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5月,日本关东军在诺门罕一带率先对外蒙展开了进攻,外蒙根本抵抗不住。没多久苏联介入了,随后战争开始扩大,苏联和日本开始真刀真枪地干了起来,这就是诺门罕战役。
这场战役规模也不算小,历时135天,双方投入达到了20余万人,更是采用了飞机、大炮以及坦克和装甲车,最终日本战败了。
那么日本对苏联发起的诺门罕战役,其目的到底是试探还是什么?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了东三省,还在东北建立了一个“伪满洲国”。我们知道东北和当时的苏联以及外蒙接壤。虽然外蒙并没有真正的独立,但在苏联和日本的眼里,这已经是一个独立的国家了,只不过我们还不承认罢了。
而日本便以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边界”问题为借口,不断地挑衅,为此日本和外蒙以及苏联发生了多次的冲突,至于诺门罕战役,其实已经是张鼓峰事件之后的第二次大规模的战争了。
日本对苏联非常警惕,早在俄国时期,两国在东北还爆发了日俄战争,结果俄国打败了,日本获取了东北的很多利益。
虽然俄国已经转变为了社会主义的苏联,但其实苏联对外蒙和东北并没有放弃原来的政策。这让日本不能接受。
虽然日本非常猖狂,但毕竟就这么点实力,也不敢像侵略中国那样,直接全面对苏宣战。
事件起因是划界问题,这个是毫无疑问的,但谁都知道,这并非日本的真正目的。
日本其实在侵略东北的时候,其实陆军和海军一直是有着巨大的矛盾的,也就是所谓的日本北上和南下争论。侵略中国,以及以中国为跳板,北上进攻苏联,这是陆军一直主张的,毕竟只有在陆上作战,陆军才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日本海军则主张向南,进攻东南亚,只有这样,海军才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
而这也是双方基于自己的利益所主张的战略方向。
恰在此时,日本找到了与苏联作战的借口,那就是所谓的边界问题。日本也想再次试探一下苏联在远东地区的兵力。
毕竟苏联的重点是在欧洲,这一点日本也是知道的,而日本还知道苏联在30年代开展了大清洗运动,损失了一大批中上级军官,这也让日本看到了机会。
如果赢了,日本可以继续扩大战争,顺利的话, 甚至可以直接占领远东,进而和德国东西夹击。
令日本没有想到的是,苏联块头实在是太大了,就算大部分军队部署在欧洲,日本也没能啃动这块骨头。
而这场战役,可以说是日本陆军历史上第一次吃到如此大的败仗,以植田谦吉为首的关东军领导班子全都丢了乌纱帽。
战后,日本陆军的确有一些畏惧北上的声音。但如果说日本就因此放弃了北上政策转而南下,还为时尚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