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你搞不懂瓜牛到底去了哪里,说实话,就连瓜牛自个都不知道,为啥鬼使神差地折腾了一番。
网上搜了搜,附近可以游玩的地方,一个叫“云集生态园”的4A旅游地,跳了出来。看着不是很远,又听着很熟悉的名字,于是,二话不说就驱车去了。1个小时的车程,虽然走的是国道但也是车少路宽还算好走。以及后来拐进麟游方向的路段也都还算平坦。直到导航剩下数公里的路程时,道路一下子变了风格。
几十年前的老路,弯弯曲曲,不时地坑洼不平,一路竟是看不到一辆车,也没有行人。一度怀疑是不是山里导航出错。直到硬着头皮颠簸着走了很久,才看到了麦田和房屋,确定像是有了生机。再后来,才一点点,看到了远处山岭上的那些个建筑和庄园的模样。
临近了,“云集生态园”的牌子竖立在拐角,证明是走到了地方。虽然,还是没有什么人和车。
入口处,放行美女说得很清楚,车即使放在外边的车场照样是要交10元的停车费,开进去,只要是购买了门票,每一个景点都可开车去。于是,开车进入。
游客中心外的车辆入口处,早早地有一位美女在拦着,提示需要去买票才能进入。1.2米以上,每人30,原本是有着“来都来了,就随便玩一下”的心态打算买票。但仔细问了后才发现,就连客服都说不上到底有啥值得进去的玩点和看点。加之当天的山风太猛,即使大厅内都冷得直打哆嗦。所以,还是没能鼓起勇气横下心来买票。
出去转了一圈,那挂着小吃街牌子的地方,进去后才知道,竟然又是空无一人。走到院子中间,才有一家听到人声,老板开门探头看了一番又进去了。而这仅仅停留数十分钟的时间,竟是没有一辆新来的车,没有一个新来的游客。
又冷又饿,又没人气,没乐趣,甚至连热情的招待也被这冷清给吹走了。看着好像就是那种,好不容易看到了几位游客,穷极一切地想宰你留下,而不是能让你玩得开心的心态。于是,果断地逃离。
出园后,思来想去出来这一趟,挺尴尬的。就这么回去,太对不起自己。于是,只能再找一个地方去安慰一下自己。即使,时间已经被耽搁了1个多小时。此时,只能觉得,袁家村那地方,还是真心不错。
再次驱车1个小时,花9块钱的车费,去吃几百块的美食,买孩子们最爱的玩具,看那种久违的热闹繁华,感受这里的与众不同。一切,都感觉很值得。
经常有人问,为什么同样是做民俗文化旅游,为什么只有袁家村做得很好。除了一些得天独厚的地理原因,人的因素或许很是关键。那种看似开放的包容,让你来去自如,来了就得带走一些东西,也会不知不觉地留下一下东西。相比那些,“穷山恶水”的地方,它恨不得变着各种花样,种类繁多的收费,让你极不情愿地被动留下一些东西。如此做法,很使人生厌。比如,彬州的侍郎湖。有多人,是被挡在来门票之外;很多人的心,或许也就是这么,给彻底扫兴。不知道,是不是这么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