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岸
乌拉圭全称叫乌拉圭东岸共和国,位于南美大陆的东南部,是南美洲唯一一个全部国土被排除在热带之外的国家。
东边是大西洋,南边是拉普拉塔河河口。(什么是河口 点这里 )
北部沿着夸雷姆河、亚瓜龙河和米林湖与巴西相邻,西边沿着乌拉圭河与阿根廷分界。
因为整个国家地处乌拉圭河东岸,乌拉圭人也自称东岸人。
夹在两个大国之间,面积只有17万平方公里。
和中国广东省差不多大,大概是巴西的四十五分之一。
乌拉圭也是通过拉普拉塔河、巴拉那河及乌拉圭河这些大河进入南美大陆的门户。
大西洋
乌拉圭拥有660公里海岸线,港口条件不错。
首都蒙得维的亚就位于拉普拉塔河与大西洋交汇处,是整个美洲最南方的首都,也是南美洲著名的港口。
不但港口条件不错,海滩质量也高。
蒙得维的亚以东300公里的地方有个艾斯特半岛,小小半岛以西的海面风平浪静,以东就是汹涌的惊涛骇浪。
独具魅力,被称为南美珍珠,很多见过大世面的巴西人都愿意来这里度假。
因为淡水河流注入,乌拉圭海域的渔产也很丰富。(什么是河口 点这里 )
鳕鱼占了渔产总量三分之一,还是拉丁美洲最大的鲟鱼鱼子酱出口国。
因为鱼子品质高,还大量出口俄罗斯和伊朗。
潘帕斯
乌拉圭地势平坦,是个以平原为主的国家。
北部是巴西高原的延伸,东南部卡特德拉尔山是全国最高峰,海拔只有514米。
南部地区是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延伸,拥有全世界最肥沃的黑土。(什么是黑土点这里 )
虽然肥沃程度比起阿根廷还稍显逊色,但乌拉圭85%以上的土地可以种地放牧。
黄金农业
乌拉圭地处温带,气候温和,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四季分配均匀。
因为土地肥沃,降水充沛,乌拉圭一直是个农牧业生产大国。
冷冻肉出口世界第六,羊毛出口量世界第二,中国是乌拉圭羊毛最大买家。
乌拉圭的农业天赋极好,从传统的柑橘、橄榄到最近的蓝莓。
基本上市场上流行什么,乌拉圭人就能种出什么。
甚至种水稻这种亚洲作物,乌拉圭都能种出单产世界第三。(什么是水稻 点这里 )
葡萄长势也好,塔纳特这种酿酒葡萄长得比法国源产地还旺盛。
今天乌拉圭的葡萄酒经常在国际比赛中获奖,乌拉圭人还喜欢喝一种用白葡萄酒兑果汁的饮品叫clerico。
印第安人
大约4000年前,印第安人已经开始在这里生活。
据说印第安人经常在河里捡贝壳,乌拉圭就是一种贝类动物。
乌拉圭河也因此得名,乌拉圭也因为这条河而得名。
有一支印第安土著居民查鲁亚人生活在拉普拉塔河北岸,非常勇猛好战。
1516年,第一批刚上岸的西班牙人就被他们团灭了。
此后三百年,查鲁亚人一直是欧洲殖民者生命和财产的巨大威胁,至今乌拉圭人还以“查鲁亚人的手掌”来形容一个人的勇气和开拓精神。
不过现在纯种的印第安人已经不存在了,也只有4%的乌拉圭人有印第安血统。
受印第安人文化影响,和阿根廷一样,乌拉圭人也是马黛茶的粉丝。
马黛茶涨价,连总统都要抱怨。
发现之旅
16世纪,西班牙和葡萄牙都从乌拉圭开始了南美发现之旅。
因为土著太凶猛,西班牙人在墨西哥和秘鲁这些地方掠夺了两个世纪,雄心勃勃建立了大都市的时候,对于乌拉圭始终有点不知道怎么下手的尴尬。
因为殖民者来的比较晚,天主教并没有在乌拉圭站稳脚跟。
今天,乌拉圭不信教的人口比例达37%,是拉美国家中特立独行的代表,相比之下巴西不信教的人只有8%。
很多从前的宗教节日也被人们改了比较世俗的名字,例如把圣诞节改名为家庭节。
皮革时代
1603年,一个西班牙人从欧洲运来了100头牛、100匹马,野生放养。
因为降水温度适宜,草原上还没有天敌,不到一百年,乌拉圭草原就出现近一千万头野牛和野马集体撒欢儿的场面。
对于当地印第安和西班牙混血的高乔人来说,骑马浪荡四方,饿了就杀头牛,吃腻了还可以吃鸵鸟换换口味。
牛皮还能卖钱,乌拉圭的各种牛制品成为欧洲市场最紧俏的商品,这一时期也被称为放荡不羁的皮革时代。
曾经给欧洲提供牛肉的大港口弗赖本托斯今天成为一个历史文化街区。
因为牛肉品质高,乌拉圭人也自称为伟大的肉食主义者。
听说乌拉圭海域的龙虾也不错,不过在乌拉圭人觉得龙虾肉太素了。
乌拉圭人对肉的贪恋让人很难不联想足球名将苏亚雷斯下嘴咬人的习惯。
过渡地带
作为西班牙殖民阿根廷和葡萄牙殖民巴西的过渡地带,两国没少在乌拉圭动手。
蒙得维的亚就是西班牙人为了扼制葡萄牙人扩张建的,从18世纪开始就成为南大西洋重要的港口。
科洛尼亚最初是葡萄牙人建的港口,中途来来回回被易手了七八次,现在这个精致小镇就是两牙风情街。
在乌拉圭此起彼伏的独立运动下,又被阿根廷和巴西抢来抢去。
1828年,英国为了更好地搞钱当了回居委会,调节阿根廷和巴西在里约热内卢签署和平条约,同时承认乌拉圭的独立。
阿根廷之后,防晒霜logo又一次出现在国旗上。
今天西班牙语成为乌拉圭的官方语言,但北部地区葡萄牙语也大量使用。
巴特列总统
独立之后,经过了几十年的战争动荡,乌拉圭在20世纪初终于抽到一个好签。
现代乌拉圭之父——巴特列总统任期内,蒙得维的亚有了第一个冷藏柜。
1905年,第一船冷冻牛肉运往英国,出口量翻倍。
巴特列还进行一系列社会改革,改善教育,提高妇女地位,增加福利,反对宗教对于社会生活的影响。
在他有机会身居高位独揽大权时候,却主动选择修改宪法,增加国家行政委员会来制约限制总统权力。
到1929年巴特列逝世的时候,乌拉圭已经从一个混乱落后被列强剥削的南美软蛋成为一个政治稳定、经济发达、社会福利完善的国家。
南美之星
乌拉圭矿产资源非常稀少。
西班牙殖民者在南美洲到处挖矿的时候,乌拉圭从没有给过他们惊喜。
煤、石油和天然气这种能源矿藏也非常稀缺,几乎全部要进口,这直接导致乌拉圭工业发展的短板实在太短。
农产品出口经济受到国际市场价格波动,乌拉圭也遭遇了经济停滞,军事独裁等困难。
近些年,乌拉圭提出了打造服务业强国的口号,以旅游、会议经济为主的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了70%。
今天,乌拉圭的年游客数量已经超过的本国人口数量,大部分游客来自于阿根廷和巴西这两个邻国。
长期以来,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福利制度造就了一个幸福的乌拉圭。
乌拉圭成为政治稳定,经济增长,人均GDP、人均预期寿命一直都是排名第一的南美之星。
享受人生
今天,大部分乌拉圭人都是欧洲移民的后代,白人比例占了87%。
这些白人中有一半是西班牙血统,还有一小部分意大利血统。
因此,乌拉圭人热情浪漫,能歌善舞,热爱足球。
乌拉圭自称为是探戈的起源地,不过阿根廷没答应。
足球是乌拉圭人的宗教,街头巷尾人人都是战术大师。
当地有句俗语说“别的国家有历史,我们国家有足球”。
1930年,第一届世界杯就在乌拉圭举办,今天这座足球场还成为一个旅游景点被球迷朝圣。
和大部分南美人一样,乌拉圭人各个都是反卷大人,喜欢享受人生。
人们只上大半天班,另外半天也没什么重要的事,就是在海边躺着。
绿茵之海
大西洋的汹涌澎湃,潘帕斯的肥沃丰饶一同塑造了今天的乌拉圭。
没有传统意义上辉煌的历史,也不是一个经济军事强国,但却一次次用足球带给全世界星光熠熠的快乐和荣耀。
希望浪潮奔跑在绿茵之海,球队命运起起伏伏,我们可以期待下一个重逢。
我们不生产知识,只是知识的搬运工
董经胜,拉丁美洲文化与现代化,社科文献出版社,2013
贺双荣,乌拉圭,社科文献出版社,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