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前,《无名之辈》以黑马之姿横空出世,口碑与票房双丰收。没有大牌演员、没有流量加持,低成本制作却拿下近8亿票房。当时认为这是一部颇有诚意的国产片,但面对铺天盖地的盛赞,觉得它有些被高估了。时隔七年,续集终于来了,导演和主演阵容悉数回归。在点映阶段便赢得不少好评,让人颇为期待。然而结果令人失望,看完之后只有一个感觉:麻了。
这部所谓的续作更像是挂着「情怀」幌子的诈骗——《无名之辈:否极泰来》。虽然是《无名之辈》的续作,但两部其实是独立的故事,没看过第一部的观众也能无障碍观看。不过独立看更难看了,毕竟有第一部的滤镜加持才能勉强挨过全片。
剧情不复杂,一句话总结就是一场综艺版《楚门的世界》。故事发生在泰国,任素汐饰演的薛芳梅是一名电视台导演,为了惩罚渣男男友陈三金(章宇 饰),隐瞒实情将其拉入了一场整蛊综艺《超级整人王之渣男再见》。节目组提供了超强沉浸式的体验,让二人经历了一场恐怖分子的绑架危机。他们被绑到深山野林里,遭遇恐吓、威胁以及各种人性试炼。整个过程被摄像机拍下,再加料制作。陈三金的各种渣男丑态被捕捉后放送,成了全民笑料,也让综艺热度飙升,在整个东南亚掀起收视狂潮。随着故事进展,陈三金慢慢发生变化,最终像楚门一样发现了隐藏的真相,崩溃反抗,与薛芳梅的感情也将在最后迎来抉择。
实际上,这个设定很契合时下手撕渣男的大戏和各种情感纠纷类话题,经常博得全民参与讨论。遗憾的是,影片并没有拍出其中的矛盾性和复杂性。首先,手撕渣男的爽感没有体现出来,不管是男女主角的感情还是陈三金渣男人设的建立都是失败的。片中用一场陈三金找薛芳梅要钱的戏码来塑造二人的关系,起因是电视台改造,陈三金从义乌老家提供了一批灯具,但因节目制作停滞,电视台没钱结款。陈三金为了不让老家的生意破产,天天去台里逼着薛芳梅要钱,但这并不显得渣。创作者试图通过对话强调陈三金的「渣」,但说服力不足。
其次,对于综艺节目和舆论环境的讽刺逻辑不通。电影前三分之一的突发绑架情节刻意遮掩了关键信息,营造出紧张绝望的氛围。但随着薛芳梅从片场走秘密通道到达演播室,工作人员喊出节目名称,电影迅速揭晓真相:这一切都是戏。接下来视角转换,不再是陈三金和薛芳梅第一视角的冒险,而是节目、观众甚至是屏幕外观众的观看视角。当节目一期期热度水涨船高,很多问题开始失控。比如综艺制作人开始刻意设置情节刺激陈三金的反应,观众对陈三金的态度也不断变化,反向为节目输送收视率。片中用综艺效果刺激观众的内容拍得相当降智,几乎可以用闹剧形容,小打小闹的综艺剧本毫无冲突性的情节,并没有表现出节目为了流量无所不用其极的疯狂。
最后,《无名之辈》主题内核的走样也是问题之一。前作之所以成为爆款黑马,好评之一就是故事中对小人物个人尊严的聚焦。延续名字的续集也有延续主题的意思,先让陈三金的尊严在综艺里被狠狠践踏。被打、被骂、被吓尿,当节目假意的恐吓下,陈三金终于破防,直面自己的不堪过去,向所有人道歉。并在目睹薛芳梅被「枪杀」后彻底崩溃,痛定思痛决定反抗。电影本想用陈三金手撕剧本反抗资本的桥段呼应「小人物尊严」的主题,但他拿起枪乱杀,从被节目操控到节目组不得不为了收视陪他上演复仇戏码。与此同时,在薛芳梅的提示下,他终于发现这一切都是骗局,并没有选择出现在收官晚会现场领奖,而是一个人驾船离开去找薛芳梅。
观众认同电影内核的前提是要对寻求尊严的人物有所共情,也就是能代入陈三金的处境,认同他的选择。但视角的飘忽让观众从故事开始就处于纠结状态。故事是以陈三金的渣男设定展开,把观众放在了批判视角,但陈三金好像只是一个有点毛病的普通人。连被绑架过程中所谓的「渣男」表现看起来也是求生之法,自始至终没放弃带薛芳梅逃命,所做的一切都与初始设定相违背。从而,剧情逻辑让人觉得牵强。如果说剧作就是让观众看到镜头或媒体对一个普通人的霸凌与异化,但这样又丢失了复杂性。更让后来薛芳梅的转变和二人的重新复合显得十分膈应。于是为了解决这些逻辑问题,创作者设定了一个终极Boss:资本。是资本拿捏所有人,异化所有人。在片中具体指的是从掌握一切到被所有人反抗的疯狂女导演,嘴上打着复兴电视节目的口号,其实只是为了赚钱。但陈三金所谓的反杀资本只是一阵虚假的突突突,然后收到账户里打入的侮辱其尊严的钱,与薛芳梅复合。赢了吗?赢在哪?
电影结尾处,一波挽尊操作出现了。陈三金与薛芳梅碰面,提醒大家被骗了,留下想象空间,暗指参加节目或许就是二人的共同筹划。用一场表演让全民陪玩。这一瞬间觉得自己确实被骗了。不只是潘斌龙贴上双眼皮装黄渤,也不只是两个好演员漫不经心地演烂片,更不只是导演挂上前作招牌套壳诈骗。而是如坐针毡、漏洞百出的两个小时过后,电影终于图穷匕见:第三部的预告缓缓出现。一切都是预告,或许连第二部都只是第三部的边角料。所以这一部才拍得这么不顾观众死活。原来,电影还真有现实意义,拍出一场诈骗,自身也是诈骗。戏内算计,戏外做局。这么搞下去,无名之辈会消失,否极泰来大概只能是幻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