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吉时,天台县三合镇亭头村举办亭头张氏二十度圆谱典礼,来自全县各地、迁出地的张氏后人,及亲族、美族,各姓氏文化研究会代表共千人参加典礼。
唐德宗年间始迁祖乐台公为唐兴县令(天台),政声亲和,士绅挽留,遂择蟹板溪、郁溪、欢溪和始丰溪四溪交汇之小水港地置田栖居。二世仁捷公任职刑部尚书.任满省亲,以孝为大,待奉双亲而迁居之。跑马置山拥此3平方公里之天然獨享之地。村因亭名,缘于村东建有燕息亭而名。祖源婺州东阳,可上溯川陕冀州。《唐书》载皇帝之孙挥观孤矢九星,始制弓矢,赐姓张,诗曰:“弓力千钓东风劲,长空万里北斗明"。
亭头张氏以“崇文、厚德、勤耕、奉孝"为祖训。耕读传家,忠厚继世,精英辈出,谱载有尚书3人,进士12人,州知府等职官11人,太子少师1人。麦有“唐室尚书地,宋朝榜眼家”之称。其中张桂公榜眼及第。玄宇公剿匪殉难,封忠肃公,金头补身重葬。万民晋表,敕立庙塑身永祭。张润公创建义仓,救灾救民。祖上积善德,子孙福绵长。15世文伏公迁居仙居。有“蜜蜂飞出洞,仙居半县张”之说。
二十三世元亮发10房,人丁大兴。村居灵毓秀之地。有宗祠村庙燕息亭,四嘉湖鲤鱼望月景,大麦堆假山,平地起岗桥,永济桥,三官堂,神龟镇山石,忠肃公庙,这些遗存古迹深烙族人生活之印记。南宋后,家族蒙尘,沉寂蛰伏,鲜有拔翠者。抗日烽烟燃起民族复兴之火。迪哲公抗日救国,为革命英勇就义,获人民政府昭彰。哲永公崇文博学,为华师大一级教授,编著等身。村词调剧团,演人生、铸族魂,定为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批后学才俊奋发有为,村有大学学历200余人,科局级以上才干5人,高级职称3人,更有广大村民崇文、厚德、勤耕、奉孝,呈现村宁、家和、族兴之昌盛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