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头痛确诊寄生虫侵入大脑 宠物接触成隐患。李女士住在鄞州区,今年41岁,在一家宠物店工作。她平时非常喜欢小动物,尤其是猫和狗,经常与它们“贴脸”和“亲吻”。尽管每次接触后都会洗手,但还是不幸感染了罕见的寄生虫——裂头蚴。最近的一次体检中,她被查出感染了这种寄生虫,影像学及血液检测显示,该寄生虫已经进入她的中枢神经系统,可能是导致她长期头痛的原因。
裂头蚴是一种白色带状寄生虫,主要宿主为猫、犬等食肉动物。人类通常通过食用未煮熟的蛇、蛙、禽肉类感染,但也可能通过与携带幼虫的宠物密切接触而间接感染。这种寄生虫可寄生于人体多个部位,如眼部、皮下、口腔、脑部甚至内脏。最危险的是侵入大脑,可能导致癫痫、头痛、瘫痪等症状,且容易被误诊为神经性疾病或脑肿瘤,延误治疗。感染裂头蚴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眼睑肿胀、视力下降,严重者角膜穿孔;头痛、抽搐,磁共振成像可见隧道样病变;游走性肿块,伴有刺痛或瘙痒。潜伏期长,症状可能数月甚至数年才显现,增加了诊断难度。
为了预防裂头蚴感染,应尽量避免与宠物“贴脸”“接吻”,避免被舔舐面部或伤口;接触宠物后务必彻底洗手;宠物应定期驱虫、洗澡,保持清洁。若出现不明原因头痛、发热、皮下肿块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宠物接触史。建议给宠物定期驱虫,成年宠物每3个月一次,使用含吡喹酮、阿苯达唑成分的广谱驱虫药;禁喂生肉,避免宠物捕食野生动物;每日清理宠物粪便,每周消毒窝垫,防止虫卵残留;儿童、孕妇、免疫力低下人群应减少与宠物的直接接触。
裂头蚴感染的确诊方式包括血清抗体检测和影像学检查(如超声、磁共振成像),治疗以手术摘除虫体为主,辅以药物治疗。科学防控可以有效预防裂头蚴感染,切勿迷信“土方”敷生蛙肉清凉解毒等行为,这是多地裂头蚴感染的主要诱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