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 “公众号”可以订阅哦!
进入2024年后,本以为“毒教材”事件成为过去,实际上并没有,反而在学生的试卷上出现,影响或许更为恶劣。
据相关媒体报道,近日成都九年级语文试卷上的阅读理解题《杜鹃花落》引发热议,源于文章从一个侵华日军大佐的视角,讲述其为了给儿子报仇去打八路军,结果炸死了自己儿子的故事,字里行间都透露着对侵华日军的同情。既是对先烈的亵渎,也是对历史的无知,以至于被网友称之为“毒试卷”。
着实很难想象,如此一篇没有文学性、思想性且三观不正的文章,缘何进入出题人的法眼,缘何过了审题人的审核,最后堂而皇之出现在九年级语文试卷之上,让很多学生的三观遭到莫名的冲击。
为了让学生理解文章主旨,出题人也是绞尽脑汁设计了三个问题,自以为高明得很。但对于学生而言,要想拿高分,只能共情日本大佐,站在日本大佐的视角来看问题,以至于很多学生表示,“有一种当了汉奸的感觉”。要知道,初中生正处在三观塑造的关键时刻,又有权威的试卷作为引导,很难想象这篇文章会对学生造成何种影响,值得我们上纲上线地予以批判和抵制,为学生营造一种健康向上的教育环境,为青少年肃清文化大环境尤为必要。
或许有人说,不就是一篇文章么,有点反应过度,值得上纲上线么?
因为教材、试卷无疑是升学考试的重头戏,孩子们极容易相信,会深入去理解,如果有人在教材、试卷上动了手脚,可能直接污染孩子们的心灵世界,将错误的认知导入孩子的潜意识,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可以说影响很恶劣。
潜移默化的力量,比你想象的更加强大,稍有不慎,可能悔之晚矣。
因此,任何居心叵测的人敢打孩子教材或者试卷的主意,都将被公众所唾弃,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而且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绝不能让“毒教材”“毒试卷”事件再度重演,强烈要求相关部门予以严查严惩,绝不能放过任何一个居心叵测之人。
或许,文章作者免职远远不够,需要对源头彻查,给公众一个交代。
来源:晨阅浮一白;编辑:龚学成;文章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如涉及内容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更正或删除,感谢作者。近期训阅读全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