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A对阵苏B的比赛吸引了15669名球迷涌入五台山体育场。考虑到最近多个苏超赛场都比较火爆,徐州对阵连云港的比赛有22000多名球迷到场;常州对阵扬州的比赛,在常州工学院体育场围栏外也围着一圈又一圈的球迷。五台山理论上只有18600个座位,本场上座率超过84%。即使南京下了一天雨,五台山体育场绝大部分区域没有顶棚,仍有如此多的球迷入场,可见大雨也浇不灭他们的热情。
与高上座率相伴的是全网造梗现象。常州先后变成了吊州、斤州、丨州;南京对阵无锡的比赛被称为盐水鸭大战水蜜桃;南通则用三连胜抢走了南哥头衔,而一场未胜的苏锡常从太湖三恶霸被打成了太湖“猪头三”。南京对阵无锡的比赛在线观看人数超过百万,苏超的热度堪比世界杯。
苏超的火爆离不开各地的积极组织和媒体宣传。起初各队的第一个主场需要地方足协组织,但随着比赛的火热,各个球场已经爆满,不需要再刻意制造话题。苏超比赛已经成为各地群众的生活谈资,背后的原因是省里到各地市普遍对这项比赛非常重视。
虽然常州目前三连败,但在对阵扬州的比赛中,常州主要领导亲临现场观战。南京对阵无锡的比赛中,省体育局的主要领导只能坐在边上,因为中间的C位要留给三位冒着大雨出现在五台山看台上的重量级领导。
尽管名义上这是一个业余比赛,每队只能报三名在职业联赛注册的球员,但实际上只有常州和扬州按业余比赛准备。南京队有杨笑天、渠成、唐淼、苗明等前江苏队球员,南通以打进中冠16强的珂缔缘二队为班底组建,泰州则以亚泰U21为班底组建。徐州、盐城、淮安等队也有不少有过职业足球履历的球员,甚至包括像杜明洋这样曾经在中国足坛火过的球员。
这次苏超大多数参赛队的球员水平不低于中冠的平均水准。要想取得好成绩,不仅要有好球员,还要有好的备战。南通、徐州、南京等多个球队按照一个星期训练/比赛六天的节奏准备。教练席上有唐京这样的老江湖,周高萍这样的前国脚,还有鲁强这样的中乙月度最佳教练,甚至还有外教。尽管名义上是业余比赛,实际上多个球队按职业队标准准备,比赛水准有了基本保障。多地除了给球员高额的训练补助/津贴外,赢球后也有相应奖励,激发了球员的比赛欲望。
各支球队在球场上坚决贯彻“比赛第一、友谊第十四”的指导方针,让每一场比赛都变成激烈的德比战,提供了情绪经济和久违的战斗感,这样的苏超已经融入了十三太保的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