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翻译界还有这么离谱的大事!?没错,先上图:
吃瓜群众:看得一头雾水。
这件事,还得从四天前说起。
10月15日,杨全强发起 “微博讨薪”,直接点名河南大学出版社:
“先简单催一下这两本书的翻译费吧。怎么说呢,我给你们策划这些书,应该也不算丢你们脸,翻译费赶紧结了吧。尤其前者,跟译者签合同时人还在,出书的时候人走了,译者遗孀催我很多次,我无言以对。你们又不差钱,对吧。”
*微博中提到的两本译作分别是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猫眼》(出版于2020年10月)以及《德里克·沃尔科特诗集:1948-2013》(实际出版于2020年10月)。
一般正常来说(体制内)出版界常规是出书后支付稿费。据悉,译者 杨昊成已于2018年10月25日因病去世,三年过去了,翻译稿费却迟迟未见支付。
此微博一发,引起了各界尤其是文化界人士的高度关注,高达3000多条微博转发,事件一下子发酵起来。
出版社那边则是不做反映,目前此事愈演愈烈,反映出自由译者和图书翻译的行业常态——稿费拖欠、维权困难,实在是让译者和翻译爱好者感到寒心。
瓜就先吃到这,今天主要是为了教大家一些 做兼职译员的防骗知识,毕竟行走江湖,兼职需求必不可少。
01 判断兼职信息来源是否可靠
刚开始做翻译兼职时,最可靠的一般是 熟人介绍,比如学校老师、同学朋友,理论上来说,老师推荐的单子比较靠谱。
如果是同学朋友介绍的单子,建议还是要谨慎对待,如果处于一个朋友圈,可以去了解对方的口碑如何,平时做事是否值得信赖,信息来源是否真实可靠。
选择在网络上找兼职信息,则要尤其注意提高警惕心,骗子就是利用你的赚钱心理来抛出诱饵,才能从而达成目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时刻保持清醒。
正规公司的信息一般在 主流招聘网站都有,注册信息也能查得到,这类公司相对可以信赖。
02 图书翻译的合作流程
译国译民作为翻译公司,经手的图书翻译不在少数,就拿我们的图书试译来举个栗子。
我们的图书试译稿每篇都有 规定的完成时间, 字数一般是译后1000-2000字,许多萌新可能不知道,试译稿的字数一般是不宜过多的,如果公司给的试译字数超多,很可能有骗译的嫌疑。
流程:提交试译后,先由内部编辑筛选一遍,把优秀的稿件提交给客户选定最终译者,确认意向后与译者签订翻译合同(如果落选可要求参考选定试译稿)。
可以看出试译流程是非常完整且严谨的,如果你发现自己接的活,连流程逻辑都不严密,那可要三思咯。
关于薪酬结算方面,也是微博中起争议的地方,还是以译国译民本身做例子, 一般薪酬在书籍出版后2-3月左右会与译者结清稿酬。
最后,挑选合作对象固然重要,但在过程中也要将译文保质保量的完成好。为爱发电当然没问题,但更提倡理性接单。图书翻译随着跨文化传播应运而生,是独特而珍贵的存在,请勿玷污一方净土。
部分内容来源: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