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传统节令食品,粽子在今年端午节期间再次成为餐桌主角。与往年不同的是,除了经典的“咸甜之争”外,“低卡”、“低脂”等健康概念成为今年粽子市场的新亮点。据《2025中国粽子行业白皮书》,从规模上来看,2025年中国粽子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10亿元,增长率在7%左右,产量预计在今年能达到58万-60万吨。
端午佳节刚结束,曾经摆在商超C位的粽子已悄然退场。走访市内多家商超和面包店发现,不少粽子产品已被撤下醒目位置,还有的推出了力度不小的促销活动。在金星路手感麦夫门店,店内粽子售卖区大幅缩水,占据角落一小块位置,且鲜有顾客驻足挑选。工作人员表示剩下的品种不多了。
随后,在金星路仟吉门店看到,店内正推出粽子促销活动。“现在酸汤竹笋牛肉粽和小鲜肉粽买三送一,原价分别是15.9元和12.9元,很划算。”工作人员介绍。不过她也坦言,相比节前火爆的销售情况,当天来买粽子的人少了很多,毕竟端午节已经过了。
大型超市的转变更为明显。在步步高超市(金星中路辅路店),入口处已找不到粽子堆头。熟食区工作人员表示:“粽子昨天就卖完了,今天没货了。后续还会补货。”而在盒马鲜生河西王府井店,曾经的粽子堆头已被其他商品取代,仅剩的几盒粽子礼盒贴着“6折”的黄色标签。
面对节后大幅降价的粽子,市民的购买意愿各异。陈小姐提着刚买的几个粽子说:“平时就挺喜欢吃粽子的,尤其是咸口的肉粽。现在买三送一,算下来比节前便宜不少。我打算多买点回去放冰箱冷冻,早上当早餐蒸一个,方便又好吃,性价比很高。”
注重健康的张女士表示,她更关注市场上涌现的“低卡”、“低脂”粽子。“过节期间尝试了几款标注低热量的新品,感觉口感也不错。如果现在有促销,我会特意找这类产品买一些,当作解馋又相对健康的选择。”
李先生则认为,粽子是端午节的应节食品,过了这个时令,再便宜也不想买。他认为粽子具有很强的节令属性,过了端午就失去了购买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