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非常发达的国家。但是,在日本,也同样存在着贫民区。
日本三大贫民区分别是:东京的三谷、大阪的西成爱隣地区、横滨的寿町。
“
这些贫民窟的共通特点:
日雇労働者(短期临时劳工)
麻薬の売买(毒品交易)
赌博
売春(情色交易)
暴力团(黑道)
遊郭(红灯区)
今天学习菌着重给大家介绍一下号称日本最大的贫民窟--大阪西成爱隣地区
一般来讲,日本人心中对于西成区主要有几个印象,一是暴力、一是色情,另外还有那脏乱的街道。甚至有日本人称其地为"危险地带、"禁地"、"大阪的毒瘤"来形容。
▲车站旁沿线街道一景
▲堆积如山的垃圾,置於街道&空地
▲缩在墙角里睡觉的无家可归者,用雨伞隔出一片属于自己的空间。
▲一名无家可归者的临时居所。
▲一名男子躺着读报,鞋子整齐地放在一边。
▲很多人都受过高等教育。这个绰号“学究”的人保持着每天读书写字的习惯。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保持着同一个姿势。
揭秘背后真实原因
其实这些暴力、色情和脏乱,虽然有西成区本身的历史因素,但也掺杂着二次战后大阪在现代化发展下所残留下来的痕迹,简而言之,西成区帮助了大阪迈向现代化,但现代化文明的渣滓却被遗弃在西成区。
▲下面这栋楼是西成区的代表建筑,上面写的就是「あいりん労働公共職業安定所」
而在「あいりん」这个地名出现之前,这个地区更早之前的名字叫「釜ヶ崎」(かまがさき)
▲釜崎的简陋商店,通常都不营业。
▲釜崎无家可归者整齐叠放的被褥。
根据社会局的调查,大正10年(1922年)「釜ヶ崎」就已经是著名的スラム (Slum,贫民街),共有420户属贫民,当时大阪的贫民总户数722户,这里几乎就占了六成,学习菌猜想在大正之前这里就是贫民区的可能性也很高。
因为原本就是贫民区,人力既多又便宜,所以在二次大战后,因应经济发展、公共建设的人力需要,「釜ヶ崎」这个地区出现了「寄せ場」(よせば)。所谓的「寄せ場」就是日雇劳工(就是短期工、一日工)聚集的地方,日雇劳工(领日薪)就是与正式员工(领月薪)劳工相对的一个词。上面照片里的「あいりん労働公共職業安定所」就是西成区现在的「寄せ場」。每天早上五、六点就会有一辆辆的小巴士或箱型车开进这里,由手配師(てはいし,中介人)招募当天需要的员工。
二次大战后大概是贫民区的人口变多了,「寄せ場」做着做着也出口碑了,「釜ヶ崎」变成了日本三大「寄せ場」中最大的一个(另外二个是东京山谷以及横浜寿町)。既然变成了最大的「寄せ场」,为了解决众多的日雇劳工的居住问题,环绕着「寄せ場」的周围,也形成了日本最大的「ドヤ街」(简易住所街)。简易住所是一种合法的廉价旅馆,房间内设备简单,只有电视、冰箱、床铺,共享卫浴(因为日本人喜欢泡澡,所以浴室几乎都是大澡堂),有点像现在备受背包客喜爱的青年旅馆。
▲价目表和房间陈设
早期要干日雇劳工不需要身份证明,只要你肯做、身强力壮、不要一副凶神恶煞的模样,就可能被手配师雇用,也因此日雇劳工的背景非常多元,什么牛鬼蛇神都有。而日雇劳工虽然多,但因为市场的劳动需求量更大,工人们从不担心明天没工作,而且下了工之后也没人管理,因此每个人今朝有酒今朝醉,不是饮酒作乐、游戏赌博,就是寻花问柳,导致这一区赌场、居酒屋和色情业也异常繁盛。一群男人工作之余都在酒色财气里头打滚,迟早会出乱子。也因此西成区曾发生过24次的暴动,通称「西成暴动」。
第1次的「西成暴动」发生在1961年,第24次发生在2008年。
虽然西成暴动的历史前后长达48年,可是其中第1~21次集中发生在1961~1973年,然后维持了好长一段平静的日子,直到1990年才再发生第22次。早期的暴动原因大多是日雇劳工的日常酒醉、金钱交易纠纷,到了70年代才开始有左翼团体的介入。1961~1973年这个时期正好也是日本战后的经济起飞期,大阪的各项大型公共建设、大阪港、1970年的大阪万国博览会等等,提供了大量的工作机会给这些日雇劳工,而日雇劳工的存在也形塑了现在「あいりん」地区的样貌。
而相隔了17年之久第22次暴动又发生了,至于原因则和之前的大不相同,事件的导火线是西成区警察署里有警官收受暴力团体贿赂的事被发现。日雇劳工的工作环境原本就不怎么好,在80年代后期日本经济进入了停滞期,日雇劳工的工作机会开始大不如前,每天的工作除了受制于手配师(中介人),还得受暴力团体压迫。因此当发现警察竟然收受暴力团体贿赂时,工人们愤怒了!但为什么黑道会插手日雇劳工的生活呢?
前面提过这个区域原本就是贫民街,而贫民街的龙蛇杂处、脏乱、无秩序,也一直是色情交易、赌博、黑市的温床,所以为了掌控这些非法的利益,很早之前黑道就渗透了这个区域,掌控这里的地下社会。而在二次大战后「釜ヶ崎」成为「寄せ场」之后,黑道更大胆的介入这个劳动市场,每个日雇劳工每天都得支付一定比例的工资给黑道,如果有不从的人就会遭到黑道修理。这个丑陋的抽成制度在经济景气时,日雇劳工尚能够容忍,因为每个人都是出门在外混口饭吃,不想生事。但日本在进入90年代的经济不景气后,工作越来越少,生活逐渐入不敷出,但该支付给暴力团体抽成还是不变,这就让劳工们无法忍受了。于是在1990年当劳工发现应该保护他们的警察,竟然收受每天压榨他们的暴力团体的贿赂,长久累积的不满爆发了,但劳工们不敢向暴力团体抗争,只好将矛头对准警察,于是第22次的「西成暴动」就发生了。
建议wifi环境下观看~
第23次的「西成暴动」发生在1992年,原因也是跟经济不景气有关,由于日雇劳工的工作机会锐减,导致工人们必须向政府(大阪市立更生相谈所)申请「生活困穷者贷付金」才能生活,有一次工人们向更生相谈所要求降低申请标准,却被更生相谈所拒绝、拉下铁窗来个不理不睬,于是工人们又情绪爆发了,第23次的暴动出现了。
2008年,第24次暴动发生了。事件的导火线据官方说法是有工人到食堂闹事,因此警察将闹事的工人带回西成区警署口头告诫,此举导致日雇劳工们的不满,因此爆发抗争。但根据工人一方的说法则是有工人到食堂点了餐也预付了款项,但食堂却未提供餐点也未退款,于是产生了口头冲突。然后食堂又联络了警察,警察来了后将工人带回警署,在警署内工人被暴行对待,为了讨一个公道工人们才包围警署发动抗争
第24次的「西成暴动」持续了三天,也因为这一次的暴动,现在西成区被日本人称为「日本で唯一、暴動がおこる街」(日本唯一会发生暴动的街道)。
最有名的是,连当地的警察局-西城警察署的建筑外观都得要特殊钢筋全部围住,被人家笑称此警察局是一座"堡垒要塞"。
总 结
在进入90年代之后,日雇劳工的工作机会开始减少,劳工们的年龄也逐渐迈向老化,而暴力团体是劳工们的压榨者,警察平日对待这批劳工也颇粗暴,而附近商家对于劳工们也不太友善。总之工人们的生活是一日不如一日。
曾经因为「寄せ場」而兴盛一时的「あいりん」地区街道也开始没落,渐渐的许多的工人走了,但留下来的人还是很多,但工作变少了,他们也变老了。在他们手上建设出大阪的现代化,但现代化的大阪却不再需要他们。于是这批没有工作的高龄劳工,家早已回不去,他们只好继续留在他们所熟悉的「あいりん」,但没有工作他们连简易住所也住不起了,他们只能露宿街头,在公园、空地、街道两侧搭起了一间间的破烂住所,仅求个遮风蔽雨的小窝,甚至更惨的只能夜宿在路边,忍受风吹日晒,他们彻头彻尾的变成ホームレス了。
——————————————
“和风日语”带你潜入日本,以幽默好玩的方式为你呈现最新鲜的日本情报!可以教你学日语 还能帮你免费办理日本留学哟~现在点击下方“留学报名表”,就可以免费去日本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