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这辈子都不可能打工的。”
8年前,周某因盗窃入狱,在戴着手铐接受采访时,因金句频出走红。
网友们甚至还给他起了个“艺名”:窃·格瓦拉。
刚刚,窃·格瓦拉出狱了。
魔幻的是,在监狱门口等候他的除了亲友,还有闻风而来的30多家网红公司和标价200万甚至300万的签约合同。
因为疫情防控的缘故,窃·格瓦拉早前就已被老家政府的工作人员接走。
虽然前来蹲守的公司,全军扑了个空,但数十人夹道迎接的场面,实在不可谓不“风光”。
有网友感慨,这简直是“出狱即巅峰。”
诚然,谁能想到,前一秒还是在监狱服刑的犯人,后一秒就收到了年薪百万的橄榄枝?
网上讨论得沸沸扬扬,窃·格瓦拉的回应也很快来了:宁愿回家种地,也不给网红公司打工。
正好应了那句“这辈子都不可能打工的。”
好笑之余,又有几分通透。
2
或许,你还记得那个一夜爆红的“发际线男孩小吴”吗?
还有那个一晚吸粉600万的“抖音女神”温婉。
他们都一样,或因惊人的言论,或凭几张照片、一段视频就从素人变身“网红”,霸屏热搜榜多日,名利接踵而至。
但是短暂的风光过后,又无一例外地消失在大众视野之中。
走红不过数月,小吴便因为一场露骨聊天,跌落神坛。
曾经的“女神”从爆红到被曝丑闻、封杀,更是只经历了短短几天。
再往前推,经历类似的还有广东洗头小哥、犀利哥、莉哥... ...
不难想象,仅有小学文化,曾以盗窃为生的窃·格瓦拉,境况应该不会跟他们之中的大多数有太大差异。
他此时选择拒绝网红公司签约,倒省得再经历从风光到无人问津的心理落差。
自罗玉凤始,网络红人们在互联网上掀起巨浪的日子,已经走过十年之久。
这个行业里,“眼见他高楼起,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
层出不穷的网红们,为何如蜉蝣般朝生暮死?
一言以蔽之:德不配位,必有殃灾。
任何一个人,想要担得起巨大的流量、名气,就要有相应的德行和能力。
任何一个时代,决定一个人能走多远的,永远是他内在沉淀的厚度。
有些路,看着挺好走的,可走着走着就踩空了。
那些没有真才实学的网红,就算能“一步登天”,也终究只是昙花一现。
3
网上曾发布一份有关95后求职意向的调查报告。
在95后最向往的新兴职业排行榜中,有超过五成的学生想成为一名网红。
有人调侃:我们小时候纠结“考北大还是清华”,95后们却在思考“去上班还是当网红”。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在很多人眼里,做网红成了一条钱多活少的捷径,只要能红,就会名利双收,过上“锦鲤”的躺赢一生。
但实际上,以为当网红很简单,或许是年轻人最大的错觉。
作家桌子说过:“网红这个行业看似没有门槛,其实门槛是最高的,一个无才无德之人,根本无法在这个行业长久地立足。”
深以为然。
靠颜值、耍宝来维持的热度,如同过眼云烟,那些拥有优秀内核的网红,才具有历久弥新的力量。
时代的海浪不断向前涌动,有的人死了,有的人却一直在巅峰站着。
他们或有一技傍身。
如李子柒,从耕种到建房,从刺绣到烹饪,从拍摄到剪辑,样样精通。
或有深厚的内涵来支撑创作输出。
如papi酱,中戏研究生毕业,是个货真价实的“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女子”;
又如蝉联微博两届影响力人物的英国报姐,本人其实是拥有十年海外留学经历的博士。
又或许经历了多年的蛰伏,更有过人的努力。
拿薇娅和李佳琦来说,出名前,两个人一个是在美妆行业兢兢业业了两年的“金牌柜哥”,一个是开过实体店又经营淘宝店铺多年的资深卖家。
出名后,李佳琦一年直播389场,6小时试色380支口红,几乎全年无休;薇娅一天只睡4个小时,凌晨12点下播后还要接着忙工作。
光鲜的背后,是满眼的荆棘;黄金的前程,铺路的是黄连。
每一栋高楼都是从打好地基开始,一层一层往上延伸,那些成功的人,亦如是。
哪有什么一夜成名,一切都不过是千锤百炼后的水到渠成。
试问,那些怀揣着“网红梦”的年轻人,有多人经得住奋斗的艰辛,又有多少人守得住蛰伏的寂寞?
4
纵观网红发展史,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现象:
把名气当成跳板,一心想走捷径的人不过昙花一现,反倒是一直勤勤恳恳的人,一步一个脚印,乘着时代的东风火遍全网,历久弥新。
那些浮沉不定,命运不一的网红,亦是万千个我们的缩影。
听说过一句话:毁掉一个人最快的方式,就是让他走捷径。
生活中,遍地都是“一夜成名”般的诱惑,每个人都期望用最少的付出获得最大的回馈。
21天减肥法、30天写作速成班、7天背完考研单词等各种速成宝典一直受到大家的疯狂追捧。
然而有些道路看似是捷径,实则是布满泥沼的弯路。
你可能用21天减重10斤,却在结束的下一个21里迅速反弹了8斤;
反观那个选择健身减肥的朋友,虽然没有暴瘦,体重却在一直平稳下降。
你可能考前7天背完了一本单词,但是很快还是悉数忘记,打开试卷依然对每篇短文都感到陌生;
而那些按部就班对着单词大纲,用了好几个月的时间反复记忆的人,已经能从容地奔赴考场... ...
社会学上有个“吉格勒定理”:除了生命本身,没有任何才能不需要后天的锻炼。
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总渴望有捷径可走,他们或许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大多经不起时间的检验。
另一种人,则始终脚踏实地,成功的路道阻且长,但每一天都在成长。
他们深知,所有命运的馈赠,都暗中标好了价格。
一旦接受了生活抛来的“捷径”,没有与之等价交换的筹码,就只能接受贪心带来的反噬。
5
著名的“15分钟定律”认为:在未来社会,每个人都可能在15分钟内出名。
这个时代给了很多普通人成名的机会,但这并不意味它就为成功开通了快车道。
要知道,任何时代都不会平白无故地让一个人崛起。
我的一位自媒体朋友,原本是个全职妈妈,后来从零起步做自媒体,短短两年就在行业里占据一席之地。
人人都羡慕她借着行业的风口,一夕成名。
她却在一次演讲中直言:哪有什么捷径可走,所有收获都来自实打实的耕耘。
每一篇有价值的内容,背后都是开不完的选题会、数不清的毙稿、熬不完的夜、做不完的复盘。
读书、写稿、听课,入行三年,她几乎没有度过一个完整的周末。
演讲的末尾,她不无感慨地说道:我感谢这个时代,但更感谢拼了命的自己。
很喜欢一句话:一味投机取巧,人生的苦你不会少吃半分。
当网红也好,读书也罢,那些看起来“好命”的人,无一不是在自己的道路上砥砺前行的人。
如果说世界上存在捷径,它的名字一定叫脚踏实地。
心之所向,当素履而往。
需要埋头种地的时候,不要只顾着羡慕别人家的果园。
勤勤恳恳做好手头的事,踏踏实实走好脚下的路,你期待的结果自然会如期而至。
与朋友们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