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给出的评价大部分都是,电影不好笑,电影拍得像小品、浪费了好演员、失望、烂片等等。
正如印证了那句话,期望越大失望越大,电影拥有如此的顶配演员,最后却呈现了这样一部搞笑不足,鸡汤十足的作品。
不过在个人看来《两只老虎》还是比《摆渡人》高了不止一个档次,虽然谈不上特别好,但是也算的是表现平平吧,如果是考试打分,《两只老虎》至少是有60分的,当然演员的演技分占很大一部分。
这充分说明了一点,一部好的作品除了要有好的演员以外,还需要有好的剧本。就像是炒菜,各种佐料都配齐了,但是最后发现买的菜是坏的,自然做出来的味道就不会特别好。
这部电影最大的问题就是在剧本的编排上,前半部分像是喜剧,后半部分像是煽情片,最重要的是前半部分的搞笑情节并不搞笑。
再例如乔杉饰演的余凯旋绑架了非常有钱的张成功(葛优饰),打算勒索一百万,但是反被张成功利用,去帮他完成三件事情。被绑者和绑架者的关系完全相反了,这完全不符合逻辑啊,现实生活中的绑架犯都有这么好说话,都有这么蠢吗?
当然喜剧是不需要逻辑的,于是乎我们就看到了这样的一幕。张成功带着余凯旋去打曾经欺负过余凯旋的初中同学。我必须承认这幕情节里念一句诗打一巴掌的情节确实有点搞笑,但是最后他们之间的和解却让人摸不着头脑。
个人认为全片中最精彩的地方是葛优和范伟对戏的那一部分,两大影帝出手就知道什么是演技精湛。在这部分内容中,葛优全程都没有说话,而范伟戴着一副盲人眼镜,这两个人一个人单靠表情,另一个人单靠几句台词和手中的动作,就把人物内心的复杂情感诠释得非常到位,不得不令人佩服
冯小刚曾经是这样形容他的:
“他可以一本正经地演一个非常不着调的人,说着不找四六的话,但是他的态度是,诚恳的。”
我们仿佛能从他身上感受到某种魔力,一件特别正经的事情从他的嘴巴里说出来就会特别好笑,他是属于那种一本正经搞笑的人。他也非常的接地气,或许跟北京这座生活化的城市有关,从小在北京的胡同里长大,他身上自带一种生活化的气息,有点贫,有点痞痞的,非常逗。
而说到范伟,大家认识他或许是从小品开始,比如《卖拐》、《卖车》等等,他的演员之路是属于比较晚的,但是无论是曾经的小品经验,或者是他更早前说相声的经历,都让他累积了一定的喜剧经验,所以也就有了我们后来看到的《天下无贼》里的劫匪;《非诚勿扰》里面的范先生;《我不是潘金莲》里的果农等等。
最近网络上不是关于“中年女演员的危机“的话题非常火吗?说很多中年女演员拥有不错的演技却面临无戏可拍的尴尬境遇,但是我像说的是,这不止是中年女演员的困境,同样也是中年男演员的困境。想想此前梁朝伟和金城武竟然会去演《摆渡人》,这不就是在糟蹋好演员吗?看着着实让人心痛。虽然《两只老虎》还不至于那么烂,但也是有葛优和范伟这样的好演员在撑着。
所以说这已经不是存在某一性别和年龄的困境了,而是整个影视行业的困境,优秀的剧本实在是太少。
我们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其实有时候我们会发现很奇怪的一个现象,就是每次只要是影视作品不好的时候,编剧都要背锅面对网络的各种抨击,但是实际编剧不仅要面对观众、市场、还要面对老板、面对演员等等众多人的要求。除非是大编剧,一般的小编剧是没有话语权的。这就变成了一个循环,编剧写不出好作品,即使有好演员也拍不出好作品,市场一片骂声,而好演员也面临着没有好剧本可拍的尴尬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