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李锐,菩萨对白娘子说,你不了解人心,不会人的无情
“白蛇传”真是通俗到极致的传说故事,被演绎过无数版本无数剧种,故事主线清晰,情结完整,戏剧冲突明显,几个主要人物性格各异明确,我从来没想过对于这样的故事能有什么更丰富的延展和重述,但就像这本书里传递的价值观一样,“人”真的是太想当然的生物,惰性、狭隘、自私,生而为人的我们,怎能屈尊去了解一个异类,一个妖的世界?
我们总骂法海,说他不近人情,而我第一次看到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会犹豫会置疑权威的法海,就是在这本书里。他从容承认他讨厌女人,因为母亲曾经的抛弃。他厌恶朝廷的暴政和恶行,但却不能用师父传下的法器拯救人间。他向往那些除妖人的英雄故事,却不断反问自己为什么没能像他们那样好运遇到十恶不赦的妖怪,可以豪不犹豫地斩妖除魔。
当故事的最后,白蛇为了和青蛇的生死承诺选择自杀,法海大受震动,她最后对法海说“法师啊,我也不枉做一回妖了!”然后把短剑插进自己胸口。法海听到她临终的遗愿是变回原形而死,他举起钵盂念除妖咒和现身决,但他试了几次白娘子还是白娘子,一个人的模样,他终于明白了,在白娘子修炼了两千九百九十九年之后,她最终的修炼成人居然是在人间完成的,居然是她用自己身上的血救活几千人之后完成的,原来,这个和他斗的,这个他一心要除的妖,早已修炼成人。
白蛇和青蛇就是人和妖的对比。白蛇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却活的辛苦,青蛇痴痴笑笑,贪恋四季美景和自由享乐,活得自在。白蛇克己,不让自己施展一点法术,为了掩藏。青蛇无惧,即使受伤也是好了伤疤忘了疼,总爱用法术搞恶作剧,为了快乐。我想没有人想活得像白蛇一样辛苦,有哪个人不是从小到大都在挖掘自身的天赋异禀,恨不得成为超能英雄,一飞冲天或者刀枪不入。但白蛇告诫青蛇,如果在人间,你要用法术,你就滚,不要和我在一起。
她用这么严重的字眼,无非是想坚定自己的心,因为快乐这条路是水到渠成的顺畅,谁都会谁都可以,但克己这条路却需要强大的力量来束缚和搏斗。就像一个人的童年和成年,一个青蛇一个白蛇,你生而为人,就有人的道义和肩负,你尝过快乐的滋味就必定也要尝苦的滋味,你来人间,本就是为了做一个人而来,不应该比那白蛇妖更理所应当么?
李锐的《人间》里写到,白素贞受到佛的启发,说,你要想变成人,那么就冥想。于是白素贞躲进了峨眉山的白龙洞里。第一个千年,她一直在想,我要有一个人的身体。于是一千年过去,她有了人的身体。第二个千年,她又开始想,我要有一副人的思想。于是一千年过去,她又有了人的思想。第三个千年,她就开始想,我要有一颗人的心。在第2999年的时候白龙洞外一个老婆婆被老虎扑倒在路边,白蛇听见呐喊声,于是冲出洞去救她。但是老婆婆突然消失了,剩下那只老虎变成菩萨,对她说,看来你还是不了解人的心。你没有学会人的无情。
在我们传统的善恶观念里,有很多很多的分岔口。白素贞的传说里,她是一个至情至性的好蛇妖。救世济人,送药治病。我们在电视机和书本前面为她流下同情的眼泪。因为我们同白蛇站在一起,面朝着善良,背对阴暗。但是我们很少会去假设,如果完全不认识白蛇的那些平民百姓,当他们的家人因为一个蛇妖掀起的滔天巨浪而丧命黄泉,他们苦心守护的家园一夜间化为废墟,他们应该如何去评价白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