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公司处在同样的行业和盈利水平,为什么市值规模会相差10倍?为什么有的上市公司增发、再融资轻而易举,有的却困难重重?那就不得要说说关于“市值管理”。
一、什么是市值管理?
1)市值管理的含义
市值管理就是上市公司基于公司市值信号,综合运用多种科学、合规的价值经营方式和手段,以达到公司价值创造最大化、价值实现最优化的一种战略管理行为。
2)市值管理的理念
将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有机融合
目前上市公司都是在两个市场进行经营:一是资本市场,经营目标是市值;二是产品市场,经营目标的核心是利润。据了解,很多上市公司注重产品市场,供研产销思考的是利润问题,很少有上市公司注重资本市场,将两种市场相结合思考并有效融合的更少。
实际上,从企业核心竞争力和股东财富来说,想要运行好一家公司,必须具备产业和资本两种思维,而且必须进行产融互动,必须认识市值是终极指标,利润只是过渡性指标。根据经典的价值决定价格理论,利润好坏会影响市值,但很少有人思考市值市值的高低同样也会影响企业的利润和发展。
举例而言,第一家上市公司努力做实业,市值会逐渐上升:第二家上市公司在做实业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市值管理,更快提高市盈率,以低成本获得更多融资,用这些资金再进行并购,就很可能反超第一家。因此,想要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产融结合并互动尤为重要。
二、市值管理对上市公司的意义
2014年5月份,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鼓励上市公司建立市值管理制度”。这是“市值管理”这一概念首次被写入中央文件,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一般来说,市值管理的重要性体现在三个方面:
1、市值管理可以降低上市公司再融资成本
一般来说,好的市值管理能够帮助上市公司获得投资者的认可,有利于上市公司再融资时降低融资成本,提升发行价格,包括进行债务融资时银行贷款的门槛也会降低。
2、市值管理可以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公司拥有较高市值,代表广大投资者对公司基本面的认可。公司知名度提高,对企业的谈判地位和议价能力都有帮助。市值与品牌价值相辅相成,互相拉动,形成良性循环。
3、做好市值管理,才能推动公司积极健康地发展、长期持续地盈利
上市公司进行市值管理短期内虽不能提振股价,却可以“放长线钓大鱼”,应用公司经营和资本运作的方法为公司业绩打好基础,为股价未来的上涨做好铺垫。
三、市值管理在中国的发展情况
市值管理是在中国股市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逐步实现股份全流通的背景下产生的,是西方价值管理在中国股市的发展和延伸。上市公司的所有股东都可以通过股票市值的增加获得较高的溢价,上市公司的目标从利润最大化转向市值最大化,市值最大化成为企业管理层努力的终极目标。2014年5月9日,新"国九条"明确提出"鼓励上市公司建立市值管理制度",市值管理已成为中国资本市场上较为热门的话题与管理实践。
市值管理是一门非常专业的学问。所以做市值管理需要非常专业的团队,华谊信资本服务贯穿企业上市前后,2017年至今,累计服务超40家在港上市公司,管理市值超2600亿港币,二级市场市值管理业务位于国内市值管理行业前三甲,致力于为企业和大股东提供个性化的市值管理服务。
版权声明:所有华谊信资本的原创文章,转载须联系授权,并在文首/文末注明来源、作者,否则华谊信资本将向其追究法律责任。部分文章推送时如有侵犯您的权益或版权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