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一位名为“两个小段”的博主发布视频称,自己从胖东来购买的红色内裤掉色导致过敏。当时胖东来表示商品经检测合格,部分管理人员因处理不当被降级或免职,并给予顾客投诉奖和承担相关医疗费,同时追究该博主对胖东来造成的损失。
2025年5月28日,许昌市魏都区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了胖东来商贸集团有限公司与段某的名誉权纠纷案,并当庭宣判。法院判决段某在其个人抖音账号“两个小段(小)”发布书面道歉信的视频,内容需经法院审核,且30日内不得删除;段某还需赔偿胖东来40万元经济损失。
这一判决结果为这起持续三个月的消费纠纷画上句号,划清了正当维权与网络侵权的法律边界,彰显了法律整饬网络空间秩序的力量,也警示了试图借网络获利之人。案件源于段某在网络平台发布关于胖东来的消费维权视频,指控商品存在质量问题并导致自身过敏。但法院认定,段某在未核实自身皮炎症状与商品直接关联的情况下,贸然发布不实信息,损害了胖东来的名誉,超出了正当维权的范畴。
段某作为拥有百万粉丝的自媒体人,其言论传播力广泛,更应谨言慎行。然而,段某在发布视频前未能充分核实事实,仅凭主观臆断就对商品质量进行负面评价,甚至在胖东来启动投诉处理程序后仍持续传播未经证实的信息。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企业的合法权益,也误导了消费者,扰乱了市场秩序。
此案判决让网络维权的法律红线更加明晰。虽然法律赋予消费者批评监督权,但任何权利行使都不得突破法律底线。段某之所以维权变违法,在于她将个体消费纠纷升级为公共事件时,缺失了基本的事实核查义务。她在控诉胖东来时情绪激动,引发网友同情,但实际上并未充分核实情况就急于发声,让人怀疑其真实意图。
近年来,部分自媒体为博取关注,刻意夸大事实、制造对立,抹黑诋毁企业,恶意营销炒作,对企业进行敲诈勒索等乱象十分泛滥。中央网信办已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两个月的“清朗”专项行动,整治涉企网络“黑嘴”,优化营商环境。这一判决对“黑嘴”们是严厉的警示: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以维权之名行侵权之实,最终只会自食恶果。
消费者与商家的互信构成坚固的市场基石。法律公正判决不仅维护了企业合法权益,也为社会树立了正确的价值导向,为消费者依法维权提供了行为指引,加固了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的信任纽带,为优化营商网络环境、增强经济发展活力保驾护航。40万元赔偿金与公开道歉的处罚,足以震慑企图靠“碰瓷”企业牟利的网络“黑嘴”,让更多网络内容生产者明白流量越大责任越大,恪守真实和诚信底线,方能在法治轨道上实现多方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