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全国革命运动风起云涌。为抗议日本资本家枪杀工人顾正红和租界当局越界筑路、打击中国民族工商业的罪恶行径,5月28日,中共中央和上海地方执行委员会召开联合会议,决定30日在租界举行反帝示威大游行。指挥部设在湖北路孟渊旅社,李立三为总指挥。
老闸捕房门口,五卅惨案现场
30日上午,南洋大学、复旦大学、同文书院的学生率先进入公共租界,随后同济大学等校学生也陆续来到租界,总数达2000余人。
巡捕列队在南京路上,准备镇压群众
学生分成许多小队在租界街头巷尾演讲并散发传单,他们身边围着一群群市民。在最繁华的南京路,每隔几个门面就有一队学生在演讲。演讲者慷慨陈词声泪俱下,唤起了市民强烈的共鸣。橱窗、电线杆、电车上贴满标语,天空飘舞着传单,“达到帝国主义”“反对越界筑路”“援助被捕工人学生”“抵制日货”等口号此起彼伏。下午1时以后,学生和市民激情更为高涨,浙江路、西藏路、厦门路、北京路、宁波路、天津路一带,都有学生在演讲。
五卅惨案示意图
学生和市民的抗议浪潮使租界当局惊恐万分。各巡捕房派出大批巡捕,禁止学生演讲,驱赶听讲群众。老闸捕房以“扰乱治安”为名大肆拘捕演讲学生和旁听的市民。2点左右有100余人被拘捕,后来又增至200多人。牢房容纳不下,连审讯室、办公室都人满为患。
《民国日报》刊登五卅惨案消息
为了援助被捕学生和市民,上海大学、南洋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等各校演讲队伍从四面八方纷纷汇集老闸捕房,要求立即释放学生。此时南京路上人流如潮,老闸捕放更是被围得水泄不通,万余群众一起高呼“打倒帝国主义!”
《血潮图画》出增刊报道五卅惨案
3时45分,英国巡捕爱霍逊(Everson)悍然向示威者开枪,印度巡捕排枪齐发。离枪口仅几米的示威者纷纷倒下。顿时南京路血流遍地。公司上海大学学生何秉彝、同济大学学生尹景伊、电话接线生唐良生等13人当场牺牲,还有数十人重伤,轻伤者无数。南洋大学附中年仅16岁的归侨学生陈虞钦,肠穿七孔,手持写有“中国独立万岁”的旗帜被鲜血浸透,临终前念叨着“报仇……报仇”。唐生良倒在地上说,“我为爱国而死,愿同胞爱国,我死而无憾。”
学生在永安公司前散发传单
为掩盖罪行,租界当局命巡捕用水龙冲刷南京路上的血迹,这一幕正好被友联影片公司陈铿然等人拍摄下来,成为不可毁灭的铁证。
学生游行抗议帝国主义暴行
当晚,中共中央召开紧急会议,李立三、恽代英、王一飞等作了报告。会议决定成立行动委员会,发动全市人民举行罢工、罢课、罢市,以抗议帝国主义的血腥暴行。
上海市民自发抵制日货、英货
6月1日,上海总工会发出第一号通令,宣布全市总罢工。殖民者开办的工厂、银行、码头、洋行、电讯公司、自来水公司等企业全部瘫痪。同日上海大学生发表罢课宣言和通电,表示誓与帝国主义决一死战。4万多中等以上学生上街宣讲、募捐,并在校内降半旗向死难烈士致哀。在学生、工人强烈要求下,上海总商会宣布全市总罢市。有商店贴出“惨杀同胞,休业致哀”的告示,也有商店用中英文告白:“我们因为反对号称文明而无人性者罢工罢市”。6月11日,上海工商学联合会在公共体育场召开大会,500余团体近10万群众参加。大会提出承办凶手、赔偿上海人民损失、停止越界筑路、收回会审公廨等17项要求。
五卅惨案后张贴在老闸捕房门额上的抗议标语
五卅惨案的消息迅速传遍神州大地,无论繁华都市或穷乡僻壤,到处都燃起了熊熊的反帝烈火。共产国际、赤色职工国际和英美法日等国工人也纷纷集会、募捐、发表宣言,声援中国工人的斗争。千百万人民群众投身于各种形式的爱国运动中,预示着一场更猛烈的革命风暴即将来临。
五卅惨案发生地竖立的纪念牌
(栏目合作:区档案馆 编辑:黄骞文)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