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母亲节是5月12日,同时也是512汶川大地震十一周年。十一年前的5月12日,下午两点二十八分,发生了里式震级达8.0Ms、矩震级达8.3Mw,地震烈度达到11度的特大地震。无数家庭在这次特大地震中被粉碎,这里面,有孩子,也有母亲。
一个无法被遗忘的时间
那一刻,地动山摇
四川就是在这里被一阵剧烈的摇晃撕开伤口
成为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
汶川8.0级地震
近7万人丧生,1.8万人失踪
37万余人受伤
……
汶之伤,国之痛
▲2008年5月16日,绵阳市,一位学生家长在看到自己孩子的遗体后痛哭。
▲2008年5月13日,都江堰市聚源中学,幸存者被救出。
▲2008年5月14日,北川县城,武警战士正在抢救伤员。
沧桑一瞬
汶川大地,涅槃重生
经历了11年的重建
如今的汶川早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巴蜀大地,见证了应对巨灾的中国力量
孕育着感恩奋进的前行梦想
▲2017年5月,四川绵阳,航拍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
▲ 2018年5月,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用无人机拍摄的汶川县城。
▲ 2019年3月,汶川县西羌文化街。
十一年时间过去了
灾区恢复了繁荣景象
伤痛过去,明天会更好
经历磨难的生命变得更坚强
2019年是我国的第十一个防灾减灾日,今年的主题是“提高灾害防治能力,构筑生命安全防线”。5月7日至13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近年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及时掌握灾害自救技能十分重要!
地震中的自救法则
▲▲▲
1、地震时如被埋压在废墟下,周围又是一片漆黑,只有极小的空间,你一定不要惊慌,要沉着,树立生存的信心,相信会有人来救你,要千方百计保护自己。
2、地震后,往往还有多次余震发生,处境可能继续恶化,为了免遭新的伤害,要尽量改善自己所处环境。此时,如果应急包在身旁,将会为你脱险起很大作用。
3、在这种极不利的环境下,首先要保护呼吸畅通,挪开头部、胸部的杂物,闻到煤气、毒气时,用湿衣服等物捂住口、鼻;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和其它容易引起掉落的物体;扩大和稳定生存空间,用砖块、术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发生后,环境进一步恶化。
4、设法脱离险境。如果找不到脱离险境的通道,尽量保存体力,用石块敲击能发出声响的物体,向外发出呼救信号,不要哭喊、急躁和盲目行动,这样会大量消耗精力和体力,尽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或闭目休息,等待救援人员到来。如果受伤,要想法包扎,避免流血过多。
5、维持生命。如果被埋在废墟下的时间比较长,救援人员未到,或者没有听到呼救信号,就要想办法维持自己的生命,防震包的水和食品一定要节约,尽量寻找食品和饮用水,必要时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
6、如果你在三脚架区,可以利用旁边的东西来护住自己,以免余震再次把自己伤害,再把手和前胸伸出来,把脸前的碎石子清理干净,让自己可以呼吸,等人来救你。
2019年5月12日
十一年
斗转星移,人世更迭
我们更努力,我们更坚强
缅怀过去,不畏将来
视频来源:人民日报微博(5.12汶川大地震十周年纪念曲《生生不息》)
来源:整合自网络
人民日报微博
责任编辑:李愉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