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日本大爷大妈们有点忙。
忙着占领相亲市场。
全球结婚率普遍降低的今天,日本尤为“典范”,结婚率几乎奄奄一息。
而日本的第一代丁克们,开始力挽狂澜,试图以一己之力挽救整个国家的结婚率。
这些丁克们更多的是日本独身老人们。
有的因为离婚,有的因为丧偶,又或者至今没有结婚。
总之,几乎走了人生进程四分之三的他们,最近对结婚产生渴望,并疯狂相亲。
由此,也催生了越来越多的中老年相亲网站和婚介所等机构。
银发老年相亲,在近几年的日本愈发火爆。
有家中老年大型婚介所的人表示,今年1月份,他们有意咨询相亲的会员就比3年前增长了20%。
火爆的相亲状况,引起了日本部分地方政府的注意,他们嗅到了“这是提升结婚率的机会。”
地方政府打着“培养爱情”“应援结婚”的口号成立项目,只为帮助日本老人们提供相亲机会。
几乎是日本独身老人们的集体疯狂相亲。
疯狂相亲下的现实真相
这场疯狂的背后,如果单从表层上看,老人们似乎正“为爱努力”。
比如有不少人,为寻求一段黄昏恋,“一掷千金”。
有位典型的日本第一代独身主义者,单身63年的他,表示受够了一个人生活,决定找个伴侣结婚。
老人在年轻时沉迷工作,也尽情享受独身生活。
但随着年岁渐长,逐渐感受到独自生活的落寞,对于婚姻生活产生了美好向往。
尽管如今行动不便、视力下降,他还乐此不疲地相亲;
据说光在婚介所上的花费(入会费、月会费、制作简历和拍照等方面的费用),就达到了30万日元。
从深层意义上看,其实是更多的老人们,陷入养老“泥泞”中。
老年相亲群体中,有一群数量需求更紧迫的,数量足有800万之多的“下流老人”。
他们没有工作,没人照顾,也没有收入,靠着可怜或几乎没有的资金,孤独地活着。
曾有一则轰动全日本的新闻里,有位老人独自在房子里,去世了2个多月才被发现。
据说当时正值盛夏,遗体在房间里腐烂,等到发现时早已不成人形。
新闻爆出了每年像这样“孤独死”的老人们,大概有32000名。
非常震惊。
这群老人们,有的年轻时工作繁忙,无暇顾及婚姻,但也曾攒下百万财产;
但随着经济衰退,很多人因此被企业辞退,收入骤减。
也有的曾步入过一段美好的婚姻,相约一起白头偕老;
但随着离婚或遭遇丧偶,家庭失去一半养老金收入。
......
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的退化,老年疾病接踵而至。
这样的老年生活,在高消费的日本,哪怕有一座金山,也有掏空的一天;
何况他们,几乎没有收入或只有微薄的养老金,生活可想而知。
这种贫穷孤寂,让他们陷入一滩泥泞,哪怕拼命挣扎却永远无法拔出。
也是这滩泥泞,让他们迫切想抓住一切希望,可以说,没有人比他们更想相亲了。
因为假如没有生活上的伴侣,旁人的陪伴,那么等待他们的,不仅要面对没有体面的“孤独死”,还有漫长的孤寂泥泞,直至沉沦。
中国孤身养老的困局正在来临
如果从广义上“无生育小孩”的角度看,中国丁克们的数量,要比日本的是大几倍之多。
据《2021中国统计年鉴》显示,2020年全国家庭户中,“一代户”的总量超过了2.4亿户,里面包括:独居、已婚未育夫妻、失独家庭、空巢老人等。
退一步算,以“一人户”为计量单位的,有125490007人,也超过了1.25亿。
这些“一人户”的家庭里,一部分是老年独居状态的家庭,一部分是年轻人单人家庭。
可怕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哪怕是“双收入、无孩”的丁克家庭,最终也会从“一代户”变成“一人户”。
在近几年的统计报告中,老年独居状态的数据正在逐年增长。
就如很多年轻一代,一直在互联网的调侃:“不婚不育”“孤独终老”。
或许将来某天,越来越多的人“孤独终老”会成为现实,只是时间的问题而已。
日本“下流老人”们所面临的养老困局,也会成为这群人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难题。
在一瞬间看尽人生百态的医院里,尤为明显。
画面里一边是护士提醒要尽快去缴费,一边是老人家脸色万分着急,却只能拖着蹒跚的步伐赶往医生办公室。
没办法,因骨质增生的双腿,一着急走起路来,实在是太痛了。
这样的场景,68岁的杨姨尽管在今年经历了不下5次,还是忍不住心生悲怆。
年轻时的她,结婚后和伴侣达成共识,没有生育自己的孩子。
经济上的富足,一年两三趟的旅行,自由肆意且洒脱,可以说羡煞旁人。
退休之后,两人的身体日渐衰老,生活上愈发吃力。就在这两年,70岁的伴侣张叔突发疾病,更让夫妻两人的生活陷入黑暗。
没有子女亲人照拂的他们,也有想过请护工照顾,但养老金和存款实在有限,承担不起长期雇佣的费用。
无奈杨姨只能独自承担起所有责任,看顾老伴,照顾生活起居、还要做家务。
边拖着病体边操劳时,她忍不住想,目前两人相互陪伴尚能坚持,万一两人谁先走了,剩下的另一个该如何是好?
千疮百孔的身体,所剩无几的存款,枯燥重复的孤身日子,她不敢继续往下想。
对此,45岁单身的阿丽认为,如果年轻时做好储蓄计划且不断坚持,可以避免很多问题。
她已经攒了一笔可观的养老钱,并且提前踩点附近的养老院,了解护工状况和雇佣费用等;
阿丽畅想着,等到晚年生活,身体健康能在养老院热闹热闹,如果身体差些,有护工照护也能过得去。
事实上,杨姨他们也积攒过一笔不错的存款,但在无法预知的突发疾病面前,一切显得那么不切实际。
写在最后
理想的晚年状态,都建立在身体健康的基础上。
不管退休与否,我们都要多注意身体状况的变化,作息规律保持运动,定期体检+医疗保障等,让自己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的同时,还有一份兜底保障。
另外在只出不入的储蓄上,也要提前做好养老规划,比如补充商业养老保险,让退休后的自己,每月尚有一笔收入。
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养老计划,能够让你尽情享受退休之后的滋润生活。
而在年龄上升到一定阶段时,比如75岁之后的身体,极容易行动不便,甚至失能。
所以在60岁之后可以开始准备长护险,目前国家已经在40个城市试点,假如失能后聘请护工,此刻的长护险,能够报销部分费用。
当然,无论是否选择“丁克”,我们终其一生,都鲜少有人能够一直陪伴到终点的;
绝大多数人,都需要面对或短或长的孤独状态,甚至几十年之久的冷清孤寂。
所以,也请从当下开始,培养自己的一些兴趣与爱好,不断完善自我,增强内心抗压能力,以抵挡岁月漫长。
选择也并无对错,人生只有一次,既然选择了就去面对。
而面对,需要我们提前做好一切准备。
加油。