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21 日,俄罗斯首都莫斯科遭遇了大规模无人机袭击。俄莫斯科市市长索比亚宁宣布,乌克兰对俄罗斯权力中心在 20 日晚上发动了 “最大规模的袭击之一”。他声称,在 20 日晚上共击落了 10 架无人机。但社交媒体上目击到的数量更多。靠近乌克兰的布良斯克州州长亚历山大・博戈马兹表示,光在自己州内就击落了 18 架无人机。俄罗斯国防部称,当地时间 20 日晚至 21 日凌晨,俄防空系统在多地拦截并击落了 45 架乌军无人机,其中包括莫斯科 11 架,布良斯克州 23 架,别尔哥罗德州 6 架,卡卢加州 3 架,以及库尔斯克州 2 架。此外,库尔斯克州代理州长斯米尔诺夫称,俄防空系统在库尔斯克州击落 2 枚乌军导弹。对于此次袭击,有分析认为,乌军使用了航程超过 500 公里的无人机,且在远程操控上可能使用 “星链” 作为卫星通讯手段,并集成自动化控制模块,确保航程和精度,其突防模式也在不断更新。此次袭击发生的时间点相当敏感,因为应俄罗斯总理邀请,中国国务院总理在 8 月 20 日下午飞抵莫斯科,当天晚上就与俄总理进行会谈,21 日更是会见了俄罗斯总统普京。也就是说,袭击发生的时候,普京等俄高层都在莫斯科。选在这个敏感的时候发动袭击,乌克兰人被认为是在传递对中俄的同步警告。同时,在这个敏感时刻,俄罗斯方面也确认了日本在俄远东地区的军事异动。
莫斯科无人机袭击的幕后原因
乌克兰对莫斯科发动大规模无人机袭击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一方面,乌克兰试图通过直接袭击俄罗斯首都,把战火烧向俄罗斯的心脏地带,逼迫俄罗斯在本土部署更多的军事资源,尤其是防空系统和防空部队,消耗俄罗斯的防空武器,进而减轻前线的压力。乌克兰还希望通过直接打击俄罗斯本土,引发俄罗斯国内的恐慌和混乱,激发国内的反战情绪甚至浪潮,最终迫使俄罗斯退兵。从军事战略角度看,乌克兰每一次对俄罗斯发动无人机袭击,基本都在夜间进行。这既能搅得俄罗斯人不得安宁,又能利用夜间普通防空武器难以捕捉和击落无人机的特点,让俄罗斯不得不使用昂贵的防空导弹,以达到用低成本无人机换取高价值防空导弹的目的。而且,乌克兰既能从国外源源不断地获得无人机,又能自己大规模生产无人机,无人机资源丰富,这使得乌克兰能够充分发挥无人机的优势,弥补自身兵力和火力的不足,甚至抢夺战场的主动权。此外,有分析认为,此次袭击可能还受到北约的情报支持,旨在展示乌克兰的战略决心和能力。
莫斯科无人机袭击的具体规模
2024 年 8 月 21 日,乌克兰对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发动了规模空前的无人机袭击。俄罗斯国防部称,当地时间 20 日晚至 21 日凌晨,俄防空系统在多地拦截并击落了 45 架乌军无人机,其中包括莫斯科 11 架,布良斯克州 23 架,别尔哥罗德州 6 架,卡卢加州 3 架,以及库尔斯克州 2 架。此外,库尔斯克州代理州长斯米尔诺夫称,俄防空系统在库尔斯克州还击落 2 枚乌军导弹。莫斯科市市长索比亚宁宣称,这是对莫斯科发动的最大规模的无人机袭击之一,至少有 10 架无人机被击落。其中一些无人机在莫斯科州南部的波多利斯克被击落,最近的距离克里姆林宫仅 38 公里。此次袭击规模之大,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俄罗斯如何应对无人机袭击
面对乌克兰的无人机袭击,俄罗斯采取了多种应对措施。首先,加强了防空系统的部署和运作。在莫斯科多处建筑物顶部架设了新型防空系统,既能防御飞机、巡航导弹,也能对付无人机等小型目标。其次,俄军计划部署新型激光武器。近期,消息人士透露称,俄罗斯成功进行了激光武器测试,摧毁了多架不同类型的无人机。激光武器能够通过一系列快速光脉冲来打击目标,具有明显的优势,包括能以光速移动、精确攻击目标、可调节能量输出、操作简便且精确、很少出现误伤等。此外,俄罗斯还在不断提升电子战能力,通过干扰无人机的信号和控制系统,降低其作战效能。
无人机袭击对莫斯科的影响
这次大规模的无人机袭击对莫斯科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首先,在安全方面,引发了民众的恐慌和不安,威胁到了市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尽管此次袭击没有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设施损坏,但民众对于自身安全的担忧加剧。其次,在经济方面,对莫斯科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造成了一定的干扰。企业的运营、交通的顺畅等都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对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负面作用。在政治层面,这次袭击是对俄罗斯政府的挑衅,考验着俄罗斯政府的应对能力和决策智慧。同时,也可能影响到俄罗斯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和地位。从社会心理角度看,这种袭击容易引发社会的紧张情绪和不稳定因素,需要政府加强宣传和引导,稳定民心。
综上所述,此次莫斯科突遭大规模无人机袭击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俄罗斯在应对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无人机袭击带来的影响仍需时间去消除和缓解。国际社会也在密切关注着局势的发展,期待俄乌双方能够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争端,恢复地区的和平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