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是为了给西方打气,美国总统拜登说,普京已经输掉了这场战争,俄罗斯最终将不得不与乌克兰谈判妥协。据环球网报道,美国总统拜登在7月13日表示,他不太相信莫斯科能够长年承受这场战争。普京已经输了,他最终会与乌克兰妥协谈判。
拜登在与芬兰总统绍利·尼尼斯托共同举行的记者会上说,“(普京)他不可能赢得乌克兰战争,”俄罗斯已经输了”。拜登说,莫斯科资源短缺,经济陷入困境,战场上也不给力。尽管乌克兰仍在与莫斯科交战,但乌克兰的大反攻最终将导致谈判,以结束乌克兰与俄罗斯的这场战争。
此外,拜登还断言普京不敢使用核武器。据参考消息引用法新社报道报道,在俄罗斯发动新的武力打击和新一轮的“核战争叫嚣”之际,拜登说普京没有可能使用核武器,并坚称这场战争不会拖延数年。拜登说:“我觉得没有看到普京使用核武器的真正可能性。”
这一言论引发了外界广泛的讨论和争议。拜登的表态无疑是对普京的压力和警告,同时也是给西方世界打气的一种手段。其实,拜登还有一句话没有说出口:“美国一定会跟俄罗斯战斗到最后一个乌克兰人。”
拜登算得上是美国冷战精英政客的最后遗产。别看拜登平时迷迷糊糊的,搞俄罗斯的时候,却一点都不迷糊,马上就不困了。拜登只有在对付俄罗斯的时候,才能表现出果断、老辣和狠毒,这可能是冷战时期对苏联激烈较量的经历,给他留下的深刻烙印。
要准确判断乌克兰战争的结局以及普京是否真的输掉了战争,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和事实的证明。不过,抛开事实不说,这场俄乌战争,显然是美国赢麻了。
美国为何热衷于“拱火“俄乌战争?因为这是千载难逢的打击和削弱俄罗斯的机会,而且不需要与俄罗斯进入直接交火的热战,只要出钱进行代理人战争就行。
美国一直以来有个观点占据上风,那就是需要接受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经验教训,直接下场与一个大国作战是不合适的,这也是美国在阿富汗战争中得到的教训。美国在阿富汗的十年,每年都要花掉1000亿美元的作战费用,而“拱火”乌克兰与俄罗斯战争的500天,才花了500亿美元,其中大头是采购美国自己生产的武器装备。美国仅向欧洲出口液化天然气一项,就能把军援乌克兰花的所有钱连本带利赚回来。
最重要的是不用死人,只需要战斗到最后一个乌克兰人就行,性价比太高了。
普京面对的,是一个拥有大后方、巨量援助、交通顺畅、大规模动员、并且抵抗意志强烈的乌克兰,俄罗斯军队已经无法完全彻底地打败乌军,而且眼看着被北约放血。俄罗斯等于是跟整个北约作战,如果不及时抽身,必然是失败的命运。
目前,俄罗斯人对国家未来信心大跌,至苏联解体以来的历史最低点,有58%的受访者表示俄罗斯将面临“艰难时期”。此外有超过一半俄罗斯人要求对乌和谈。
俄罗斯唯一民调中心列瓦达(Levada Center)的最新民意调查,支持对乌谈判的受访者比例从一个月前的45%增加了8个百分点,已经达到了53%。
同时,俄总统普京的支持率依然保持高水准,达到82%,多数俄罗斯人依然信任普京,并支持普京连任总统,认为俄罗斯未来需要普京的领导。
但俄乌战争一年多来,俄罗斯民众对未来持负面看法的比例上升了10个百分点,达到58%,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此前在2009年的最高值是56%,当时全球金融危机给俄罗斯带来了灾难性的打击,导致20世纪9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
本来,实力并不强大、纸面威慑力很强大的俄罗斯,完全可以通过威慑、讹诈等软刀子一点点地收拾乌克兰和东欧亲美势力。因为这场战争,欧洲和北约更加团结了,已经不可能再有任何欧洲国家(除了白俄罗斯和塞尔维亚)对俄罗斯存有和平共处的幻想。未来,俄罗斯在欧洲会被彻底孤立,今后的俄罗斯只能向东方靠拢。
而美国人则乐观其成,继续怂恿、拱火和对抗,达到了利用俄罗斯的武力威胁来收割欧洲韭菜的目的。
美国才是俄乌战争中的最大受益者,美国等了这么多年,等到了“美国之友”普京同学的盲动和冒险,终于有了一个好机会,都不用亲自下场,花几百亿美元,就能把俄罗斯的血彻底放干,然后还能愉快地割欧洲韭菜,赚得盆满钵满。
打压了俄罗斯,捆绑了欧洲,顺手赚欧洲的钱,美国一把就赢了三次,这场战争最大的赢家其实是美国。中国也算是赢家,但收益没有美国那么厚。
“只有远离战争的一方,才能赚大钱”———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