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汽车CEO何小鹏在最近的一次媒体访问中,针对魏建军近期发言和比亚迪降价相关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汽车行业不应只关注价格竞争,而应注重科技发展,特别是向具身智能方向迈进。
不久前,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指出,当前中国汽车产业面临资本裹挟、恶性竞争和技术趋同等严峻问题。自2022年末特斯拉掀起价格战以来,这场价格战已经持续了两年半之久,不少业内人士预测今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高阶智能辅助驾驶曾是25万以上车型的专属,但随着小鹏MONA M03 Max的上市,这一局面有所改变。该车型售价12.98万元起,并搭载了高阶智能辅助驾驶系统。何小鹏称其智能辅助驾驶能力可与行业50万级旗舰车型媲美。具体配置方面,该车搭载双OrinX芯片,最高算力达508Tops;具备端到端大模型,拥有27个感知硬件,包括3毫米波雷达和12超声波雷达。
何小鹏预测,未来两年AI将给汽车领域带来巨大变化,这种趋势将以非线性方式发展,可能在未来两三年达到指数级增长。他认为,在下一个十年甚至数十年里,AI将重新定义汽车。目前,AI主要应用于智能辅助驾驶和座舱。何小鹏表示,过去十年软件在汽车中的占比从百分之几提升到了百分之二十,未来十年这一比例可能会提升至百分之五十。他进一步指出,用户将来可能会为不同的AI买单,就像今天他们愿意为续航、空气悬挂和驾乘舒适度付费一样。
展望未来,何小鹏建议消费者在购买智能汽车时,首先要考虑产品的算力,其次看车辆是否能充分利用算力,最后看能否提供良好的体验。他希望小鹏能够成为AI汽车的领导者,尽管目前AI还未实现全民普及,也没有实现全域覆盖,智能程度仍有待提高。
关于智能驾驶的技术路线,业内存在纯视觉和激光雷达两种方案的争议。何小鹏认为,如果采用多激光雷达方案,研发难度会降低,但为了确保用户在各种用车场景下的安全,车辆需要具备环视能力。他用“眼睛”和“大脑”比喻这两种技术路线的区别,强调小鹏选择了强大的“大脑”。他还表示,只要模型、算法、数据和算力足够强大,视觉方案也能带来很好的体验。
何小鹏透露,今年小鹏的研发和飞行汽车费用接近100亿,公司毛利不断提高,亏损快速下降。他强调找到适合小鹏的科技发展道路至关重要。小鹏汽车将自己定位为高科技公司,未来十年计划推出更多座舱、飞行、动力、能源和机器人等领域的高科技产品。
在出海方面,何小鹏表示,未来小鹏将在全球范围内推出左舵、右舵、纯电和增程车型,并有选择地投放新车。他特别提到,全球化是一个长期、本地化的过程,每个国家的情况差异巨大,必须稳扎稳打。他从自己上一段创业经历中吸取了经验,强调质量的重要性。他预计小鹏汽车将在今年第二季度完成五个车型的年款升级或增加配置,并在第三季度推出两款全新车型。他对公司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预计四季度实现盈利,全年实现规模自由现金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