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孔繁勇
1971年9月1日凌晨1点左右,伦敦威姆波尔街,业余无线电爱好者罗伯特·罗兰兹正在调试他的无线电设备。他想调到当时欧洲人非常喜爱的卢森堡电台。
但无意间选中了无线对讲的公共波段,最终,他没有收听到卢森堡电台的节目,却听到了自己和伦敦警察局侦探们闻所未闻的声音---正在抢劫银行的犯罪团伙成员间的对话。
但是,是哪家银行遭殃了,它又在哪里呢?
罗兰兹一旦听明白了他偶然发现的惊天秘密,就立即打电话报了警。由于当时是凌晨1点,接到报警的警察以为这又是一起醉汉的恶作剧。他很有礼貌地告诉罗兰兹,如果再听到任何可疑的谈话内容,就应当把内容录下来,然后挂断了电话。
罗兰兹就拿起一台小磁带录音机,每当这些身份不明的犯罪分子开始交谈时,他就把对话录下来,然后又给警察打去电话。
这一次,他坚信一起抢劫大案仍在进行中。伦敦警察局开始重视起来,马上派出侦探来到他的家中,向他了解详细情况,还听了磁带上的录音。
侦探听到对话后,引起严重警惕,并展开了搜查。从磁带录下的对话内容来看,一起银行大劫案显然正在进行中,如果及时采取行动,查明遭抢银行,就很有把握将劫匪人赃俱获。
▲《银行大劫案》海报
但不幸的是,警方并未能当场抓获劫匪,巨额财物惨遭掳掠,让伦敦警察局颜面扫地。2008年,以这起真实案例为蓝本,拍摄了电影《银行大劫案》,著名动作片明星杰森·斯坦森出演该片男主角。
为抢银行精心策划
就像大多数的犯罪团伙,至少从理论上来说,他们的作案计划并不复杂。
这伙劫匪盯上了英国知名的劳埃德银行分理处,企图闯入存放保险箱的金库,在可支配的时间内撬开尽可能多的保管箱,然后带上他们认为值得拿走的财物逃之夭夭。
存放保险箱的金库有时被看作是抢劫犯罪的绝佳目标,因为一般说来,只有昂贵的物件,如珠宝、无记名债券、证券、未经雕琢的宝石或大额现金会存放在那里。一旦劫匪闯入金库,他们所发现的财物就极有可能让他们为此所花费的时间、精力、金钱得到很好的回报。
在美国,抢劫金库并不罕见,专门从事这一高端行当的犯罪团伙活跃在全国各地。
在英国,贝克街银行劫案却是空前绝后的,因为此前从未有犯罪分子进入银行金库抢走如此巨额的财物,此后也没有人能够打破他们创下的纪录。
▲地道
理论简单,实践却不易。仅仅为了到达金库,劫匪就租用了银行附近的一处店铺,掘开地板,向下挖了5英尺深,在快餐店Chicken Inn下面挖出一条40英尺长的地道,连接他们的基地和银行。
这意味着,他们大约要刨出8吨的泥土和碎石,挖出15英尺长的斜坡,凿穿3英尺厚的钢筋混凝土,撬开数百只存放箱,挑出他们认为值得下手的物件,然后带着战利品从地道逃走。
他们的工程动作这么大,却没有触发金库安保设备报警,他们挖地道、抢金库物品,也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怀疑。
为了让计划成功,需要时间、耐心、大量经费、有关爆破和热切割的技术知、周密的规划、以及宁愿在挖洞、爆破时拿自己生命冒险,却不容任何闪失的坚强意志。
该团伙选择挖地道通到金库,是因为金库墙壁和天花板受到振动报警器的保护,振动开关会察觉到异常震动或冲击波,自动触发报警召来警察。金库门受到标准报警器的保护,一旦门被打开或受到直接撞击就会触发报警。
通过接触负责银行安保的当地保安公司,该团伙了解到金库地板上震动开关由于附近道路施工导致虚假报警,已经全都关闭了,形成重大安全漏洞。这起案件基本上是将保险箱窃贼的思路应用到整个银行的金库上,因为金库本质上就是一个大保险箱。
保险箱窃贼往往不在安全门上耗费时间,而是尝试从底部、侧面、顶部或背面寻找软肋下手。因为门通常是最坚固的部位,受到最有力的保护。
警方估计,这个团伙花了近3个月时间租用与银行最为接近的底楼商铺——仅隔一个门面的乐莎克皮具店、安装设备、挖掘地道、爆破金库地板、抢劫存放的财物。这是一起需要相当技术知识的高度专业化抢劫案,然而,团伙成员本身并非高层次的专家和手段老道的犯罪分子。
落网的劫匪只是小喽罗吗?
贝克街银行抢劫案涉及四名主犯,他们中无一人因为高级别的犯罪而在江湖享有盛名。其中,德斯蒙德·沃尔夫负责租赁商店,用作地道入口;安东尼·加文、托马斯·史蒂芬和雷金纳德·塔克负责挖掘地道和实施入库抢劫。
这4名犯罪分子都有过犯罪前科,但是没人相信他们有本事犯下如此复杂、困难的抢劫大案。
警方怀疑,实际上另有犯罪分子在幕后组织操纵,但此人身份一直未能查清,劫匪们也从未向警方供述来确认这一怀疑。
他们只在周末挖地道,将外人听到异常声响,留意藏身之所进出人员、推测出他们挖地道所需时间的风险降到最低程度。
地下挖出的泥土和石块堆放在租来的店堂里,窗户玻璃漆成白色,门口竖了一块店铺关门装修的标志牌,对于路过的行人,这只是一个搬空了的商店,里面的噪声也很容易理解——这里换人经营,目前正在装修。
当他们在Chicken Inn的地下挖了一条连接基地和银行的地道后,又面临另一个障碍,那就是在他们与金库之间还隔着一层三英尺厚的钢筋混凝土地板。
▲被融开的地板
他们最初找来了一个热喷枪,企图切穿地板,但是热喷枪制造了大量有毒烟雾,弥漫在地道内,最终只得使用炸药进行爆破。
他们先用热喷枪烧掉部分地板,然后用炸药炸掉剩余的部分,并留下足够的混凝土,避免银行职员发现任何裂缝或其它不对劲儿的地方,他们作好准备,就等机会来临采取行动。
1971年时,英国的银行通常从周五下午就停止营业,一直到周一早晨才重新营业,给他们留下充足的时间闯入金库行窃。对劫匪来说,剩下要做的就是清除余下的混凝土,进入金库,一夜之间打开尽可能多的保管箱。
劫匪们虽然孤注一掷,却也相当狡猾,他们在地下忙活的同时,还不忘让一名团伙成员在附近的楼顶上保持警戒,并通过对讲机进行联络。他们把对讲机调到了公共频率,任何人都可能拦截他们的对话并监听,因此这样操作并不是很安全。
但是,他们的对话被拦截的机率相当小。虽然业余无线电爱好者的人数不断增长,使用民用波段进行无线电通话在1971年时仍是非法的,而且由于售价昂贵,几乎没有什么人能拥有这种设备。
因此,劫匪们并没有过多地考虑,如果有人碰巧调到该频率,他们的对话实际上就成了抢劫犯罪的实况报道。
出乎他们意料,罗伯特·罗兰兹听到了他们的交谈,发现了抢劫银行的秘密。警方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弄清该团伙的确切下落,将他们人赃俱获。但是,侦查工作的进展并不像伦敦警察所预料的那样轻松。
罗兰兹打了两通电话后,伦敦警察局才将信将疑地派人来调查,罗兰兹告诉警察,当时对讲机的通话距离很短,尤其是在高楼较多的市区,厚厚的钢筋混凝土、石头墙,电气干扰和各种天气条件都会影响信号的强度。
▲凌乱的快餐店
他认为,既然他的普通设备都接听到了劫匪的对话,那说明劫匪和他们的作案目标不会超出距威姆波尔街1至2英里的范围。实际上,贝克街距威姆波尔街不超过2英里。
如果警方根据罗兰兹提供的关于无线电接收距离的信息立即采取行动,就会大大地缩小搜查范围,使劫匪们有很大可能被警方抓个正着。
可惜的是,警方并没有采取行动。该团伙从犯罪现场卷走赃物大摇大摆地离开,据统计,赃物时价300万英镑,现价竟高达3600万英镑。
伦敦警方浪费了破案时间
伦敦警方没有利用罗兰兹提供的信息缩小搜查范围,相反,他们决定对分布在距罗兰兹家10英里范围内的每一家银行都进行彻查,总共要走访750个处所。由于劫匪使用的是民用波段,警方就考虑使用邮局配备的移动无线电侦测车。
▲事发的银行
在1980年代私有化之前,查处未经许可使用无线电通信行为是由邮局负责的。不巧的是,和银行一样,邮局也是按照常规时间工作的,因此,周六凌晨1点的时候,邮局找不到能操作侦测车辆的人员。
而警方,一方面要检查的银行数量巨大,另一方面进入私人物业,还必须持有搜查证,除非有证据表明该物业内有正在进行的犯罪行为。
为了检查所有列在清单上的银行,警方不得不联系并派车接送所有银行的经理,这样他们才能前来打开银行的门,让警方检查金库。警方不能寄希望于侥幸查到遭劫的银行就简单地强行进入任何私人物业。
当然,这一切都需要时间来安排。对于劫匪来说,这就是天大的利好消息。他们因此就有足够的时间打穿地板,进入金库,撬开260多个保管箱,把里面的财物劫掠一空,然后逃之夭夭。
周一早上,已经接受过检查、未发现任何异常的劳埃德银行贝克街分理处经理走进银行,打开金库,发现好几堆被劫匪弃置一旁的贵重物品,数百个被砸坏的保险箱,在金库中央的地板上,还有一个能容一人进出的洞口。
考虑到失窃物品的性质,经理对警察说了什么,并没有见著记载,但他确实立即打电话报了警。伦敦警察一下子陷入十分尴尬的境地。
▲事发的银行
证据很多,时间很短,伦敦银行界(不要忘记还有260多名十分愤慨的客户)像遭受了一场大地震。银行对每个被撬开箱子的业主身份都必须进行确认,询问他们所存放的物品到底是什么。对于存放物品的主人,如果托管的是非常令人尴尬或完全非法的物品,就有可能造成严重的问题。
而劫匪们丢弃的几百件赃物,每一件都必须进行编目和拍照。在确认地道安全后,警方派员进入其中,一起追溯到它的起点。劫匪们在地道和皮具专卖店内留下的证据也必须进行编目、审查,然后警方开始搜捕抢劫团伙。
一个细节帮助侦破大案
警方需要每一个幸运的突破。老天有眼,该案侦办过程中得到了一个绝佳机会。这是一个小小的突破,但众多成功侦破的案件证明,它是绝对重要的。
警方一旦发现地道的起点,就顺藤摸瓜,寻找拥有或租赁店铺的人。最后查到了从事合法皮具生意的德斯蒙德·沃尔夫,正是他将商店承租下来,作为和同伙作案的基地。
糟糕的是,沃尔夫租赁店铺时,在合同上签下的竟是自己的真名,这一疏忽说明,他并不是一名犯罪天才。随后,沃尔夫被警方逮捕,接受调查。
沃尔夫被捕之后,警方就紧接着追查他的犯罪同伙,尤其是那些没有不在场证据,却有入室盗窃或类似犯罪记录、而且没有因其他种类犯罪而入狱的同伙。
不久之后,安东尼·加文,托马斯·史蒂芬和雷金纳德·塔克相继落网,并接受伦敦警察侦探们的讯问。
当案件进入到法庭审理环节时,四名男子都没有作出有罪供述或提出以供认换取从轻判决。
1973年1月,4 名被告被认定有罪,时年64岁的沃尔夫因属于老年人,只判处8年监禁,加文、斯蒂芬斯和塔克分别受到了12年监禁的严厉处罚。另有两名男子因涉嫌掩饰犯罪所得受审,最后都无罪释放。
但令人注意的是,贝克街抢劫案中损失的财物最后没有一件被追回。
案件仍有未解之谜
关于这起抢劫案件,一直就有一些问题未能得到很好的回答。相对低端的犯罪分子利用特殊技术和高级装备去应付作案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显然不合常理。
使用热喷枪绝非新手所能为之,而且,无论是谁在金库地板上炸出一个大洞,却能不触发任何金库安防设备报警,也是难以想象的。
这表明,作案时所使用的特殊技能是目前已归案的犯罪分子所不具备的,因此可能有其他同伙设法逃避打击,至今仍然逍遥法外。
地道的规模如此之大,如此复杂,也与劫匪们此前作案时所采用的手段大相径庭,说明他们要么怀着异乎寻常的犯罪野心,要么另有高人相助。
这些被判决的犯罪分子口风很紧,没有一个在讯问时供述,也没有一个愿意坦白换取从宽处理,直到现在,甚至都没有人愿意就案件情况和失窃赃物无一追回问题签订出书协议或公开发表意见。
这就更让人怀疑,比起实际参与抢劫被判监禁的犯罪分子,是否还有某个人运气更好、捞取的不义之财也更多。
编译:孔繁勇,出处:《现代世界警察》,悬疑志微博主要是分享各类奇案、悬案、大案、重案、悍匪、局骗及基于真实的故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