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5年:申博之路及硕士阶段总结

article/2025/8/2 16:15:49

文章目录

  • 1 前景概要
  • 2 打造神兵利器
      • 2.1 夺天地之精
      • 2.2 锻兵魂之形
      • 2.3 契人兵之命
  • 3 潜心闭关修炼
      • 3.1 第一阶段:苦心智
      • 3.2 第二阶段:劳筋骨
      • 3.3 第三阶段:摧意志
  • 4 突破晋级
      • 4.1 突破失败
      • 4.2 聚气凝神
      • 4.3 心魔再现
      • 4.4 新起点
  • 5 回顾及深思


1 前景概要

       大二时,由于老师引导且本人发现工程项目缺少探索未知的机会,定下了读博之后进高校搞科研的“远大目标”。为什么是“远大目标”?因为谁也没有想到,就因为这一句话,到目前为止,本人已经努力了整整6年。前3年,我在实验室、工作室和宿舍之间来回穿梭,刻苦考研,顺利成为了一名硕士研究生;第4年,我通过自己的日夜努力,成功引起硕导的注意,成为重点项目分支课题的负责组长,从事目标检测和模型压缩方面的研究。据此,我距离成为博士研究生“仅”差最后两步:论文和申博,剩余时间2年。故事将从这里讲起…

2 打造神兵利器

       本章节主要讲小论文的撰写与投稿工作,期间经历了投稿拒稿,循环往复的痛苦过程。

2.1 夺天地之精

       申博最需要的就是成果:论文和专利。研一时,面临几大问题:1)学术能力不足。无论是文献查阅能力还是学术工具运用能力都体现出本人学术能力存在巨大问题;2)横向与纵向课题时间冲突。课题组更多是横向工程项目,导致难以分配时间搞科研,缺乏时间查阅相关学术论文;3)研究方向不明确。课题组更多是偏向GIS领域,与感兴趣的深度学习、人工智能等领域差异较大,导致兴趣较低,内心迷茫。当时正是因为这3个问题,感觉申博遥遥无期,甚至给硕导表明读博的意愿,也只能得到“你先把某某项目做好”的回应。
       随着本人持续努力,一步一个脚印,把硕导分配的每项工作都认真高质量完成,逐渐得到硕导的重视,加上本人在前端积累的开发经验,顺利参与重点项目并担任小组长,接触到了第一个纵向课题,并顺利获得研究idea,定下了硕士的研究方向——目标检测及模型压缩。

2.2 锻兵魂之形

       研究方向成功定在了我最浓厚的兴趣点上,接下来便进入白天搞项目,晚上忙里偷闲搞科研的日子。这段搞科研的日子,极其痛苦,一个人在黑暗中摸索,学画图、看论文、思创新、纠写作…一次次实验,一次次失败,每一天都在深夜思考未来的路,然后严重失眠,精神憔悴不堪,怀疑人生。但功夫不负有心人,耗时大半年,终于在研二下完成论文的初稿,随后我主动给导师汇报研究工作,得到了导师的高度认可,并要求我投递一区10分以上的顶刊,但我自己内心十分没有底气,在此之前,我只想过投一篇二三区的期刊即可,不料导师态度坚决只能如此。
       本来认为完成论文撰写之后,投稿只是轻轻松松、水到渠成的事情,但事实证明,我还是太幼稚年轻了。第一次投稿,不管是latex论文的准备还是投稿系统中Bug频出的意外情况,都在不断磨练我的心智。经过几天时间准备,终于完成人生中第一篇论文投稿。

2.3 契人兵之命

       完成投稿之后,我便迅速开始第二项工作的研究。不料,半个月之后,我便收到了期刊的拒稿信,一共3个审稿人,前前后后有近30条意见,大致意思就是说我论文的创新点不足、英语语法有问题和文章结构不好。这3个问题,把我对科研的一切憧憬都彻底打破,瞬间跌落低谷,感觉自己就是不适合做科研,学术能力太差太差。
       经历几天身处黑暗的颓废后,便彻底想明白,“我被这么牛逼的顶刊拒稿,有什么大不了的,更何况哪有一投稿就中的,刚开始第一次谁都有被拒稿的一天”。因此,鼓舞斗志,继续物色下一个期刊,完成第二次投稿。然后,很不幸,投稿不到一周,就被拒稿,甚至都没有审稿意见,只是说我创新不足。随后,我继续选择期刊,继续投稿…也不知道被拒了几次,我算是明白,论文存在较大问题,如果不重新认真修改,难以中稿。
       时间来到研二下5月,我重新规划论文思路和结构,更换了论文的实验数据集,并顺便给自己定下了ddl,比如什么时候完成实验,什么时候写某章节,效率最高的时候一天就写完一个大章节的内容。每一天早上起来就去实验室,一直搞到凌晨12点之后,5点之前,甚至连续一周保持在凌晨2点之后才回宿舍的“拼命状态”。
       大半个月之后,顺利完成了论文的“重构”工作,再次投稿,一周后再次被拒,甚至我现在也不知道被拒的原因是啥。当时,拒稿已经被拒麻木了,拒稿对我造成的伤害一次比一次低,似乎还是好事?经历数次拒稿之后,我也从一区顶刊逐渐降低目标到了二区,再次投稿。可能因为被拒稿很多次了,我内心已经对中稿不抱有太大希望,甚至不敢看投稿系统里面的状态,看到邮件就担心害怕是拒稿信。此时,我的心态已经从“必须中稿”转变到了“中稿给自己硕士三年画个句号”。
       几个月之后,时间来到8月初,我收到了期刊的决议信,一共3个审稿人,一个建议直接接收,一个建议大修,一个建议拒稿重投,最终主编要求拒稿重投。虽然是拒稿,但是给了我重投的机会,更何况还有一个审稿人对我论文高度认可,给予我巨大的期待。因此,不到10天,我就按所有审稿人的要求完成了论文修改,再次投稿该期刊。
       苦尽甘来。十月初,导师第一次给我发语音,告诉我中稿了。至此,人生中第一篇SCI论文工作尘埃落定,辛苦一年多算是有了交代,也拥有了申博的“神兵利器”和“敲门砖”。

3 潜心闭关修炼

       本章节主要内容是申博的经历。在故事开始之前,需要交代背景:研二上,导师逐渐关注我,对我颇为重视,甚至想要留我读博,但我自己更想去外校更好的平台攻读博士,于是在研二下给导师说明了情况,导师也主动在师门聚餐的饭局上告诉我,后面会推荐我去中科院(我导是中科院毕业的),这里有一个重点:“主动”,我之前只期待导师可以放我去外校读博,想都不敢想他还愿意推荐我去外面读博,因此十分开心加期待。

3.1 第一阶段:苦心智

       研二下8月下旬,我虽然还没有中稿论文,但看见网上都说申博要在暑假提前联系博导,我便找好了几个中科院的博导去给导师讨论,看看导师可以帮忙推荐哪一个博导。结果出乎意料,导师告诉我,他的认识的人都只是硕导,没有办法推荐我了,只能让我自己去申请,这对我当时而言,完全是晴天霹雳。我当时太过于单纯,对导师而言很简单随便的一句话,却能让我深信不疑,我暑假没有自己联系博导就是想着可能有导师推荐,我只需要花更多时间关注学术成果的产出。
       导师推荐靠不住,尽管备受打击,为了梦想,仍然需要鼓舞自己加油。在9月初,我迅速准备申博材料(自荐信和简历),并把全国计算机顶流211和39所能投的985全部都投了一个遍。随后收到了北交博导的电话面试,相当紧张且期待。面试过程非常快,一共就十几分钟,老师对我比较满意,甚至告诉我,让我多给师兄师姐交流,这里的“师兄师姐”是指他的学生。不过,我不太满意,因为这个老师告诉我,我一篇论文还有点少,申请北交得需要两篇,但是不看成果的等级,哪怕是四区成果也行,我很反感这种唯数量论的标准。刚过一两天,又收到了北邮的面试通知,老师也很和善,跟我做的方向也很一致,让我保持联系,并邀请我去学校交流。北交北邮算是收到的第一封口头offer,让内心充满了欣喜。
       时来运转,offer接连到来。刚因北交北邮的offer而欣喜,随之而来的便是一连串博导的回信。短短一周时间,我相继收到了中农、重大和东南的回信,并参加了重大的腾讯会议面试。因为是第一次宣讲PPT参加会议面试,存在一些问题,重大老师也很和善,对我提出了几点意见,但因为重大名额下发和面试时间是来年春季,因此他让我保持联系,有情况再随时交流。几天后,我吸取重大面试的经验教训,参加东大的面试,跟老师聊了一个小时,特别轻松自在,老师说如果我确定去东大,她就把名额留给我了,我也顺利接下了东大的offer。在此期间,我前前后后又收到了其他学校的回信,参加了数次面试与考核,收到了北交、北邮、中农、西农、川大、重大、东大、华科、湖大、同济、南开(科研助理,次年招)等学校的口头offer。

3.2 第二阶段:劳筋骨

       由于每一个学校的面试时间不同,我当时将所有学校划分为了两个大阶段,研三上申请以东大为首的学校,研三下申请以重大为首的学校。东大当时在我心目中是神一样的存在,老师对我也上心,要啥有啥,消息经常秒回,学校平台也好,所以当时是我申博的主要目标。但好的东西往往需要巨大的代价…
       东大不但需要面试,还需要笔试,甚至笔试是我从来没有接触过的科目:专业外语、自动控制原理或工程矩阵(二选一)、线性系统理论或模式识别(二选一)。什么是自动控制原理?什么是线性系统?因为笔试的问题,我一度想要放弃东大,觉得自己很难考过笔试。几经挣扎,综合分析下来,最终我决定选择工程矩阵和模式识别,并开启了为期近两个月的复习(准确来说应该是学习)。
       学习的过程十分痛苦,那段时间家里面也出点事情,前前后后也耽搁了大半个月,学习进度停滞不前。回来后还剩下一个月的时间,赶紧加快步伐,每一天早上来实验室一直学到晚上11点左右。所选着的科目都是属于计算量很大的科目,所用的草稿纸还是我师姐毕业留给我的A3打印纸,如图1所示,每一天都是拿着笔计算计算,一天下来要耗费十张A3纸,正反面都是满满当当的计算过程。

image-20220811144240396
图1. A3草稿纸(3折叠,怎么折都有面☺)

       备考东大笔试的过程中,心魔数次打击着我,让我放弃东大,经历无数次放弃与坚持的挣扎后,我最终坚定报考东大的决心,出于对东大老师的认可与尊重(简单来说就是对她太上头),我把中农、川大、北交、北邮、西农全部婉拒,再加上同济联系的两位博导全部在今年没有招生名额(一个人的运气为什么能这么差,结果研三下又邮联系我说有名额让我报考),意味着我在研三上只申请了东大。时间终于来到了12月底,圣诞节,东大考核时间。三年前,圣诞节,我一举考来北京,三年间,打开了自己的眼界格局,无数次感谢三年前的自己,让我来到北京这个舞台的中央。三年后,我要再一次为自己的梦想前进,不同的是多了几分忐忑与不安。

3.3 第三阶段:摧意志

       一个人背上行囊,如同萧炎三年之约一样,走向了云岚宗(东大)。萧炎是要给三年拼命变强 and 年少轻狂的自己一个交代,而我也是要给这硕士三年刻苦努力的自己一个交代。
       闹钟响起,整理着装,带着一晚上都处于亢奋的大脑向东大校园走去。笔试和面试分别在两天时间完成,先笔试,通过之后,才能参加第二天的面试,因此第一天的笔试尤为重要。原本认为自己已经准备特别充分,但还是没有摸清博士的考核方向。我复习的方向是以难度扩展为主,我认为博士笔试考核的东西应该是很难的,具有很强扩展性,什么难我就学什么,但其实博士更重要的是学科基础,基础越牢固,你做研究的理论支撑也就越稳固。结果也就可想而知,我之前准备很久的算法计算题,是一道也没有考,反而是考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考察对前沿方向的理解,我只能靠老本东拼西凑回答上去。
       东大效率很高,早上考完,下午就出结果,如愿以偿,最担心的笔试过了!至少有面试机会,这何尝不是一件好事。我一直认为,只要能过笔试,东大老师肯定会“保我”,因此已经有一点提前“开香槟”的打算。笔试一通过,心态极佳,第二天面试也发挥正常,对答如流,面试完我就给报考老师发消息汇报了一下面试情况,她说期待我的好消息。
       一周后,跨年前夕,学院公布考核成绩,我才一瞬间明白,我被老师养鱼了,排名靠后。同时,博导告诉我,她当时并不是只放了我一个人,在我之前还有一个人,甚至我猜测她更倾向于要另外一个学生,所以我的排名才会靠后。这一结果对我而言,晴天霹雳,仿佛努力这么久的我就是一个小丑,还为了她拒绝了其他学校的offer,到头来,除了一副疲惫不堪的躯壳,啥也没有。

4 突破晋级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重鼓斗气,在失望的泥潭中拼命挣扎,寻找那可能并不存在的一丝希望并勇往向前破解心魔给硕士三年画上句号。

4.1 突破失败

       东大事件的失败,让我自暴自弃,甚至打算参加来年的春招。内心极其复杂,一时间,不知道未来的路在何方。短短几个月时间,我经历了“硕导画饼推荐中科院事件”和“东大博导留名额事件”的双重打击,自己的导师可能不靠谱,申博遇到的外校老师更难以让人信任。我也许就是经历的事情太少太少,也可能是把本科那套思维模式照搬带来的后果。在本科阶段,我遇到了几位良师,以真心换真心,哪怕是毕业多年,对我仍然相当上心。正因如此,让我产生了情感枷锁,认为只要我真心对待别人,别人一定会真心对待我,直到经历这几个月的事情,才让那个原本单纯、愚蠢的我内心多了几分复杂的情绪,种下了成长的种子。
       经历这些事情之后,我认真思索过,我难受的点其实并不是硕导没有成功帮我推荐申博,也不是东大老师不应该除我以外再放另外的同学进考核面试,让我难受内耗的是硕导和东大老师明明答应我之后,给予我希望,却又亲手毁掉它,这种感受让我恐惧,怀疑,难以对后来者产生信任。

4.2 聚气凝神

       时间来到研三上寒假,根据东大往年录取情况得知,我虽然排名靠后,但仍然在录取范围内,只是难以被报考博导录取。不妙的是,录取的时间要等到4-5月指标下发到学院,才能得到最终的录取结果,接下来就是漫长的等待时期。
       尽管东大还有机会,但吃过两次亏之后,显然让我成长了不少,我改变了“守株待兔”的一贯作风,转而是“主动出击”。我决定在研三下学期继续申请华科和重大,并同步准备春招,避免申博失败,毕业即失业。理想是丰满的,但现实是骨感的,因为我硕士三年零实习和零准备的经历,导致春招远远没有我想象中这么容易,处处碰壁,好不容易简历过了,也因为缺乏春招面试经验,而胆怯不堪。春招惨不忍睹的战况让我清楚明白,我就是一个普通人,不可能鱼和熊掌兼得,想要获得读博搞学术的机会就得放弃春招,不然很可能两头都一场空。
       紧急调整战术,全力以赴。春招处处碰壁之后,更加坚定了读博的决心,打算全力准备接下来重大和华科的申博考核。比起华科,可能因为重大离家近,当时更想要回重大。因此,虽然知道这样的做法不好,但出于稳妥,我同时联系了重大两个学院的博导,取得双重保险。其中一个学院的老师对我很满意,想要我博士阶段做无人驾驶汽车领域的研究,也是我特别感兴趣的领域,随后我也向他表明了心意,直接告诉他,“如果重大和东大同时录取我,我会选择重大”。与此同时,华科公布考核时间和考核名单,这里必须表扬一下华科,它是少有会在考核名单中标注每一个考生所报考导师的学校。我当时好奇,检索了一下所报考导师的名字个数,好家伙,华科的博导就一个录取名额,但他放了整整15个人进面,妥妥的海王啊,出于人品问题,我直接放弃了华科的面试,哪怕我材料分排名是3/15,也宁可不去。

4.3 心魔再现

       时间来到四月,往年重大面试时间在四月底,我提前回重庆拜访老师。当时和老师聊得十分融洽,他告诉我可能今年重大还要再次打开报名系统,要五月才能面试,让我好好准备。除了与老师交流,老师还把我带进了实验室,跟他的3位博士生进行了深入交流。这一次拜访,效果显著,极大地增强了我的报考决心和信心,也对组内情况有了细致的了解。
       巨大转折:转折一。刚拜访完重大老师,第三天早上我就接到了东大招生办打来的电话,告诉我马上在五一回来后就要录取我,因为到时时间比较紧张,提前告诉我,让我这段时间就考虑好是否接收offer。与之前考虑的情况一致,东大录取我没有多大问题,但难以被之前心仪的博导录取,除非她愿意花20W用工程博士录取我,不然优先情况下肯定是录取排名靠前的另外一个同学,我只能调剂其他老师。得知这一情况之后,东大老师也给我打了一个电话,她说她其实更想要我,因为我更踏实肯干(你就继续画饼吧,我已经不会相信你了),但的确20W有点多,加上她是青年教师,得再考虑考虑。尽管她话说得特别好听,但我并没有对她抱有希望,不过东大录取我,仍然是值得高兴的事情,第一个正式博士offer。
       东大录取,让我特别开心,至少有保底的学校,但随之带来就是一系列问题:重大怎么办,还继续等待面试吗?如果等重大面试,那东大offer是接受还是拒绝?不拒绝东大offer,等重大录取之后,还能拒绝东大吗?因为这些问题,让我心魔再现,到底应该怎么办,重大去还是不去,东大万一不能调剂到适合我的老师怎么办?
       巨大转折:转折二。因为东大是第一个offer,所以我不敢拒绝东大,同时担心东大老师跟我方向不一致,我也不敢因此就放弃重大的面试。时间来到5月中旬左右,东大招生办开始组织调剂,刚被通知开始调剂,马上就有一个老师加我微信邀请我面试,慌慌张张准备两个小时之后,参加完面试,老师觉得我还不错,不过由于我跟她的方向不是很一致,让我也联系一下另外的老师,然后再做决定。因此,我也联系了另外一位实力相当强悍的博导,一下子让我产生了巨大的自我怀疑,不抱有希望。结果,第二天一大早,大概8点过,正在睡梦中,被一个北京打来的电话从美梦中拉回现实。打电话的是博导那边刚毕业一两年的学生,入职东大当硕导,也就是我的小导+师姐。接着,就是40分钟的电话面试(人生中第一次被面试电话“叫起床”)。尽管面试毫无准备,但得益于一年来大大小小数次面试经验,40分钟的面试轻松拿下,小导对我很满意,不过她说招生权是大导的,所以得向大导汇报之后,由大导来决定。苦苦等待3天之后,原本认为已经没有希望,却在重庆北站候车回京时收到了东大招生办打来的电话,告知我已经被该博导录取,问我是否愿意。这一瞬间,终于明白《当幸福来敲门》男主收到心仪公司offer时的心情。老天爷就跟玩一样,就在东大录取同一刻,我居然收到了研三上联系的某位湖大老师的回信,才知道现在湖大第二批博士报考工作已经开始。
       东大录取后,开心的同时也为自己捏把汗,因为东大的小导告诉我,我的毕业要求参考清华标准,所以清华博士毕业到底是什么标准?再加上东大博导的方向我没有接触过,所以我仍然在考虑回重大。由于重大面试时间定到了5月底,我也不敢拒绝东大全赌在重大上,但东大一天不拒绝,我能拒绝的概率就逐渐变小,那怎么办?湖大刚好就是夹在两者中间,我是否可以拿到湖大offer之后,拒绝东大,再拿到重大offer拒绝湖大?出于上述考虑,回京之后我便参加了湖大老师的面试,基于我“老练”的面试技巧,轻松拿下面试,老师让我尽快完成报名。同时,我知道了几个情况:1)研二上联系他没有回复我,并不是因为我被pass了,而是因为他不怎么关心招生工作;2)他也是这几天,才从邮件里面筛选了几个申请者面试,并且只对我满意,也只会放我一个人参加面试(这含金量不用多说)。
       能够得到湖大老师这么高的评价和认可,让我倍感荣幸,但我反而更加纠结。申博一年多,我知道申博里面水有多深,很少很少能遇到这么真诚的老师,几乎不可能遇到,我如果参加面试得到offer,后面因为重大再放弃录取,将直接浪费湖大老师的博士名额。这个问题让我内心纠结了一晚上,辗转反侧。
       自己淋过雨,也要为别人打伞。第二早上,我给湖大老师说明了情况,婉拒offer。我觉得这么好的老师,就应该有人来“守护”他,如果学术圈的老师都这么真诚对待学生,也不至于现在老师和学生双方都不信任彼此,都当“海王”。我不想伤害这位好老师,也祝愿他能够招到满意的学生,并继续保持这份对学生的真诚。

4.4 新起点

       此时,我面临的仍然是东大offer不敢拒,重大面试不敢等的尴尬局面。经历几位本科老师和家人的轮番劝导之后,我的内心开始动摇,开始倾向于选择东大。考虑的问题其实也很简单,东大老师的学术背景,是我可望不可即的高度,且东大工科势头很猛,学校实力一年比一年强,我如果在这样的环境下读博,可能的确很累很苦,但只要我能坚持下来,一旦毕业,博导和学校会给我当很好的背书,不管是入职高校还是进企业,都拥有较强的竞争力。去重大可能方向吻合一点,压力也小一些,但重大博士太多,在川渝地区并不吃香,再加上重大最近几年一直没有上升的趋势,让我看不到希望。
       止于至善,东南大学。出于上述考虑,在重大面试前3天,我最终选择了东南大学,并给重大老师打电话说明了情况,当时特别紧张,甚至写了快200字的稿子,开着手机免提读稿子,短短三分钟的电话,让我内心感情十分复杂,老师也一直在说“没事没事,你去吧,的确东大要好一些”。至此,正式成为东南大学2025年博士生。录取结果如图2所示。

image-20220811144240396
图2. 东大录取结果

5 回顾及深思

       “这三年最大的收获就是遇到那些形形色色的人,虽然他们有的让我深陷险地,有的帮我逃出泥沼,但就是这样,才让当年那个自大的我,清醒了许多,我现在觉得内心无比强大。三年之约对我来说,就只不过是要完成一个年少轻狂的约定,给自己的这段成长,画上了句号而已。”——《斗破苍芎:三年之约》
       重庆–>北京–>南京,是我坚定不移走来的路。在北京这三年,我因为出生背景不好而胆怯过,因为硕士研究方向难确定而迷茫过,也因为小论文频繁拒稿而焦虑内耗过,更因为申博道路过于戏剧曲折而闹心崩溃过,酸甜苦辣咸也不足以描述这一路的不易,但如果你要是问我,“如果回到大二,你还会坚定选择读博搞科研吗?”,你可能会得到这样回答:大二时,年少懵懂是我当时的最佳形容词,单纯觉得以项目需求为导向的开发过于乏味且认为科研是一项新鲜事物就抱有无限的期待,与当时不同,此刻的我逐渐明白科研本事而言是一件更“乏味”且“痛苦”的事情,当一个人的兴趣爱好成为他的事业,那它只能逐渐变得枯燥,但如果在这种前提下,他还能继续喜欢,那他就适合走上这条道路,我想我就是这种人。我喜欢在黑暗中探索未知,哪怕过程极其痛苦,但最后成功那一刻的欣喜与激动让我寤寐求之,不管过程多么痛苦不堪,多么蜿蜒曲折,都烟消云散。同时,我认为,不管探索未知能不能成功,都是一项很有意义的事情,无非就是两种不同的思路,以结果为导向和以过程为导向,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我们能做的就是结合两者思维,武装自己的内心世界,遇挫折时多以过程为导向,但做事必须以结果为导向高标准要求自己。这条路,我走了很久,最不缺挫折与困难,甚至习以为常,我将继续走下去,不为任何人,只为给年少轻狂的自己一个交代。(上述也是我如何战胜心魔最终选择去东大的原因)
       在我背后的他们,是我最宝贵的财富。能够出走十年,成为准博士生,获得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机会,在我背后默默支持我的家人是我最结实的后盾。他们尊重并支持我的选择,让我得以迅速成长,找寻属于我自己的道路,实现年少轻狂的梦想。这一路虽然蜿蜒曲折,但是能够顺利走过来,离不开我本科老师的鼓励和帮助,他们在申博材料准备、面试技巧、方向决策、职业规划以及我的心态调整等各方面都给予了我巨大帮助,他们就是我的“药老”(贵人)。何其幸运能遇到良师,我能坚定不移走到今天,他们的帮助已经无法衡量,唯有持续努力成就更好的自己才能报答良师之教诲。同时,在硕士期间,有幸通过硕导担任本科班级的助教,并遇到了我现在的挚爱。申博之路远比我想象中要困难许多,期间我时而迷茫,时而内耗,时而崩溃…但我的挚爱——欣雨同学,在我申博这一年以来,给予了我情感、生活和学习三方面的支持和鼓励。在情感方面,她在我论文拒稿和因为失败内耗时安抚我的情绪,给我希望,给我力量,让我继续挣扎着站起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在生活方面,为我的申博道路提供后勤保障,申博途中因为焦虑内耗加上严重贫血,导致体重短短一个月下降了10斤,随后她想尽了一切办法帮我补充营养物质,逐渐让我恢复了良好的身体状态。在学习方面,帮我搜寻博导信息、proof小论文、画科研图、找资料…让我能够事半功倍。
       幸运至极,逐梦道路有家人、良师和挚爱相伴,给予了我巨大能量和希望,让原本困难重重的申博道路多了一些温暖和希望,万般感激!
       未来在我手中,是我博士阶段的代言词。得益于博导强悍的学术背景和东大浓厚的工科氛围,未来四年,可能将让我承受难以想象的压力、困苦、焦虑和艰难,但这就是我自己选择的道路,哪怕是被碾压成尘埃,也毫无遗憾。因为我觉得,在这样的环境中,我能无所畏惧去挑战自我,选择攻读博士学位,已经是人生中值得狠狠骄傲和期待的事情,甚至可以称为“极限运动”,所以何惧之有?哪怕出走多年归来仍是硕士,也无所畏惧,更何况,我无比坚信未来就在我手中,我能走到现在,已经没有什么能让我退缩,就算是挫折和困难想打败我也得付出相应的代价。未来,向我而来。

image-20220811144240396
图3. 三年之约结束,萧炎前往世界舞台中央......

http://www.hkcw.cn/article/AQaJJZUDHD.shtml

相关文章

NetSuite Bundle - Dashboard Refresh

儿童节快乐! 今朝发一个Bundle,解决一个NetSuite Dashboard的老问题。出于性能上的考虑,NetSuite的Dashboard中的Portlet,只能逐一手工刷新。有人基于浏览器做了插件,可以进行自动刷新。但是在我们做项目部署时&#…

简析PointNet++

简析PointNet 更好的阅读体验,欢迎访问 简析PointNet 获得 论文: https://arxiv.org/abs/1706.02413 TensorFlow 版本代码: https://github.com/charlesq34/pointnet2 Pytorch 版本代码: https://github.com/yanx27/Pointnet_Pointnet2_pytorch 背景 在PointNet中…

2024 CKA模拟系统制作 | Step-By-Step | 8、题目搭建-创建 Ingress

目录 ​​​​​​免费获取题库配套 CKA_v1.31_模拟系统 一、题目 二、核心考点 Ingress 资源定义 Ingress Controller 依赖 服务暴露验证 网络层次关系 三、搭建模拟环境 1.创建命名空间 2.安装ingress ingress-nginx-controller 3.创建hello.yaml并部署 四、总结 …

Android Java 版本与 Gradle 版本兼容问题:use incompatible Java 21.0.3 and Gradle 4.8.1.

问题与处理策略 问题描述 打开一个 Android 项目,报如下错误 Your build is currently configured to use incompatible Java 21.0.3 and Gradle 4.8.1. Cannot sync the project.We recommend upgrading to Gradle version 8.9.The minimum compatible Gradle v…

深度理解Restful开发规范【总结】

目录 💙一、为啥要遵循 Restful 开发规范 ❤️二、Restful 初印象 💚(一)啥是 Restful 💜(二)核心原则 💙三、Restful 在 Java 中的实战 💛(一&#xf…

【SF顺丰】顺丰开放平台API对接(Java对接篇)

对接前置篇: 【SF顺丰】顺丰开放平台API对接(注册、API测试篇)_顺丰api接口对接指南-CSDN博客 1.实现效果展示 2.SF顺丰开放平台,JDK资源下载。 下载地址:顺丰开放平台 3.将下载的JDK放入项目中。 4.将JDK资源引入p…

Java 大视界 —— Java 大数据在智能建筑室内环境舒适度预测与调控中的应用(269)

💖亲爱的朋友们,热烈欢迎来到 青云交的博客!能与诸位在此相逢,我倍感荣幸。在这飞速更迭的时代,我们都渴望一方心灵净土,而 我的博客 正是这样温暖的所在。这里为你呈上趣味与实用兼具的知识,也…

树莓派3B小练习

PWM驱动LED灯 3B引脚图 PWM通道 GPIO号 物理引脚 复用功能 PWM0 GPIO12 32 Alt Fun 0 PWM1 GPIO13 33 Alt Fun 0 PWM0 GPIO18 12 Alt Fun 5 PWM1 GPIO19 35 Alt Fun 5 第一步 启用pwm(默认情况下未启用) 简而言之,你无法通过Linux内核API…

中国信通院:《“机器人+人工智能”工业应用研究报告》| 人工智能赋能机器人,如何重塑工业版图?

在数字经济蓬勃兴起的浪潮中,《中国信通院&苏州机器人产业协会-“机器人人工智能”工业应用研究报告》为我们揭示了智能制造的未来图景。 这份报告不仅是技术发展的记录,更是产业升级的指南。它以深刻的洞察力,剖析了“机器人人工智能”…

LangChain-结合GLM+SQL+函数调用实现数据库查询(三)

针对 LangChain-结合GLM+SQL+函数调用实现数据库查询(二)-CSDN博客 进一步简化 通过 LangChain 和大语言模型(GLM-4)实现了一个 AI 代理,能够根据自然语言提问自动生成 SQL 查询语句,并连接 MySQL 数据库执行查询,最终返回结果。 整个流程如下: 用户提问 → AI 生成 SQ…

8天Python从入门到精通【itheima】-62~63

目录 第六章开始-62节-数据容器入门 1.学习目标 2.为什么要学习数据容器? 3.什么是Python中的数据容器 4.小节总结 63节-列表的定义语法 1.学习目标 2.为什么需要列表? 3.列表定义的基本语法 4.列表定义的基本语法-案例演示 5.列表定义的基本语…

重学计算机网络之以太网

一:历史发展进程 DIX EtherNet V2 战胜IEEE802.3成为主流版本。总线型交换机拓扑机构代替集线器星型拓扑机构 1990年IEEE制定出星形以太网10BASE-T的标准**802.3i**。“10”代表10 Mbit/s 的数据率,BASE表示连接线上的信号是基带信号,T代表…

4、数据标注的武林秘籍:Label-Studio vs CVAT vs Roboflow

开篇痛点:90%的模型效果取决于数据质量 "标注3小时,训练5分钟"——这是很多AI工程师的真实写照。上周有位读者训练YOLOv12时发现,同样的代码,换批数据mAP直接跌了15%,根本原因是标注不规范!本文…

一天搞懂深度学习--李宏毅教程笔记

目录 1. Introduction of Deep Learning1.1. Neural Network - A Set of Function1.2. Learning Target - Define the goodness of a function 2. Tips for Training Deep Neural Network3. Variant of Neural Network4. Next Wave 对一天搞懂深度学习–李宏毅教程分享内容做读…

【Canvas与色彩】八彩大风车

【成图】 【代码】 <!DOCTYPE html> <html lang"utf-8"> <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utf-8"/> <head><title>八彩风车 Draft1</title><style type"text/css"&…

Linux权限

文章目录 一、Linux用户权限1.1权限的概念1.2 用户分类##1.3切换用户1.4sudo提权 二、Linux文件权限2.1文件属性2.2文件的类型2.3 基本权限##2.4权限划分 三、Linux文件权限的修改方法3.1 chmod3.1.1操作符3.1.2数字模式 3.2chown3.3chgrp3.4目录文件权限的具体剖析3.4.1目录的…

70.新增用户内容复制功能

对于AI回答的内容可以复制和重新生成功能&#xff0c;对于用户则没有复制等功能&#xff0c;所以想了一下觉得还是很有必要添加该功能 首先&#xff0c;修改用户消息的模板部分&#xff0c;添加复制按钮&#xff1a; 然后&#xff0c;更新CSS样式以确保按钮正确显示。 因为之前…

暴雨和强对流双预警齐发 多地迎极端天气挑战

中央气象台今日6时继续发布暴雨蓝色预警和强对流天气蓝色预警。福建、广东、广西等六地将有大到暴雨,我国多地将有8级以上雷暴大风或冰雹天气。端午假期最后一天,出行前需关注天气变化。预计6月2日8时至3日8时,福建东部和南部沿海、广东中南部、广西南部、云南西北部和东部、…

Go语言中的rune和byte类型详解

1. rune类型 1.1. 基本概念 1. rune是Go语言的内建类型&#xff0c;它是int32的别名&#xff0c;即32位有符号整数&#xff1b; 2. 用于表示一个Unicode码点&#xff0c;全拼Unicode code point&#xff1b; 3. 可以表示任何UTF-8编码的字符&#xff1b; 1.2. 特点 1. 每…

基于mediapipe深度学习的虚拟画板系统python源码

目录 1.前言 2.算法运行效果图预览 3.算法运行软件版本 4.部分核心程序 5.算法仿真参数 6.算法理论概述 7.参考文献 8.算法完整程序工程 1.前言 虚拟画板系统基于计算机视觉与深度学习技术&#xff0c;通过摄像头捕获用户手部动作&#xff0c;利用 MediaPipe框架实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