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路透社报道,随着中国稀土磁铁的出口开始流通,整个汽车供应链大规模停产的威胁正在消退。欧洲汽车供应商协会市场事务主管尼尔斯·波尔证实,欧洲供应商已获得足够的许可证,避免了早些时候预测的大范围生产中断。
6月初,CLEPA曾担忧称,从4月开始向中方提交的数百份许可证申请中,仅有约四分之一获批,多家欧洲零部件工厂和生产线已被迫关闭。若未找到解决方案,预计三到四周内将有更多生产线停产。6月26日,中国商务部表示,已经依法批准一定数量的欧盟稀土出口合规申请,并将持续加强合规申请的审批工作。27日,商务部就中美伦敦框架的有关情况回应表示,中方将依法审批符合条件的管制物项出口申请,美方将相应取消对华采取的一系列限制性措施。
波尔告诉路透社,中方许可证发放速度正在加快,已从25%提升至60%,目前仍有数百份许可待批。如果终端用户位于美国,或者产品经印度等第三国转运的情况,则需要面临更长时间的审批,或者无法得到优先处理。7月仍能维持生产,影响可控,个别生产线可能会受影响,但已避免了大规模停产的可能。
德国车企大众集团在一份声明中证实,其稀土组件目前供应稳定。另一欧洲汽车巨头Stellantis也表示,已解决近期生产担忧。彭博社报道,美国福特汽车首席执行官吉姆·法利抱怨称,过去三周因稀土磁铁短缺被迫关闭工厂,但他未详述更多细节。他还表示,这种情况表明有必要发展关键汽车零部件的美国国内供应链,没有中国,他们买不到任何高性能磁铁,也无法制造这些磁铁。
今年4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华加征畸高关税后,中方迅速反制,包括对一系列关键矿产和稀土磁铁实施出口管制。《华尔街日报》援引数据称,4月后西方企业的磁铁供应量骤减,给全球汽车、国防和电子产品制造商带来冲击。5月份,对美稀土磁铁出口同比下降93%。此前有业内人士透露,中方正在建立出口许可制度,随着管制影响显现,美西方企业开始联合媒体炒作所谓“稀土武器化”,企图展开对华舆论战。中国外交部此前已明确表示,中方出台的出口管制措施符合国际通行做法,是非歧视性的,不针对特定国家。
路透社报道,一家美国领先汽车供应商的高管及一名了解欧洲主要车企供应链的知情人士透露,两周前汽车行业一度陷入全面恐慌,但随着中国许可证的审批开始提速,突然停产的威胁有所缓解。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欧洲官员也告诉路透社,中方正为欧洲企业审批最低限度的关键许可,以避免生产停摆。美国磁体制造商Dexter Magnetic Technologies拥有国防相关的客户,其首席执行官卡什·米什拉表示,自4月以来,该公司提交的180份许可只获批5份,且全部用于非国防领域。他认为这是一个长期延迟,供应商要花45天才能办好文件,之后还要再等45天左右才能拿到许可证。
美媒《华盛顿邮报》此前援引分析说,中国的稀土磁铁出口许可制度是永久性的,中方不会允许美国客户囤积稀土。《华尔街日报》亦援引知情人士消息报道称,中方最近几周要求在华稀土企业提供相关人员名单,包括专业人员的具体专业知识、教育背景、研究背景和个人信息。此举旨在建立一份正式的中国稀土专业人员名录,并密切关注这些人员,以确保他们不会出国泄露机密。这一名单涉及上游企业如稀土加工企业,以及下游企业如利用这些加工过的矿物制造稀土磁铁的企业。这一举措表明,中国对稀土资源的管控正日益具有重要地缘政治意义,稀土作为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产品和武器装备的关键材料,始终是中美贸易领域核心焦点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