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美国特朗普政府对哈佛大学进行了一系列打压,引发了全球关注。据财联社报道,当地时间5月29日,美国马萨诸塞州联邦地区法院一名法官发布了一项命令,叫停了特朗普政府禁止哈佛大学招收外国学生的政策。听证会后,法院网站信息显示,此前发布的临时限制令将继续有效,待各方协商并提交提议供法官审议后,将发布最终的初步禁令。
事实上,在特朗普上台前,他及其支持者就指责哈佛大学“反犹”,并扬言一旦上台将对其进行整治。3月31日,特朗普政府宣布审查哈佛大学约90亿美元的合同和拨款,要求校方改革招聘和教学制度。4月14日,国土安全部以哈佛“拒绝配合”为由冻结了联邦提供给哈佛的22亿资金。4月至5月间,美国政府认定哈佛没有资格获得新的联邦研究经费,八个联邦机构终止向哈佛提供4.5亿美元的拨款。
5月2日,特朗普威胁取消哈佛大学免税资格,引发争议。5月22日,国土安全部撤销哈佛大学参与“学生与交流访问者计划”,使哈佛不仅丧失继续招收外国学生的资格,已在校的外国学生也面临转学或放弃学业的困境。5月25日至28日,特朗普在社交平台发表激烈言论,指责哈佛招收太多对美国不友好的外国学生,并威胁将更多联邦资金转给职业学校,声称哈佛大学的外国学生比例应限制在15%左右。5月27日,美国政府又宣布削减哈佛大学1亿美元的联邦合同。
特朗普政府的打压措施已从哈佛扩散到全美高校。5月27日,美国政府暂停外国生源学生签证面试安排,同时扩大对留学生社交媒体活动的审查。许多学者认为,特朗普针对哈佛的打压正在演变为针对整个美国高等教育体系的打击。
哈佛大学是著名的精英学校,培养过众多杰出人才,拥有庞大的校务基金。面对特朗普政府的打压,哈佛校方表示不满。针对3月的审查,校方拒绝配合;针对联邦资助的切断,校方提起诉讼;针对取消免税资格的言论,校方发表声明称此举无法律依据。5月22日,哈佛大学发起第二项针对性联邦诉讼,质疑资金冻结和免税资格审查,促使地方法院法官巴勒斯发布临时限制令,暂时阻止联邦政府的限制措施实施。
一些观察家指出,虽然哈佛过于“精英化”,但各校意识到唇亡齿寒,如果哈佛顶不住,特朗普可能会进一步打压整个教育科研体系。特朗普打压哈佛的理由包括打击反犹太言行、停止接纳不认同美国的学生等,但分析家认为这些主张主要是为了迎合其核心支持群体——底层白人。他们普遍仇视精英教育,认为国际生抢走了工作机会。特朗普的执政思路是只说铁杆支持者爱听的话,这使得他的支持群体坚如磐石。
哈佛大学的运营费用在2024财政年度达到64亿美元,联邦研究赞助占总营业收入的11%。如果没有联邦资金,尖端研究将半途而废。国际学生贡献了教育收入的很大一部分。尽管哈佛有高额捐赠基金,但使用方式受限,无法替代联邦资金损失。分析机构认为,特朗普政府的打压措施将导致哈佛等美国研究类高校重大产学研项目中止,资金缺口浮现,大学收入锐减,双方陷入官司。长期来看,这将削弱美国高校吸附和同化年轻国际人才的能力,动摇美国赖以强大的根本。目前,特朗普针对哈佛招收国际学生的禁令并未顺利落地,但各方博弈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