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 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王国维在其名著《人间词话》中将这首诗的末句当作人生三境界中的第三层,亦即最高一层。人首先是向懒散的过去作别,奋发向上,并甘心忍受孤独;然后是在没有见到成功的曙光时,依然能够坚定信念,丝毫不悔自己当初所做的选择;最后便是自己从不气馁的结果:见到成功时的欣喜。人生自然离不开追求,在追求的路途中便有此三种境界焉。
事实上王国维只求取了此诗末句的“欣喜”之意,而故意忽略了该句的具体内容。为了懂得这句诗的原始含义,读读原诗还是很有必要的。
元宵节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自古以来就非常热闹。辛弃疾这首诗未尝不具有史料价值,即能够让我们看到宋朝人是如何过元宵节的。
一个人如果能够真正融入到身边的热闹环境中去,反而是无法客观描写出当时环境中的种种的,从辛弃疾的描写可以看出,他当时并没有像身边的众人那样沉浸在元宵佳节的欢乐之中,他的心境还是蛮孤寂的。在月光的清辉之下,满目的花灯,熙攘的马车,喧嚣的舞蹈……这一切的一切似与自己毫不相干。
那什么才能给予诗人孤寂的心境以稍许慰藉呢?
当一个男人烦恼忧愁、失意落寞的时候,能给男人带来欢乐和安慰的,通常只有那美丽而又可爱的女子。
在三五成群的女孩说着笑着打诗人身边经过时,诗人眼前一亮,似乎有一个女孩长得特别漂亮。诗人不禁转回头来去寻找,找了老半天,以为找不见了,心里感到很失望,突然一转身,终于又看见这个有着美丽姿容的女孩,正在那灯火幽暗的地方,心里油然而生一阵欣喜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