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吗?”
“可以。”
这个梗出自最近大火的泰剧 《以你的心诠释我的爱》里的一句台词。
其实,这两句对话在剧中的意思是 “我们的关系可以更进一步吗? ”以及“可以做我男朋友吗?”。
而因为剧中的主角是两个男生,这句简单而又特殊的表白也是他们之间心照不宣的爱与默契。
在普吉岛和风煦日的夏天,因为吵架分别多年的童年好友德和欧儿在汉语语言学校重聚。
因为要申请同一学校的同一专业,他们变成了竞争对手。
但再一次的相遇,也让两人从敌人重新变回朋友。
童年误会解开后,两人和好如初,学习很好并成功通过提前批次考试的德,主动提出帮助欧儿补习中文。
补习的过程中,他们慢慢地了解彼此,爱情的种子也开始在双方心底悄悄萌芽。
在确认对欧儿的感情之前,德是个直男,还有一个喜欢了两年的女生丹。
而欧儿则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喜欢男生,暗恋着一起补课的同伴柏石。
为了更好地补习中文,德提议让欧儿去他家里一对一教学。
那天,德帮欧儿补习结束,两人相约去吃甜点,却发现欧儿叫来了一群小伙伴。
德突然觉得很沮丧,于是独自生闷气。
欧儿发现德不对劲,问他怎么了。 德冷着脸说自己也不知道怎么了,他不喜欢欧儿把分享给自己的秘密也告诉给大家,不喜欢他说的“你们都是我的朋友”。
欧儿告诉德: “可是我和你才是最亲密的啊。”
德这才嘴角上扬,坏心情一扫而光。
他不知道,自己对欧儿的感情开始发生变化,就是从这种莫名的占有欲开始的。
欧儿和德交换秘密,说自己喜欢柏石,但不确定他喜不喜欢自己。
德教欧儿试探柏石,却意外发现柏石也喜欢着欧儿。
周末,柏石约欧儿一起补习,德则陪丹去河边写生。
陪在丹身边的德心不在焉,忍不住打开欧儿的社交网站,发现他更新了和柏石的合影。
德心里不开心,也发与丹的合影,企图引起欧儿的注意。
但状态发完之后,刷新了好几次页面,都没看到欧儿的回复,心里更加失落了。
周末补习班,德和小伙伴们一一打招呼,却故意忽略欧儿,欧儿被德莫名其妙的冷淡惹恼,径直坐上柏石的车回家。
抵达码头时,却发现德早已坐在船上,但直到欧儿下船,德都没主动开口找欧儿说话。
看着欧儿下船远去,德一个人留在船舱里后悔莫及。
过了一会儿,欧儿又返回船上,坐到德身边。
欧儿对德说:你有什么事就和我说,别不跟我说话。要我自己去发现,我不知道你怎么回事。但如果不想说,也没关系,我以后会慢慢留意你的。
德说: 我知道你快要谈恋爱了,但不要拿属于我的时间,去找别人。
欧儿点点头说你也是,两人又重归于好。
和好后,德和欧儿的关系更近一步。
从前,德很不喜欢椰子的味道,觉得“臭臭的”。
可是,在得知欧儿喜欢椰子之后,他也慢慢开始迷恋上椰子。
椰子树形状的笔,椰子味的洗发水,椰汁椰肉......一切都变得充满吸引力。
为了更好地备考,欧儿邀请小伙伴们去他家所在的度假村进行模拟考。
清晨,德和欧儿早早起床来到海边散步。
两人走到沙滩的吊椅上躺下,德问欧儿和柏石相处的怎么样,欧儿说自己最近看到柏石没有了心跳的感觉。
德问他是不是喜欢上别人了,欧儿说: 我觉得你知道,你知道我喜欢谁。
德察觉到欧儿喜欢的是自己,但他没有回答。
天空蒙蒙亮,此刻,躺在吊床上的两个人,对彼此的心意都心知肚明。
从度假村回来,德一个人待在房间,想到欧儿的表白,越发觉得无法平静,跑到书桌前狂吸欧儿用椰子笔写下的试卷。
辗转难眠的德终于忍不住思念,一个人跑去度假村。
刚好出门散步的欧儿偶遇了德,德说自己心情郁闷,来海边散心。
欧儿开导他不要纠结,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随后两人便去往海边的寺庙里上香许愿。
欧儿的愿望是考上传媒学院,如果愿望实现, 他就从德家门口跑到蓬贴海角还愿,并且要在日落前跑到,然后对着夕阳大喊考上了。
德承诺,如果欧儿顺利考上,他就陪他一起跑步还愿。
喜欢一个人,总是忍不住想要靠近,和他亲密。
欧儿再次来到德家里补习中文,两人共处一室,空气中弥漫着暧昧,欧儿一点点靠近德,德情不自禁地伸出双手在欧儿背后摩挲着。
两个人距离越靠越近,德抱着欧儿,想把他揉进身体里。
但是当双手触摸到欧儿平坦的胸部时,突然意识到欧儿是个男生,于是匆匆松开手跑下楼去。
德终究还是接纳不了和欧儿的过分亲密,因为两人都是男生。
第二天早上,欧儿和德一家坐在一起吃饭,德的哥哥带了女朋友回家。
妈妈非常高兴,催着德也尽快找个女朋友带回家,欧儿则坐在旁边不说话。
因为妈妈的话,德对欧儿再一次冷淡下来。
不再凌晨四点陪他起床看书,也不再回他发来的信息。
欧儿问德为什么突然不理自己,德借口说生活有很多别的事情要做,不可能一直围着他转。
欧儿觉得自己被耍了,告诉德不喜欢直说就行,无需强求。
补习课上,欧儿不再和德说话,课后大家准备去吃甜品,欧儿却说自己不太舒服想回家。
德跟了上去,问欧儿为什么今天的随堂测试分数那么低,要不要去他家补习。
欧儿说:“你真的一点都不懂我啊,我很痛。”
为了帮欧儿记住中文熟语,德把辅导书上的单词剪下来并配上画面,做成一本剪贴画,送到度假村给欧儿。
两人一起来到海边,潜入水下。深海之中,他们情不自禁地接吻。
浮出水面之后,欧儿问德要不要在一起,德却再一次陷入了自我怀疑,眼神躲闪地说,就这样做朋友挺好的。
欧儿对德一次又一次的拒绝感到绝望,他不明白德为什么要这样对自己,明明他在接吻时也有感觉。
“既然不能在一起,干脆以后也不要做朋友了。 ”欧儿生气地转身离开。
分开后的德和欧儿像失恋一样痛苦。
欧儿很自责,他卑微地想着,德不喜欢自己,是不是因为自己没有胸。
他偷偷穿上妈妈的内衣,并拍照上传想展示给德看。
然而当他定睛看向镜子里的自己时,却发现扎眼又扭曲。
内心瞬间涌起的羞耻感促使他用力将内衣扯下,蜷缩在地上无助地哭泣。
而从度假村返回家中的德,状态也同样很糟糕。
他对自己的性取向产生深切的怀疑,内心不断地挣扎、煎熬着。
提前录取批次考生现场确认的日子到了,出发的那天早上,小伙伴们来为德送行。
从他们口中,德知道欧儿因为心情不好,已经连续好几天旷课补习班。
德知道,这一切的的起因都是自己,欧儿这样下去考上大学无望。
现场确认当天,德想起欧儿是替补名单第一,几经犹豫后,最终决定把自己的名额让给欧儿,自己再重新参加高考。
欧儿得知自己候补录取成功很兴奋,但很快就开始怀疑,这样宝贵的名额,有谁会放弃呢。
直觉告诉他,可能是德把机会让给了自己。
确认是德弃权之后,欧儿不肯要这份“施舍”,坚决要参加高考,于是他也选择了弃权。
提前录取名额就这样作废。
心意被浪费、又失去提前录取机会的德,在重新打开复习备考的课本时,彻底崩溃了……
那本中文词汇书,之前为了给欧儿做识字卡片,被剪得七零八落,就像他此刻千疮百孔的心。
紧张的高考终于结束,欧儿如愿考上了传媒学院,而德却因为临场发挥失常只录取了第二志愿。
高考不如意,和欧儿之间的关系也陷入僵局。
德内心十分痛苦,下着雨的夜晚,失眠的他独自一人跑上家里的阳台浇花。
哥哥看出了他的心事,问他要不要聊聊。
此时德终于敞开心扉,积累已久的压抑和难过再也忍耐不住,趴在哥哥的肩头痛哭。
哥哥问他是不是失恋了,是不是因为欧儿的事。
德点点头,说自己是男生,却喜欢上了男生,像个异类,不知道该怎么办。
哥哥告诉他: 不管你怎样哥都会接受,就算你喜欢男生,我也可以接受。就算妈妈接受不了,你也不用担心,给她一些时间。你喜欢谁都可以,那不奇怪的。
在哥哥的鼓励下,德终于鼓起勇气去找欧儿,陪他一起跑步还愿。
抵达蓬贴海角,欧儿告诉德,自己和柏石已经回到了朋友关系。
德也对欧儿说,自己和丹也做回了好朋友。
蓬贴海角远处,落日穿透厚厚的云层。
欧儿说:“以后,跟你做朋友做敌人都可以,爱你恨你都可以,你要我怎么做都可以,但我可以求你不要再突然消失了吗?”
德回答:如果我做什么都可以,那我可以当你男朋友吗?我不会再消失了。
远处落日沉入海底,两个少年终于在这一刻确认了彼此。
看完《以你的心诠释我的爱》,心情一直久久无法平复。
我能在德和欧儿身上,看到久违的少年意气.
两人之间的和解,小心翼翼的试探与靠近,微妙的感情变化,埋藏在心底的情愫爆发......
从开头的禁忌之恋,到最后终于认清自己的内心,他们经历了煎熬,却也收获了成长。
爱是什么呢?
爱是小心翼翼的试探和坚定不移的选择。
是我问你 “可以吗? ”的时候。
你坚定地回答我: “可以。 ”
微博:是柒公子啊
编辑:Muyu
— 年轻人的美好生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