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阁焚香图》南宋 李嵩
图源网络
“居移气,养移体,大哉居乎。”
——《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三十六节》
古人素来重视人与环境的关系。
所伴何人、所处何处、所居何所,甚至能左右人的气度与品性。
因此,数千年来,无论朝代如何更替、文明如何演变,人们将美学注入建筑,赋予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大到建筑结构,小到装饰纹样,时代的审美风尚深入其间,潜移默化地陶冶着一代代人的性灵。
▲
《金明池争标图》北宋 张择端(传)
图源网络
宋代的宫苑建筑,在精致华贵之外,带着那代人特有的细腻,别具一种“超人的静、超神的动”。
如陈寅恪先生所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
▲
故宫博物院藏宋钞本《营造法式》
也是在宋代,出现了一部研究中国古建筑的必读之书——《营造法式》。
梁启超先生赞曰:“其书义例至精,图样之完美在古籍中更无与比,一千年前有此杰作,可为吾族文化之光宠也已。”
当年梁思成归国后,加入“中国营造学社”,便是以复原、破译这部巨著为工作中心,它在中国建筑史上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一百年来,解读它的工作从未停止。
今天,我要推荐给你这本《中国古代建筑纹样:〈营造法式〉彩画复原图典 》。
它由故宫古建部正高级工程师陈彤,历时12年考证研究著成。
众所周知,宋代宫殿建筑早已灰飞烟灭,连《营造法式》中的彩画图样,也在历代的翻刻传抄中逐渐变形失真。
作者陈彤为完成此书,以故宫博物院藏宋钞本《营造法式》图样为基础,结合“永乐大典”“四库本”等版本详细考证,深入研究北宋皇陵线刻的艺术规律,并广泛参考北宋时期的相关图像史料。
整本书以构成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元素“彩画”,即建筑纹饰为主题。
共收录200余幅《营造法式》彩画复原图,基本涵盖了原书的典型纹样。
为给读者呈现一个更为多元的视角,另收录《宋徽宗摹张萱〈捣练图〉》锦纹复原图16幅。
每种纹样配以简洁的文字说明,并介绍其历史文化内涵、艺术特色。
整本书图样精雅细腻,既有极高的学术价值,也是了解宋代美学的普及读物。
【精装版】与【线装珍藏版】两个版本可选。
宜珍藏、宜礼赠。
中国古建筑爱好者、传统服饰爱好者、设计行业从业者、宋式美学爱好者们,大可将它看作一本严谨的素材宝库,闭眼入!
《中国古代建筑纹样:〈营造法式〉彩画复原图典》▼
限时特惠价 ¥198起(定价 ¥258起)
2024年1月4日23:59 特惠结束
200+纹样再现风雅宋韵
东汉张衡的《西京赋》,将建筑彩画比作宫殿的“锦绣华服”。
与绘画不同,建筑彩画的本质是装饰,以既定的建筑结构为“画布”,创作上更侧重纯粹的视觉美感。
本书收录200+彩画复原图,以及16幅服饰锦纹复原图,称其为宋代装饰艺术之集大成者,亦不为过。
书的开篇,陈彤用一整章(七小节)的篇幅,为读者系统科普建筑彩画。
从建筑彩画的定义到彩画发展演变过程,从常用术语到彩画类型示意图,结合史料图、手绘图、实景图,即便是建筑小白也能轻松理解。
比如,为向读者科普基础的配色分类“彩画作制度”,作者制作了一张清晰的图表。
让“五彩遍装、碾玉装、青绿叠韵棱间装、解绿装、丹粉装饰”这类如今看来晦涩的术语,变得肉眼可辨、极易理解。
书中收录的纹样,聚焦于《营造法式》中极具代表性的“锦纹”。
每章集中讲解一个锦纹类型:花纹锦、琐纹锦、曲水锦、净地锦、平棊彩画、斗拱等名件彩画、正样彩画,末章为《宋徽宗摹张萱〈捣练图〉》锦纹。
每一大类既包含原著中的线稿,又延伸出多种有据可考的配色方案。
就以《营造法式》中华丽的高级锦纹“花纹锦”为例。
花纹锦,形如其名,多与花卉密切相关。
上图为花纹锦中的“梭身合晕”(五彩装)。
左页上中下三图,分别为:原书线稿复原图、彩色复原图、作者根据原著精神补绘的其他配色示意图。
对页则用简洁易懂的文字,说明“梭身合晕”纹样的名称来源、纹饰构成、设色方式。
▲
六出龟纹(碾玉装)
从作者的编排方式便可看出,《营造法式》中的图样仅仅是有限的举例。
即便是同样的纹饰,也可作造型、配色上的调整,并没有完全固定的形式。
古代彩画的鲜活与灵动,由此可见一斑。
▲
《宋徽宗摹张萱〈捣练图〉》局部
本书的末章,在小编看来,颇有“彩蛋”意味。
《宋徽宗摹张萱〈捣练图〉》原作现藏于美国波士顿美术馆,实为中国古代仕女画神品之一。
全图描绘12位捣练劳作中的宫廷妇女,衣着均为开元宫廷常服式样,纹饰之精雅可谓登峰造极。
图内所绘衣饰虽为典型的盛唐风貌,其中部分图案亦可与《营造法式》锦纹相互印证。
由此也可看出,唐代对北宋纹样风格的影响。
即便抛开时代背景,捣练图中的纹样,仍然具有一种超越时空的低调典雅之美。
《中国古代建筑纹样:〈营造法式〉彩画复原图典》▼
限时特惠价 ¥198起(定价 ¥258起)
2024年1月4日23:59 特惠结束
宜珍藏的素材宝库
这套图典共有【精装版】【线装珍藏版】两个版本可选。
两版均由“世界最美的书”设计师潘焰荣操刀设计。
【线装珍藏版】配有定制函套。
卡扣式包装,轻松开合。
通体为质朴的浅灰色,正面做图形压凹处理。
灵感来自建筑彩画中的四个典型图案“四入、六入、方胜、柿蒂”。
打开后是8开大尺寸全手工线装书,封面整体选用淡雅蓝,同样配有彩画典型图案装饰。
腰封为一张彩画海报,纹样经典华丽,折叠好放于书封,如同彩画置于建筑上。
内页整体采用45g的字典纸。
还原彩画本色的同时,手感温润舒适。
部分内页使用韩国书纸进行隔页。
微微泛黄轻透的纸张,让线图和复原彩图重叠,相得益彰。
特选部分经典纹样,使用“M”折页进行放大展示。
高水准印刷工艺加持下,连细节晕染也清晰可见。
购买【线装版】,另附赠一册《永乐大典本〈营造法式〉图样》。
【精装版】同样为8开大尺寸。
封面采用典雅绿色,正面配有彩画典型图案压凹装饰。
布脊纸面精装,配以彩画图案腰封,古朴清新。
内页采用96g殷桃丸纸。
触感光滑细腻,厚实不反光,精准呈现彩画的鲜丽色彩。
书口处的出血设计,透出红绿蓝三色,恰为建筑彩画的三个主要用色。
两本的设计,均遵循宋式美学的要义:简洁、优雅、高级。
如何从细微处入手,体悟宋代美学的要义?
宋代的建筑与服装纹样,即是一个精准又不落俗套的新角度。古人的审美精粹,汇集于一痕一线之间,流动于醇和五彩之内。
这套由故宫乾隆花园“修缮师”耗时12年编写的纹样图典,内容翔实,装帧华美。
珍藏礼赠两相宜。
本文为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