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万多吨的“东方彩虹”集装箱轮在泉州石湖港区靠泊作业后将开往泰国。4月16日,经泉州海关监管,“东方彩虹”轮装载255标箱、3348.95吨布匹、纸巾、纸尿裤、机械配件等货物,从泉州港石湖码头出发前往泰国林查班港。这标志着时隔6年后,泉州到泰国的外贸集装箱航线顺利复航,相比中转模式全程可节省7天运输时间,对促进两国经贸往来具有重要意义。
泉州海关关员对开往泰国的“东方彩虹”集装箱轮进行了船边巡查。泰国地处中南半岛中心位置,既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地区,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成为我国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伙伴。中国已连续12年成为泰国最大贸易伙伴、最大农产品出口国和外资来源国,泰国也是中国游客首选出行目的地。近年来,作为“海丝”起点城市的泉州与泰国贸易往来日益密切。据泉州海关统计,2024年泉州与泰国的外贸进出口额为60.4亿元,同比增长6.6%。主要出口机电产品、鞋服、水产品、塑料制品等;主要进口农产品、食品、皮革制品等。
此次泉州到泰国林查班港的外贸集装箱航线复航,途中还经停越南胡志明港,进一步丰富了泉州-东南亚航线体系,有效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助力打造泉州“海丝”枢纽港建设,促进口岸高水平开放和外贸高质量发展。截至4月16日,泉州港共有外贸集装箱航线14条,可到达新加坡、雅加达、巴生港、林查班等17个城市(地区),有效覆盖东南亚地区,并打开通往欧洲、中东、非洲等流向通道。今年第一季度,泉州海关共监管外贸集装箱吞吐量达3.5万标箱,同比增长19.97%。
泉州到泰国外贸集装箱航线复航后,泉州至泰国林查班港仅需5天。与通过其他港口中转相比,可以节省7天,极大地节省了物流成本,将进一步促进泉州与泰国的经贸往来。为保障该航线顺利复航,泉州海关成立工作专班,量身定制出口监管方案,并指导企业通过“提前申报”“抵港直装”等便利化模式,全力保障口岸安全畅通、货物有序通关,促进做大做强港口经济,助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