解放”解放战争时期三个单元组成。此外,还特设了王稼祥重要革命事迹专题展。
南陵县革命历史陈列馆
联系人:孙茂梅
联系电话:0553-6826726
路线3:烽火硝烟之旅
烽火硝烟之旅1:新四军军部驻地土塘遗址——何家湾战斗旧址——皖南新四军死难烈士纪念碑(父子岭战斗旧址)
1.新四军军部驻地土塘遗址
1938年5月26日,新四军军部进驻南陵县土塘。期间军长叶挺在土塘主持召开第一次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和第一次全军参谋工作会议。但因干旱缺水和军部安全等问题,1938 年8月2日,新四军军部由南陵土塘迁至泾县云岭,军部驻土塘历时68天。为保卫新四军云岭军部,1938年12月,傅秋涛、江渭清率领老一团进驻土塘。
新四军军部驻地土塘遗址
联系人:徐光忠
联系电话:13855325890
2.何家湾战斗旧址
何家湾战斗纪念碑,位于南陵县何湾镇何湾村苏家冲,占地约4000平方米,由纪念碑、英烈墙、追思亭、初心路等组成,于2005年建成。纪念碑高4.26米寓意何家湾战斗于1940年4月26日发生、台阶65级寓意抗日阻击战胜利65周年,现为南陵县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念碑建成开放以来,共有14万人次前来瞻仰缅怀先烈,开展红色教育和党性教育约100余场次。
何家湾战斗旧址
联系人:何先海
联系电话:13855322216
3.皖南新四军死难烈士纪念碑
父子岭战斗胜利后,当地群众将新四军部分烈士遗体掩埋于车山脚下,称为“十八烈士墓”。1985年5月1日,南陵县三里镇政府在父子岭车山修建“父子岭战斗纪念碑”。1987年8月1日,南陵县政府在距父子岭战斗纪念碑两华里处修建“皖南新四军死难烈士纪念碑”。
皖南新四军死难烈士纪念碑
联系人:宋国庆
联系电话:15055337808
烽火硝烟之旅2:新四军第三支队司令部旧址纪念馆——新四军第三支队在西河纪念馆
1.新四军第三支队司令部旧址纪念馆
新四军第三支队司令部旧址位于繁昌区中分村,总建筑面积7100平方米,是谭震林同志等革命先辈们工作、生活和指挥战斗过的地方。新四军第三支队司令部旧址纪念馆占地296平方米,馆内收藏了新四军第三支队珍贵文物30多件,拥有图片资料80多份文字资料3万多字。
新四军第三支队司令部旧址纪念馆
联系人:苏清芬
联系电话:17730308971
2.新四军第三支队在西河纪念馆
芜湖市湾沚区红杨镇新四军第三支队在西河纪念馆,建筑面积约387.3平米,建筑共两层,室内建筑面积:一层239.4平米,二层147.9平米,小广场面积约85平米。馆内藏有1938年新四军抗战时期的珍贵照片和文字资料,以及第三支队在西河期间的多次战役资料。
新四军第三支队司令部旧址纪念馆
联系人:王燕
联系方式:18205537058
烽火硝烟之旅3:无为市烈士陵园——无为市皖江烈士陵园暨新四军第七师师部旧址纪念馆——三尖山烈士纪念碑
1.无为市烈士陵园
无为市烈士陵园,位于无为市环城南路55号。陵园内建有无为市革命史迹展览馆、纪念广场、纪念碑、烈士墓区、烈士英名墙、忠魂亭等纪念设施。进大门迎面是“国歌墙”,背面镌刻《无为市烈士陵园简介》,前行是烈士英名录,从两边迎台阶而上的是烈士墓区,陵园的中心位置为纪念广场,面积达1200平方米。广场正中巍然耸立着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碑高22米,四面汉白玉大理石上分别刻有“六洲暴动”、“七师成立”、“渡江战役”以及无为优秀儿女踊跃参加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大型场景浮雕。无为市革命史迹展览馆位于纪念广场东侧,展出面积为1085平方米,展出内容从1927年8月中国共产党无为县特别支部成立至今,无为各历史时期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以及无为全市红色文化遗址。
无为市烈士陵园
联系人:王颖妍
联系电话:19965531862
2.无为市皖江烈士陵园暨新四军第七师师部旧址和新四军第七师纪念馆
新四军七师司令部旧址纪念馆,位于无为市红庙镇海云村。原馆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褒扬七师先烈于1995年10月建成。新馆于2012年始建,于2014年7月1日开馆。纪念馆占地面积26400平方米,设有“皖江抗日起怒潮”“血泊中诞生的新四军第七师”“第七师健儿驰骋皖江”“永远的丰碑”等8个展厅。
无为市皖江烈士陵园暨新四军第七师师部旧址纪念馆
联系人:李林
联系电话:18226933366
3.三尖山烈士纪念碑
三尖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蜀山镇周家大山曾是新四军七师的主战场,也是蜀山镇内重要的“红色”教育资源。三尖山顶有一座烈士纪念碑,是为纪念23位革命烈士而建。1944年,为了保卫皖江根据地,新四军七师五七团二营四连一排23位战士在支书张柏、排长张开运带领下打响三尖山阻击战。他们为掩护主力转移与敌人进行殊死搏斗,子弹打完了就用枪托、石头与敌人搏杀,最终23位战士全部壮烈牺牲。
三尖山烈士纪念碑
联系人:曹柏林
联系电话:13865203459
烽火硝烟之旅4:官陡门大捷纪念馆——白茆红色传承馆
1.官陡门大捷纪念馆
为纪念官陡门大捷,1994年3月,鸠江区政府在位于官陡门的原官飞小学校园内兴建了官陡门大捷纪念馆。因中小学布局调整,官飞小学撤并后,2016年,在芜湖市翰文学校育才分校校园内迁址新建。是芜湖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芜湖市少先队校外实践基地。
官陡门大捷纪念馆
联系人:罗蜜乐
联系电话:15855978596
2.白茆红色传承馆
白茆红色传承馆为“六洲暴动”旧址及“党外布尔什维克”——胡竺冰故居,展示新四军第七师成立、渡江第一船、六洲暴动等发生在白茆的红色故事。
白茆红色传承馆
联系人:倪进升
联系电话:13305656761
路线4:烈火新生之旅
烈火新生之旅1:百万雄师渡江第一船登陆点纪念碑——百万雄师渡江第一船纪念馆——三山烈士陵园
1.百万雄师渡江第一船登陆点纪念碑
从1989年4月20日起,这块纪念碑一直矗立在三山经开区保定街道江堤外侧的堤坡上。1996年12月繁昌县人民政府将此登陆点定为“繁昌县学校德育基地”。纪念碑碑高2.5米,宽1米,厚0.16米,正面书有“百万雄师渡江第一船登陆点”,背面是记录登陆过程的文字。
百万雄师渡江第一船登陆点纪念碑
联系人:何孝敏
联系电话:17855365502 0553-3948677
2.百万雄师渡江第一船纪念馆
渡江第一船纪念馆,坐落在三山经济开发区保定街道莲花湖畔。场馆于2023年3月开工改建布展、6月落成,建筑面积2018.9平方米,展厅面积1847.5平方米,是集党史学习、党性教育、红色文化传承的综合性基地。纪念馆设“渡江第一船”、“中国船舶简史”、“红色村”三个主题。其中,“渡江第一船”分为5个展厅:战役序曲、战役前奏、长风破浪、胜利凯歌和浩气长存。
百万雄师渡江第一船纪念馆
联系人:何孝敏
联系电话:17855365502 0553-3948677
3.三山烈士陵园
三山烈士陵园坐落于三山经开区三山街道双龙口北侧,过小拱桥登104级台阶,即为烈士墓广场。墓顶端圆拱形,安葬渡江战役时牺牲的烈士忠骨。坟塚正中墓碑上刻着“二十九位渡江烈士之墓”几个大字,墓前广场矗立着水花石镶嵌的纪念塔,长方形塔身在苍松翠柏之中突兀而起、庄严巍峨。数里之外即灿然入目。2007年5月被命名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三山烈士陵园
联系人:王金路
联系电话:13956183804
烈火新生之旅2:步文亭——芜湖市烈士陵园——芜湖市博物馆
1.步文亭
步文亭是为纪念中共安徽省委书记王步文烈士而建,位于芜湖市镜湖区柳春路4号原市第八中学北侧。
步文亭
联系人:镜湖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联系电话:0553-3878070
2.芜湖市烈士陵园
芜湖烈士陵园坐落在弋江北路神山大道,与风景秀丽的神山森林公园相毗邻。2008年11月,被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确定为“国家AAA级旅游景点”。2016年成功入选第六批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名单。2018年8月被省政府命名为“安徽省第五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芜湖市烈士陵园
联系人:郑慧阳
联系电话:13637056070
3.芜湖市博物馆
芜湖市博物馆位于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仁和路60号,北临中江公园。芜湖市博物馆的展品有人字洞出土的动物化石,楚国金币"郢爰(影元)",贺家园汉墓出土的青铜器、玉器,繁昌窑瓷器等。展览长年对外开放,每年定期举办各类临展。
芜湖市博物馆
联系人:张磊
联系电话:15155378705
路线5:薪火相传之旅
南陵县圣公会乐育学堂旧址——圣雅各中学旧址——王稼祥纪念园
1.南陵县圣公会乐育学堂旧址
南陵县圣公会乐育学堂,又称“红楼”,位于南陵县籍山镇陵阳中路十字街东北角,是一处革命文物,2017年11月被芜湖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南陵县圣公会乐育学堂旧址
联系人:孙茂梅
联系电话:0553-6826726
2.圣雅各中学旧址
圣雅各中学旧址位于镜湖区狮子山顶,芜湖市第十一中学校园内。系圣雅各教堂附设的教会学校,共有博仁堂、义德堂、经方堂三幢单体建筑。主体建筑博仁堂居前,义德堂、经方堂一东一西居后,构成 “凹”字平面,气势恢宏,整齐严谨。
圣雅各中学旧址
联系人: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
联系电话:0553-3848532
3.王稼祥纪念园
王稼祥纪念园坐落于芜湖市风景秀丽的狮子山上,它西临长江,东望赭山,始建于1986年,占地6000余平方米,是国家4A级景区,由铜像、纪念碑、事迹陈列室、藏书厅、接待厅组成。其中王稼祥事迹陈列室分五个展厅,详细介绍了他在中国革命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贡献和丰功伟绩。
王稼祥纪念园
联系人:王叔琴
联系电话:18756308731
路线6:真金烈火之旅
真金烈之
芜湖市农村党建馆——王能珍纪念馆——张人亚在芜革命事迹陈列馆
1.芜湖市农村党建馆
作为全市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基地的重要载体,展馆面积约720平方米,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为主线,内设有百年乡村社会变化史、农村党建工作方法、市县区特色做法、党性教育区四大展厅,同时建有数字乡村展示室、桃园书房、智慧党建平台等互动体验区。党建馆通过主题内容不断变换的展示形式,运用艺术浮雕、场景还原、声光电、360°全息等高科技多元化展陈手段,为参观者带来视、听、触全方位互动体验,提升党员干部的开展“三农”工作、基层党建工作的科学水平。
芜湖市农村党建馆
联系人:张婷
联系电话:18994009127
2.王能珍纪念馆
作为芜湖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于2016年落成,长18米、宽8米,共144平米。整个基地注重挖掘村内的烈士文化、农耕文化等,设有两个展厅,一个党建厅,一个烈士厅。场馆内重点展示烈士遗物等。共有展示柜6个,展示文物47件,农耕用具9件,利用各类照片89张,以英雄的壮举来宣扬红色精神。
王能珍纪念馆
联系人:张婷
联系电话:18994009127
3.张人亚在芜革命事迹陈列馆
陈列馆展示了1930年、1931年,张人亚两次来到芜湖,为中共中央筹措经费和担任中共芜湖中心县委、中共芜湖临时中心县委书记的部分工作资料,展现了张人亚在极其严酷环境中和非常困难的条件下,坚定的革命意志和实事求是的思想品质。
张人亚在芜革命事迹陈列馆
联系人:张国旺
联系电话:15955380111
芜湖
来源|欢乐芜湖
主办单位|芜湖市委网信办
文章好看就点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