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信息爆炸却多半无用的世界,
清晰的见解就成了一种力量!
转载自中国青年报微信号(ID:zqbcyol )
综合:中国消防、青海消防、央视新闻、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见习记者 赵丽梅 记者 李隽辉)
12月19日凌晨,积石山6.2级地震引发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县中川乡金田村、草滩村发生砂涌。
突如其来的泥沙将道路掩埋,部分民房或倒塌、或“淹没”在泥沙之下,造成人员失联。
砂涌受灾现场
12月21日14时许,在海东市民和县草滩村 2 号点一处民宅,消防指战员在奋力挖掘,寻找失联人员。
突然,一个令人震惊的场景出现,3个成人围成一个圈看似在保护着什么,救援人员看到有人,用手快速将周围的泥水刨开,抬出3个成人后发现他们用棉被包裹着2个小孩。
据了解,这一家五口分别是爷爷、奶奶、姑姑和两个孙子,其中姑姑有身孕。
看到这一幕,在场的消防救援人员无法抑制自己悲恸。待人员全部挖出后,现场进行了集体默哀。
“中国消防救援”微信公众号发文称,“亲情是什么?亲情是一把结实的伞,为你遮风挡雨;亲情是一件厚厚的棉被,为你抵挡泥沙......愿天堂没有灾难、没有痛苦,一切安好!”
青海震区砂涌受灾面积约5—6万平方米
22日,记者从青海海东市抗震救灾指挥部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青海震区砂涌受灾面积约5-6万平方米,平均深度达2-3米,最深处5米,堆积土方量约120-150万方。
地震发生后,当地消防部门联动多家单位89台大型工程机械,按照1台机械编配3名观察员的编组模式,采用清淤、外运和救援相结合的方法,前挖后运,接力清除,24小时不间断作业,全力打通5个救援点12条救援通道。
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苏德辰分析认为,砂涌现象是指地下含水量高的沙土在地震发生时遭受强烈震动、挤压后,迅速液化、喷出地面。
据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报道,砂涌让海省民和县中川乡金田村盖上了平均3米多厚的"泥被",最厚的地方可能有6米。金田村81岁村民老何眼里的砂涌是,刚"逃"出家门,眼见着淤泥从几百米外一根电线杆旁边涌过来,他更习惯管这叫"泥石流"。
-END-
浏览更多文章
欢迎关注报刊文摘微信号
抽奖
中奖率超过50%,报刊文摘有声电子报订阅读者抽奖点此!
看更多内容,请点亮下方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