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有患有基础疾病的人来说,一旦感染新冠后,出现重症和死亡风险会相对更高。
基础疾病的种类有很多,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等等不一而足……究竟我们该重点关注哪几类基础疾病合并新冠感染的患者呢?究竟患有哪种基础疾病,在遭遇新冠感染后的危险性更大呢?今天, 四川省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付晶,给大家聊聊。
患有这7种基础疾病的人
感染新冠后风险更大
1
1、糖尿病患者
当人体血糖长期处于比较高的水平,其机体免疫力会钝化下降,导致防御力减弱, 合并感染的几率会成倍增高 。
当糖尿病患者感染新冠后,为了抵御外来的伤害, 机体会分泌大量的应激性激素,这些应激性激素具有拮抗胰岛素的作用,可使血糖显著升高,甚至可能会诱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
血糖升高会导致感染不好控制,感染加重会反过来会造成血糖不易控制。 二者相互影响,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最终对机体造成严重的打击。
2
“免疫缺陷病”患者
以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多见,包括感染,如HIV、结核;伴发自身免疫性疾病, 这类患者往往存在自身免疫应答异常,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自身免疫性肝病等;还有恶性肿瘤患者,尤其是淋巴瘤、白血病, 这类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异常。当机体存在免疫缺陷时,对新冠病毒感染的战斗力会大打折扣,导致新冠病毒感染几率增加,且易发展为重症。这类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可能会使原发疾病病情加重,也可能会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情加重。
3
慢阻肺患者
慢阻肺患者的呼吸道粘膜本就脆弱,再加上气道的免疫功能差,当外界病毒入侵呼吸道时,会导致原有呼吸道症状的加重,继发感染。
同时,慢阻肺患者的支气管和肺泡上皮细胞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的数量更多,且活性更强。当新冠病毒表面的突刺蛋白遇上之后,二者更容易“水乳交融”,极易发展为重症感染。
4
心脏病患者
心脏病患者,由于其免疫力抵抗力低下,一旦感染新冠后可能发生细胞因子炎症风暴,心肌炎,缺血性损伤、高凝状态、应激性心肌病等疾病,一旦发生暴发性心肌炎,将会 面临更高的重症转化比例和死亡风险。
5
脑中风
当患者在感染新冠后出现发烧,使用退烧药后容易大量出汗, 身体水分大量流失,又没能够及时地补充水分,血液便会浓缩,造成血小板聚集,就很容易致使脑血管内膜表面破损,形成血栓,阻碍脑血液循环,导致缺血性中风。
加之很多脑中风患者此前就伴有高血压、高脂血症、心血管疾病,如果基础疾病没控制好,多危险因素叠加,就如同“雪上加霜”,可能使得颅内血管堵塞,脑细胞缺血坏死。
6
癌症患者,尤其是肺癌
与普通人群相比,肿瘤患者的免疫力较低,感染新冠病毒后出现重症的风险增加。
值得一提的是, 肺癌患者相比其他恶性肿瘤患者,感染新冠后更危险。这是因为新冠病毒主要累及患者的呼吸道和肺部,而吸烟史、肺癌以及抗肿瘤治疗会导致肺功能储备下降,从而增加新冠感染的严重程度。
1
7、肾功能不全
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单纯无症状的急性肾损伤都是需要密切关注的。当感染新冠病毒后,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来说,更容易导致身体情况崩溃。
除此之外,在对抗新冠病毒时,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在感染新冠时, 如果使用常规剂量的新冠治疗药物,可能导致经过肝脏、肾脏代谢、排泄的药物发生蓄积,进而使人体出现不良反应。
而另一些基础疾病, 如单纯的高尿酸、肺结节、肝肾囊肿、不严重的肺大疱、痛风等这些基础疾病,受新冠病毒影响不大,不太会增加重症风险。
感染新冠后
基础疾病会加重吗?
如果有基础疾病,特别是有基础心脏病的老年患者,可能血管内皮功能会发生紊乱,血管斑块容易发生炎性反应, 血栓的发生率可能也会增高,导致原有基础心脏病的加重。
值得一提的是,患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在平时就会服用一些药物,感染新冠又服用退烧药等,如果喝水少,水电解质平衡有时可能发生障碍。合并用药时会有重叠用药问题, 治疗新冠病毒的药物和治疗基础心血管疾病的药物都在一条“高速公路”上代谢,药物作用可能抵消、也可能互相增长,需要经过医生的指导来用药。
特别是临床见到的一些心血管病人,由于利尿剂的使用,常表现为 合并低钠血症、低钾血症、一定程度的脱水,但病人没有注意及时适量去补充营养和水电解质, 所以均衡营养非常重要,特别是老年人的均衡非常关键。一定要知晓老年人餐桌上吃的是什么,一天吃进去多少,大概吸收多少,代谢和排出多少,促进平衡。
所有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果得了新冠不要“等、拖、耗”,一定要及时治疗、在医生指导下及时调药。
患有基础疾病的患者
过年返乡时应注意什么
马上就是春节,假期里少不了返乡回家和走亲访友。对于这些患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来说,在返乡中应当注意哪些问题呢?
1
准备好常用药
很多基础疾病患者,如高血压、冠心病、心脏病患者等,都需要长期定时服药。 且感染新冠病毒时,不影响患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正常服药。
因此对于这一类人群来说,带好自己平时服用的药物,定时定量服药,切不可随意更改服药量或直接停止服药。
2
做好个人防护,减少聚集活动
返乡过程中规范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做到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 返乡后尽量不到人员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场所,尽量少参与集市庙会、文艺演出等聚集性活动。
3
保证常用仪器的完好
比如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计,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仪,慢阻肺患者的吸氧装备,以及每个高危患者都该配置的血氧饱和度监测仪等, 这些仪器都十分重要,建议定时检查保养。
4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均衡而健康的饮食、充足而规律的睡眠、及时而充足的饮水、适度而合理的锻炼等等, 这些都是良好生活习惯的一部分。让自己的生活健康起来,才能更好地挺过这一次。
老年人等重点人群
如何做好新冠和流感的双重防护?
新冠病毒感染和流感都是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二者临床表现相似,包括发热、全身酸痛和呼吸道症状,所有人群都是二者的易感人群。 老年人群是新冠和流感感染以后出现高危的重点人群,也是防护的重点人群。二者作为呼吸道传染病传播途径类似,通过飞沫传播,因此防护手段也类似,主要 尽量减少外出,保暖, 去人多和密闭空间时要佩戴口罩,要注意清洁双手、室内多通风。
新冠病毒感染和流感都是疫苗有效的疾病,接种疫苗是最经济、最有效的预防手段。现在正值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春节期间人员流动性大,感染风险会增加。
小康妹儿在此提醒大家,对两种呼吸道常见传染病做到共同预防、科学防护,过一个平安春节。
本期科普医生
医生简介
四川大学硕士研究生,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急诊专业,擅长内科急症、慢性阻塞性肺病、中毒等领域。现任四川省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青委副主委,四川省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委员,四川省卫生应急专家库专家,四川省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中毒组秘书。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省部级课题1项,厅局级课题1项。获得AHA颁发导师证书,多次组织和参与急诊技能培训工作。
编辑 | 醒醒
来源 | 综合红星新闻(原创稿件此条可删)
监制 | 黄利琴
审核 | 蓝岚
图片来源 | 温江区人民医院、摄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